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双碳政策下 智能传感器行业发展将有利于钢铁行业向数字化转型

       据悉,为了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国家战略目标,需要中国钢铁行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加强交流合作,提升减排环保方面的先进理念、技术,既是行业转型提升的历史机遇。智能传感器与通信技术的进展,能帮助钢铁企业实时监测生产设备数据,让生产流程由黑箱向透明化转变;供应链体系数字化有助于库存管理,数据科学的加入更有助于钢铁企业高效制定采销策略;作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代表性行业,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帮助下,钢铁企业能更好的从粗放生产迈向优质低碳,实现由粗放型向清洁型的转变。当前新基建等新兴产业拉动钢材市场需求,钢铁行业正在稳步增长。后疫情时代经济快速复苏带动钢铁需求,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较大。在 5G、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飞速发展的当下,正是钢铁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

       传感器作为智能装备感知外部环境信息的自主输入装置,对智能装备的应用起着技术牵引和场景升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的高速发展,传感器在新兴的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终端等。自2011年以来,国家在传感器制造行业方面密集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带动传感器制造行业发展具有巨大拉动作用。

智能传感器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1

工信部

《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1)2023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到21000亿元;(2) 突破-批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行业总体创新投入进一步提升,射须滤波器、高速连接器、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光通信器件等重点产品专利布局更加完善;(3) 重点发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灵教度的教感元件,温度、气体、位移、速度、光电、生化等类别的高端传感器,新型MEN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被型化、智能化的电声器件;(4) 把握传统汽车问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新能源汽车和留能网联汽车转型的市场机遇,重点推动车规级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应用。

20208

国务院

《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里发展的若干政策》

1)在现有的五免五减半政策基础上,首次推出十年免征所得税政策,支持28rm ()及以下先进工艺生产企业发展;2)把“两免三减半”政策适用范围从过去的芯片设计扩大到封装、设备、材料全产业链,同时对重点设计及软件企业税收优惠加大;3)与生产相关的原材料等产品进口关税免除政策维续施行,明确设备免税条件。此外,人才政策方面,第一次明确把集成电路列入“一级学科,并对产教融合企业提出明确税收优惠。

20202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委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明确提出推进车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等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建设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

2019

国家发改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明确提出发展智能汽车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及技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201912

工信部

2019年工业强基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公示》

传感器“一条龙”应用计划瞄准机械、文物保护、流程工业、汽车、智能终端、环保等领域应用,立足光敏、磁敏、气锁、力敏等主要传感器制造工艺,兼顾IEMS等技术,锁定压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磁阻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通用位置传感器、声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等,以产业链上下游供需能力为基础,应用为导向,针对关键环节重点基础产品、工艺,推动相关重点项目建设和技术突破:形成上下游产业对接的一条龙”应用示范链条:按照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原则,推进产学研用世界化协同创新。深化产业链协作。

201712

工信部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该计划书将智能传感器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突破的“核心基础”之一,支持微型化及可靠性设计、情密制造、集成开发工具、嵌入式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基于新需求、新材料、新工艺、新原理设计的智能传感器研发及应用。

201711

工信部

《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2017-2019)

2019年,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取得明显突破,产业生态较为完善,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竞争优势明显的国际先进企业,技术水平稳步提升: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供给能力有效提高。推进智能传感器向中高端升级:面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健康医疗等重点行业领域;建设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商机研究》显示。2013 年起,智能传感器行业扶持政策陆续出台,重点为使传感器及智能仪器仪表实现微型化、数字化、模块化、网络化;伴随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兴起,智能传感器得到了广泛地关注。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达137亿元,2020年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达148亿元,同比增长8.03%。

2016-2020年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传感器类型不同,具体包括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光传感器、位置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2020年我国传感器产品类型市场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应用领域看,目前我国智能传感器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制造、网络通信、消费电子和医疗领域,占比分别为24.2%、21.1%、21%、14.7%和7.2%。汽车电子对智能传感器的应用占比最大,汽车对智能传感器的需求类型还在持续拓展,如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用冷媒泄漏监测的气体传感器,随着新能源车产销量逐年扩大,可能迎来发展机遇。

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需求市场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国内厂商智能传感器总产值占比从2016年的13%快速提升到2020年的31%,显著高于行业增速,未来随着国内厂商技术持续迭代、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市场认知度持续提升,智能传感器市场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2016-2020年我国智能传感器国产化率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TJL)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2021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商机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月7日,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6部分:触点电路电阻(或电压降)》(IEC 63522-6)、《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5部分:耐清洗剂》(IEC 63522-35)、《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6部分:着火危险》(IEC 63522-36)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

2025年05月09日
中国抢占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半壁江山 2030年具身智能规模或超2300亿

中国抢占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半壁江山 2030年具身智能规模或超2300亿

4月15日,为期2天的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在北京开幕。会上发布的《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

2025年04月17日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3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长沙举行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上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突破万亿美元,2024年末达1.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5%,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2025年04月01日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近期,丝杠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多领域需求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25年03月11日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近日,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又传来新消息,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BeamDojo”,应用于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上,可使其轻松完成走平衡木、梅花桩等复杂的任务,无论是在背负重物还是受外力击打等情况下,都能实现准确而轻松的行走。

2025年03月08日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在2025年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的16个H1人形机器人闪亮登场,灵活的机械臂挥舞手帕,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精彩表演点燃了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同时,也带火了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当前,商家纷纷提供机器人租赁服务,日租金高达万元,且需要提前至少10天预订。部分商家靠一台机器人租赁今年已收入超20万元。这股热潮也推动了人形机

2025年03月08日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5年1月9日下午,中国首型1吨级别混动倾转翼eVTOL(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搭载液态氢能燃料电池的飞行验证顺利完成,而这是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试飞,也是大型风冷燃料电池系统在大型飞机上的第一次实证案例,同时还是中国第一架以液态氢气作为能源的大型eVTOL应用,一举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未来中国低空

2025年01月15日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报告称中国机器人应用速度持续加快,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每一万名员工配有470台机器人,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27.6万个,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

2024年12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