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重工获八央企218亿增资降杠杆迫在眉睫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重工”,601989.SH)16日发布晚间公告称,公司拟引入八名投资人以债权或现金的方式对公司全资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船重工”“武船重工”)进行增资,合计投资金额为人民币218.68亿元,最终金额以主管部门核准确定的为准。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重工通过债转股,将有效降低标的公司的杠杆率,增强其资本实力,减轻财务压力,提升持续健康发展能力。此举开创了军工央企市场化债转股的先河,对央企降杠杆具有标杆意义。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重工放下债务的包袱,可能是为下一步的“大动作”扫清障碍。这再次引发市场对南北船合并的猜想。

        八家央企共投218亿

        大船重工、武船重工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企业,也是军民融合型的国家重点保军企业,主营业务为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海洋科考装备的研发制造等。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下称“中船重工”)是中国重工母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十二大军工央企之一,是海军装备的核心供应商。中国重工是我国唯一的全产业链舰船和海洋工程制造上市公司,并长期保持军工类上市公司的龙头地位。

        由于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受到全球经济形势、航运市场形势和国际原油价格等多重不利影响,大船重工和武船重工面临资产负债率高企、财务费用及资金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中国重工拟在两家子公司层面实施市场化债转股,投资者以“收购债权转为股权”及“现金增资偿还债务”两种方式对大船重工和武船重工进行增资。

        目前国企大多面临去杠杆压力,债转股成为国企改革中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抓手,中国重工也不例外。公司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8.74%,即已接近制造企业资产负债率70%的警戒线。中国重工客观上需要通过有效方式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公司财务结构。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将分别以债转股的形式向大船重工与武船重工进行增资,投资金额合计70.34亿元,其中信达资产出资50.34亿元,东方资产出资20亿元。



        6月14日,由中船重工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的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海洋渔场1号”从青岛启运前往挪威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重工装备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中国信达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支持中船重工整体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保障中船重工在高端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领域的长期持续发展,经过调研分析,决定参与此次债转股。未来,中国信达将利用自身综合金融服务优势与中船重工建立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实现长远发展。

        此外,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华宝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招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则以现金对两家进行增资,投资金额合计148.34亿元。

        央企降杠杆迫在眉睫

        李锦告诉记者,降杠杆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中国重工推行市场化债转股来降低负债率,对其他央企降杠杆也具有借鉴意义。

        财政部数据显示,6月末,国有企业负债总额941293.4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中央企业负债总额498305亿元,同比增长9.2%。根据财政部的数据计算,到今年6月末,国有企业负债率为65.6%。

        债转股和兼并重组等方式是去杠杆的主要途径。国家发改委8月初发文表示,在市场化债转股方面,各类实施机构与钢铁、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中具有发展前景的70余家高负债企业积极协商谈判达成市场化债转股协议,协议金额超过1万亿元,这些协议的落地实施不仅可以推动企业杠杆率下降,而且会有力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建立企业负债杠杆自我约束长效机制。

        去年10月,随着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下称《意见》)的发布,中国新一轮债转股大幕正式拉开,明确政府不兜底、不搞“拉郎配”,“僵尸企业”也不会有免费午餐。

        新一轮债转股并非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唯一举措。《意见》明确,通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自我约束、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优化企业债务结构、有序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依法依规实施企业破产、积极发展股权融资等七个途径,平稳有序地降低企业杠杆率。

        李锦表示,要继续完善和落实各领域支持政策,引导相关实施机构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筛选有发展前景的高负债企业实施债转股,使债转股成为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利器,并以债转股为契机推动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制,促进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国家发改委在8月初发布的文章中指出,下一步,必须坚定去杠杆方向,切实攻坚克难,推动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一是重点做好国有企业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二是积极探索僵尸企业债务有效处置方式。三是推动市场化债转股进一步发挥综合性作用。

        南北船合并预期再升温

        在中国船舶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下称“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有着“南船、北船”之称。市场对南北船的合并在南车北车合并之后有很高预期。南北船每一次资产重组的大动作,几乎都会引发“为合并重组铺路”的猜想。

        央企领导层的变化历来被认为是改革的先声。2015年3月25日,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同时发布消息称,中船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胡问鸣任中船重工董事长、党组书记;中船重工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董强任中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即所谓北船和南船高管对调。

        随后,2016年10月8日,胡问鸣首次向媒体做出“造船业合并是大势所趋”,“南北船合并这件事,我们一切听从中央的安排”的回应。从此,“南北船合并只是时间问题”的说法几乎成了业内的共识。

        李锦告诉记者,央企合并重组,可以形成合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尤其是产能过剩或者不景气行业的企业通过合并减少恶性竞争,做大做强。

        国金证券认为,2017年将是船舶行业的整合大年,南北船合并是大势所趋。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的军船制造需要南北船合并来加深合作、提高产能;二是南北两船的内部整合已接近尾声。

        中船重工已按照“分板块上市”思路打造出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电广通三大专业资产整合平台,中船集团旗下四大造船厂中,黄埔文冲和外高桥造船厂已分别通过中船防务和中国船舶登陆资本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中船集团作为第一批混改试点单位,目前已形成明确的混改思路:优先选择在纯民品、竞争性强的业务领域,引入各种所有制资本,优化国有股权结构,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配置资源,规范骨干员工持股改革。

        申万宏源认为,中船集团有可能通过外部融合和内部挖潜两个维度共同推进集团混合所有制的发展。从外部融合角度来看,不排除集团将会采取南船与北船合并以及引入外部非国有资本等方式推进混改。从内部挖潜的角度来看,员工持股及股权激励计划、落实董事会职权等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等混改措施也是主要方式。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3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长沙举行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上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突破万亿美元,2024年末达1.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5%,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2025年04月01日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近期,丝杠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多领域需求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25年03月11日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近日,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又传来新消息,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BeamDojo”,应用于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上,可使其轻松完成走平衡木、梅花桩等复杂的任务,无论是在背负重物还是受外力击打等情况下,都能实现准确而轻松的行走。

2025年03月08日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在2025年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的16个H1人形机器人闪亮登场,灵活的机械臂挥舞手帕,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精彩表演点燃了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同时,也带火了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当前,商家纷纷提供机器人租赁服务,日租金高达万元,且需要提前至少10天预订。部分商家靠一台机器人租赁今年已收入超20万元。这股热潮也推动了人形机

2025年03月08日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5年1月9日下午,中国首型1吨级别混动倾转翼eVTOL(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搭载液态氢能燃料电池的飞行验证顺利完成,而这是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试飞,也是大型风冷燃料电池系统在大型飞机上的第一次实证案例,同时还是中国第一架以液态氢气作为能源的大型eVTOL应用,一举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未来中国低空

2025年01月15日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报告称中国机器人应用速度持续加快,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每一万名员工配有470台机器人,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27.6万个,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

2024年12月05日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正在重庆举行。据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产品产销总体稳定,对外贸易加速发展,总体运行态势稳中向好。

2024年12月04日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10月31日,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召开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以场景化、图谱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工作考虑,详细汇报了“一图四清单”推进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情况。

2024年11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