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浙江:用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让全世界认识“浙江制造”

图为:浙江制造“品字标”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随后中国质量(上海)大会在沪召开,质量提升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前沿,浙江省深入实施质量提升战略,以打造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为抓手,联动推进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建设(简称“三强一制造”)。近日,记者深入浙江省绍兴、温州、台州等地,实地探访了浙江制造业。

         记者从浙江省质监局了解到,浙江省先后制定实施《浙江省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十三五”规划》、《“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浙江省“标准化+”行动计划》、《浙江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浙江标准”体系建设规划》等政策方案,全力推进质量提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标准引领 示范区建设助力质量提升产业发展

         浙江紧紧围绕重点日用消费品,坚持以点带面,突出重点产品、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据了解,浙江全省用于质量提升示范创建工作专项资金大约5.2亿余元。目前质检总局批准浙江省的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20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图为:浙江嵊州亿田电器的集成灶生产车间

         据浙江省质监局提供数据显示,台州智能马桶和浦江挂锁产业产品合格率上升明显,同比分别上升54.2%和57.87%。2016年,南浔木地板、上虞风机监督抽查合格率均为100%,玉环家具和嵊州厨具监督抽查合格率分别为97%和98.13%。

         浙江省质监局监督处处长沈华清表示,在国家级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创建上浙江的各个地市区县的积极性都非常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浙江从省政府层面的重视和大力宣贯,另一方面是浙江块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包括质量在内的很多问题,地方上对质量提升的需求迫切。“过去推广别的政策活动的时候,总会被问到这个活动有没有什么优惠政策、资金支持的问题,而质量提升示范区在进行推广的时候,大批的市县都积极响应,这说明质量提升示范区确实契合了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沈华清说。

         据了解,浙江省坚持标准化战略导向,以开展首个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推动主要消费品标准由跟随者向创新者、领跑者转变。将消费品标准化工作纳入推进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

         《浙江省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将消费品标准化工作列为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 “标准化+”行动计划,推动重点消费品领域企业研究、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消费品标准比对与报告制度,针对重点消费类产品和大宗进出口产品,分批开展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出口标准的比对工作。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目前累计批准发布消费品“浙江制造”标准52项,包括家用电器、家居装饰装修产品、服装服饰产品、文教体育休闲用品、传统文化产品等消费品。



图为:浙江省纺织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由大唐纺织科技、浙江洁丽雅、西安工程大学、中原工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等五家单位建设

         浙江洁丽雅集团董事长石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争取标准话语权,是企业领先起航的重要保证。参与国家和行业重要标准,是质量提升的基石,也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洁丽雅作为中国家用纺织行业副理事长单位,家纺行业毛巾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为主及参与制定《毛巾》等产品13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他还表示,公司内部制定和实施了甲醛含量、PH、色牢度、吸水性、重量、规格等多项明显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产品质量标准。

         监管创新 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浙江省还积极创新产品质量监督方式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互联网+监管”、“市场反溯”、“百姓买样团”、“你点我查”等监督新机制,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管,强化与电商平台沟通协作,信息互联,围绕“淘宝村、镇”,探索开展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行动。

         在调研中,记者了解到温岭的童鞋产业在质量提升推动下,2016年,温岭城北街道规模以上童鞋企业产值达25.87亿元,同比增长10.2%,“低小散”童鞋企业下降50.5%,童鞋抽检合格率由2012年底的72%升高到2016年的91.67%。温岭的童鞋销售也搭上“电商换市”的快车,其中“阿里巴巴-温岭产业带”上线,入驻企业3000多家,2015、2016两年交易总额突破22亿元。

         据了解,浙江省质监局已和阿里巴巴集团就加强电子商务产品监管签订合作备忘录,开展线上线下产业帮扶,促进线下线上全面融合,拓宽品牌推进渠道,面向社会推销好的品牌、产品。

         浙江省质监部门还积极利用自身技术基础和优势,对市场主体开展技术帮扶活动,组织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双随机”抽查工作,加强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建设,在全国质检系统率先开展服务企业助力众创工作,深化开放实验室等十项帮扶举措,全省质监系统49家国家质检中心和100家省级质检中心共开放实验室累计服务13.97万批次。

         同时,不断深化与大专院校的合作,引进创新人才和技术工人,大力投入技术研发并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开展培训,全面启动政产学研检合作机制。截至目前,全省10个质量提升示范区已建成质量提升检测平台10个,研发中心12个,技术平台5个,并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共同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和科研实验基地。

         让全世界认识“浙江制造” 擦亮“品字标”金字招牌


         2014年,浙江省在开始打造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浙江制造”品牌。

         打造浙江制造品牌,浙江从“点线面”逐一开展,下足功夫。

         “点”上抓企业培育。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中小企业“隐形冠军”、行业“单打冠军”、历史经典产业中的老字号等为目标,建立“浙江制造”培育梯队,纳入“浙江制造”品牌训练营集中培育,打响一批能够代表浙江制造的名企名品。目前,品牌训练营已完成三期800家企业对标达标活动,已确定重点培育企业422家,全省共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企业7476家。

         “线”上抓行业引领。以我省10+1传统产业和8大万亿产业等为重点,找出每个行业的“第一”和“唯一”,打响一批能够代表浙江制造的知名行业。目前,已确定智能马桶盖等培育行业91个。

         “面”上抓县域试点。构建“省政府质量奖,品字标‘浙江制造’,浙江名牌、著名商标、出口名牌”三级品牌梯度培育体系,选择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域作为培育试点,在优势产品和块状产业中打响一批“浙江制造”品牌。目前,已在38个县开展试点。



图为:浙江帅丰电器的认可实验室

         记者从浙江省质监局了解到,“浙江制造”认证按“企业自主申明+第三方认证+政府监管+社会采信”原则,吸纳美国UL、德国T?V等国际认证机构共同成立“浙江制造”国际认证联盟,开展“浙江制造”认证,实现了全国首个区域性品牌认证的突破。

         浙江还与国际认证联盟IQNet签署协议,推动国际互认合作。积极以“浙江制造”标准互认推动认证结果互认,通过“一次评审、一张证书、两个标志”,实现了“浙江制造”在国内国际的市场采信。

         “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带来的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现,浙江温岭的爱仕达成为全国最大的厨具生产基地之一,成为不粘锅行业标准、高压锅国家标准等1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爱仕达产品畅销欧美、日韩、东南亚、中东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宁波方太厨具公司品牌价值远超西门子厨电产品品牌价值;嵊州市作为首批“浙江制造”品牌试点县,企业产品责任险投保率达62.7%,厨具行业规上企业销售连续三年保持30%左右增长,侧吸下排式集成灶占全国90%以上份额。

         质量提升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质量提升也关系到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生存,质量提升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与生活品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质量提升,浙江一直在行动,浙江在质量提升方面有很多先试先行的创新举措,也为全国提供浙江方案和浙江经验。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9月1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部署工业母机领域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母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6月6日,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智航创”)宣布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由善达投资管理的盐城建湖政府引导基金、哇牛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德邦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担任独家融资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中大型无人机技术研发、产能升级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高端无人机市场的领军地位。

2025年06月07日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6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风电产业标准制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年05月19日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月7日,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6部分:触点电路电阻(或电压降)》(IEC 63522-6)、《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5部分:耐清洗剂》(IEC 63522-35)、《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6部分:着火危险》(IEC 63522-36)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