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外贸增长或降至个位数
专家称不确定因素增多,今年外贸增长难度较大
“回暖”成为2017年我国外贸的概括词。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万亿元,增长10.8%;进口12.46万亿元,增长18.7%;贸易顺差2.87万亿元,收窄14.2%。
业内专家表示,今年我国进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增长,不过受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等影响,加上去年基数较大,外贸维持两位数较快增长的难度增大。
图:俄罗斯、香港和美国为主要出口地
外贸实现两位数恢复性增长
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进出口值逐季提升,分别为6.17万亿元、6.91万亿元、7.17万亿元和7.54万亿元,分别增长21.3%、17.2%、11.9%和8.6%。
“2017年我国外贸回稳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发展潜力正逐步得到释放。”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2017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外贸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我国外贸进出口结束两年负增长的态势,实现了两位数的恢复性增长。
在他看来,我国外贸之所以保持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首先是因为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外部需求有所回暖。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好于预期,国际市场需求回暖,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去年前三季度,全球70个主要经济体货物贸易合计出口值同比增长9%以上,贸易增势明显。
从国内来看,国内经济稳中向好,为进口增长奠定基础。同时,国家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增长政策措施效应持续显现,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外贸发展内生动力增强,这也是2017年外贸继续回稳向好的重要原因。国内需求稳定的同时,大宗商品价格同比上涨也推动了进口值快速增长。
此外,“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新兴市场开拓有力。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7.8%,高出我国进出口增速3.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2015年和2016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基数较低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2017年的增速。
结构优化且内生动力增强
增速的背后,更加可贵的是结构的变化。黄颂平指出,2017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的同时,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总体上看,2017年我国外贸领域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进展,进出口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具体而言,我国外贸自主发展能力增强。国内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6.8%,增速高于总体进出口增速2.6个百分点,比重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此外,产品结构优化。部分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和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保持良好增势,如出口汽车增长27.2%,计算机增长16.6%,医疗仪器及器械增长10.3%,表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增强,国际竞争新优势逐渐显现。
从市场主体来看,各类型企业进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5.3%,对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最高,达41.2%,外贸发展内生动力增强。
此外,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化,对欧美日等传统市场进出口增长14.8%,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22%和17.3%。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中西部外贸进出口增长21%,高于全国进出口整体增速6.8个百分点,在全国进出口中所占比重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进口方面,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稳定增长,如原油、铁矿砂、天然气进口量分别增加10.1%、5%和26.9%,部分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优质消费品进口较快增长,其中集成电路增长17.3%,发动机增长17.6%,数控机床增长13.8%,水海产品增长19.6%。
“2017年中国外贸形势好转,既受益于国际市场回暖,同时也更源自中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
今年外贸或个位数增长
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2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1,较上月回落0.7,表明2018年一季度我国出口仍面临一定压力。多位业内专家表示,虽然总体来看外部需求有望延续暖意,但今年我国外贸仍面临不少的挑战和不确定性风险,值得高度关注。
黄颂平表示,2018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总体上有利条件不少,但也应该看到制约外贸发展的增长因素仍然存在。一是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较为突出,可能对全球经济复苏与金融市场稳定造成冲击,世界贸易复苏之路仍将曲折。二是全球制造业竞争激烈程度上升,一方面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凭借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优势,推动中低端制造业发展,对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形成竞争。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实施“经济再平衡、再工业化”政策,促进部分中高端制造业回流。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三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仍在升温,当前我国产品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和金额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
