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和日本、韩国等领先国家一样处于机器智能向人工智能过渡阶段;在人工智能技术积累方面我国也处于世界前列。结合我国目前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判断,其符合成熟期行业的大部分特点,所以可以判断该行业正处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的过渡阶段。

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1年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
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鼓励发展智能焊接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半导体(洁净)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 |
2020年 |
《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
机器人及职能装备推广计划。 |
2020年 |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知道意见》 |
工业机器人、高端设备生产制造试点示范。 |
2020年 |
两会提案 |
扶持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 |
2019年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在鼓励类产业机械部分增加“机器人用关键零部件: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和驱动器、全自助编程等高性能控制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工业机器人RV减速机谐波减速机轴承”等内容。 |
2017年 |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
计划八大重点领域汇总包含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重点开发基础性、关联性、开放性机器人操作系统等关键共性技术。 |
2016年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构建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全面突破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船控制器、精密测星等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重点发展高精度、高可靠性中高端工业机器人口 |
2016年 |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
推动装备智能化和质量提升:突破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实现工程应用和产业化,提升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
2015年 |
《中国制造2025》 |
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 |
我国是工业机器人应用第一大国,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迅猛发展,产量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时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237068台,较2019年同比增长19.1%;2021年1-5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36405台,较上年同期同比增加73.2%。

自2016年开始,我国工业机器人累计安装量位列世界第一,至今我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14.4万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17万台,同比增长18.06%。


工业机器人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通用工业。其中,汽车行业作为自动化应用最早的行业,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主要下游市场。目前,汽车行业位居第一应用领域,占比达到35%;其次为3C行业,占比达23%。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