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
自2013年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开始不断扩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已超出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连续六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到2018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95.2亿元。报告显示,当前我国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从各区域发展来看,2018 年长三角地区机器人总销售收入超过 124 亿元,位于全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域之首。另外,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日渐显著,预计未来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西部地区机器人销售总收入突破50亿元大关。
长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拥有突出的区位发展优势,公路、铁路、桥梁与港口资源密集,生产要素流动程度发达,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发展基础与产业配套环境,历来成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
“长三角地区机器人本体研发及生产企业占比位于全国产业集聚区域首位,正在逐步摆脱以系统集成为营业收入主要来源的传统发展模式。”《报告》称,长三角地区平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领先全国,说明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尤其是减速机方面,自主技术渗透程度进一步加强。另外,长三角地区高端产品收入占比在全国来看并不占排名优势,主要原因在于区域内总销售收入体量较大,高端产品收入尽管绝对值数量可观但相对值并不突出。
珠三角地区
珠三角地区制造业起步较早,上世纪 70 年代就形成了小规模的加工制造产业集聚,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现已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家电制造、食品包装、3C 制造、陶瓷生产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
近年来,随着用工成本压力的持续上升,珠三角地区制造企业倾向于通过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减少人力资源投入,为机器人产品应用提供了潜在市场。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品销售总收入达到 108.5 亿元,其中深圳市以 67 亿元的销售收入居首,佛山、广州和东莞位列其后。
中、西部地区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起步时间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但已表现出相当的后发潜力,在武汉、长沙、芜湖、洛阳、湘潭等地逐步形成产业集聚。
受原材料、零部件和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的交互影响,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2018年度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 10.5% 左右,暂时落后于全国其他区域,产品与服务附加值亟待提高。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