“2018年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我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对我国外贸进出口较为有利。但受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等因素影响,加上去年基数较大,外贸维持两位数较快增长的难度增大。预计今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质量效益将有所提高。”黄颂平表示。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王青指出,2018年全球经济将延续较高景气状态,预计全球贸易增速将与2017年基本持平。作为全球头号商品出口大国,2018年我国出口增速将大体维持6%到8%的较高增长水平,外需将继续对GDP增长发挥正向拉动作用。但需要关注美国等国的贸易保护倾向,正在成为威胁我国出口贸易走势的重大不确定因素。
白明认为,2018年国际环境不会发生根本变化,中国外贸将进一步发力,尽量减弱国际市场的影响。他表示,2017年的外贸增长是恢复性增长,今后的增长则是“实打实”的增长,需要拿出更多“真本事”,以创新为引领,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夯实外贸发展的产业基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商务部此前发布的外贸形势报告称,综合考虑国际国内环境,2018年中国外贸发展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外贸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跨境电商出口规模高增长 未来将代替传统外贸
我们将国内商品外贸出口方式分为三类
1)传统外贸出口:贸易商询盘回复后,签订合同、安排生产,并进行海关清关、订船运输,最后进行银行收汇、办理出口退税等,完成订单。
2) 跨境电商 B2B 出口:国内贸易商将商品通过自有或三方平台售卖给海外经销商,海外经销商再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到消费者,主要企业有阿里巴巴国际站、敦煌网等。
3) 跨境电商 B2C 出口:国内商家将商品通过自有或三方平台直接售卖给海外消费者,主要有平台型 Amazon、速卖通、eBay、wish,自营型平台环球易购、棒谷、执御等。
跨境电商出口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传统外贸持续萎缩。2013-2016 年,我国传统出口贸易持续低迷,跨境电商出口整体高速增长,四年出口规模 CAGR 为 31%至 5.4 万亿元。出口 B2B 业务占八成,出口 B2C 业务表现亮眼。2016 年跨境出口 B2B 与 B2C 占比分别为 83%和 17%,跨境出口 B2C 的占比近五年逐年提升,增速也超过出口 B2B 业务。跨境出口 B2B 复合增速为 29%至 4.5 万亿元,跨境出口 B2C 复合增速为 43%至 9200 亿元。
跨境电商 B2C 贸易对传统贸易出口形成强力替代,关键在于效率的提升。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跨境电商贸易提升了性价比、提供了更多消费选择。跨境电商与传统外贸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贸易形式上,而在产品上无本质区别。跨境电商减少了中间环节,提供价格优势。与我国电商兴起的逻辑类似,传统贸易出海后,还要经过其他国家的线下零售系统,一级、二级甚至多级的渠道分销推升价格。而跨境电商 B2C 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性价比。
另一方面,电商渠道突破了空间局限,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商品选择。线下零售虽能覆盖生活基本需求,但选择有限,对高端需求、小众个性化需求常难以满足,电商能够提供最大选择范围,提高消费者效用。
从供应商角度来看,以销定产风险小、收益高。传统贸易商难以实时监测海外需求,选品依赖经验指导;而电商渠道则实现了销售情况多维度、实时监控,并能通过算法合理预测未来消费趋势。新产品采购可以由大数据精准定位选品,进行产品调研,并由供应商配合进行产品的优化定制。以销定产模式规避了大单生产采购风险,平台与客户信息流的互通使营销推广转化率大幅提升。
跨境电商以崭新业态对中国传统外贸产业的生产、订单、运输清关模式带来了变革。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个阿里巴巴和京东,有望出现在布局全球的跨境电商企业中。
跨境电商助力中国品牌弯道超车
传统贸易有品牌壁垒,“世界工厂”中国的供应链优势难以向品牌端延伸,利润空间小
传统线下模式品牌壁垒高,在海外市场推出新品牌成功难度大:想要在海外创建成功品牌,需要在营销上长期投入,投入海外法务税务相关准备;需要研究选择每一个地区的优质渠道,因地制宜;还需要在渠道上层层铺开,打通销售的各个环节,与海外的本土品牌在终端渠道环节激烈竞争。
OEM/ODM 利润薄:创建品牌难度大,我国优质供应链以代工模式为主。代工性质限制了出口利润空间,微笑曲线右侧的品牌红利仍为跨国公司享有。海外线下市场饱和,竞争力度大,国内企业虽有供应链优势,但后来者想要居上颇有难度。
跨境电商有无穷展示性,中国优质供应链弯道超车
无穷展示性:电商渠道不存在物理空间限制,不存在终端渠道层面“你有我无”的门店数量限制,供应链的优势更容易体现。
渠道成本低: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卖家绕开了代理商或多级分销渠道建设,节约了大量销售资源。这两点削弱了原先优势品牌的壁垒,为中国供应商孵化的自主新品牌提供了可能。
跨境电商替代中国传统出口、电商无限展示性推动中国企业由制造端走向品牌端。行业宏观层面的发展情况,构成了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有着强大的供应链优势、互联网技术、电商运营能力,配合“一带一路”东风,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因此率先抢占海外电商市场红利。
跨境电商助推,一批面向海外消费者的优秀品牌诞生
2017 年 1 月,Google,WPP,凯度华通明略联合发布了 BrandZ《2017 年中国出海品牌 30 强排行榜》报告。其中,与跨境电商直接相关的品牌有:跨境电商品牌 ANKER 进入了第 8 名,跨境通旗下 B2C 出口网站 Gearbest 位列第 23 名,兰亭集势 B2B 出口网站位居第 25 名,这些跨境电商大潮中成长起来的品牌已经能够与国航、东航、南航等传统巨头并驾齐驱。跨境电商出口还间接推动了小米、ninebot(主营平衡车)、VIVO、oppo 等一批国内 3C 消费电子品牌进军海外,为中国制造提供走向下游拓展品牌的强大动力。跨境电商业态模式已形成多级梯队,品牌主导未来标的优质性。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GSL整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