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煤电行业矛盾不断升级

 09年煤炭订货会可能的三种结果与一个事实。煤电各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各执一词,但目前不利于煤炭企业的最大核心问题是市场煤价已经跌至08年合同价格附近,且仍有下跌空间。我们难以对最终的结果做出准确判断,但推测有三种能达到纳什均衡的博弈结果:一是合同价按照煤炭企业意愿小幅上涨,如果市场价格跌破合同价,电力企业的最优策略选择是不执行合同而转购市场煤;二是参照市价确定合同价,同时在合同添加附加条款,市场价格变化时合同价亦随之调整或定期调整,这是最公平、最有可能的结果;三是按照电力企业意愿下调合同煤价。

  无论哪种博弈结果的出现,可能都会导致一个事实:2009年将实现市场价与合同价事实上的接轨。

  09年的合同价格公司之间差异会比较大。由于2008年煤炭市场变化幅度太大,各公司合同价格执行情况不同,而各公司08年合同价格调整与否、调整幅度决定了09年的谈判基数不同,因而与以往年度各公司煤价同涨同跌的局面不同,09年各公司的合同价格上涨或下跌的方向、涨跌幅不尽相同。

 

  2002年国家放开电煤市场指导价后,电价未同步放开,两个行业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这种脆弱的关系,随着近年煤炭价格的飙升,变得更加不堪一击。今年国家两次调整上网电价,仍不足以解决发电企业的亏损问题。全国不少地方因为电力形势紧张导致拉闸限电,更昭示着这种不稳定关系所带来的隐患与危机。

  尽快建立煤炭和电力市场化运作机制,才是解决和协调煤电关系的最好手段。而通过理顺煤电价格机制等为主的多种方式,协调煤电关系的时机在当前形势下已然隐现。

  首先,煤电一体化进程加快。按照发电企业和相关人士的设想,煤电是相互联系密切的上下游产业,破解煤电矛盾,需要推进多种形式的煤电联合,构建各种层次的“利益共同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合作格局。

  此前,一些煤炭企业就提出过这种设想,但当时效益良好的发电企业并不缺煤,而并购煤炭企业还可能造成财务上的负担,所以这种设想并没有大规模实施。之所以现今这种提法重新浮出,主要还是市场主体意识到,在煤炭价格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确保电煤稳定供应。

  其次,供求关系趋于缓和。此轮电煤价格上涨一方面是由资源价格上涨所带动,同时也是由于大量中小煤矿关停,煤炭供应不足导致。据权威部门统计,随着电煤供应增长,从9月份开始,部分地区拉闸限电量已有所下降。

  有关专家指出,相信明年电力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电煤供求形势将有所缓解,因而煤炭价格将会松动,这将导致煤炭企业寻求与电力企业合作共赢的意愿出现,也能给予双方更多的协调空间。

  第三,煤炭企业将着眼于长期利益。尽管目前来看,煤炭业务具有相当高的毛利率,但对于周期性行业而言,不能仅看一时的盈利情况,应当有“晴带雨伞,饱备饥粮”的意识。而随着电力价格上调,电力业务的吸引力也将增强。

  第四,CPI涨幅回落利于资源价格改革。调整电力价格主要还是要考虑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近两年通货膨胀率高企,成为电力价格体制改革难以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几个月CPI涨幅持续回落,为理顺电力价格机制提供了契机。

  第五,电力体制改革继续前行。从政府层面看,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推动输配电价、差别电价等多项政策的完善。这些措施有望从电力运输和消费等角度,解决过去电力价格改革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随着当前电网企业主辅分离工作推进,电网建设全面拉开,竞价上网充分实施,直购电广泛试点,这些将有助于形成相对灵活的电力价格。而针对煤炭交易市场秩序和环境的治理,也能够为理顺煤炭价格奠定一定基础。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