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起重机行业发达国家市场成熟,发展中国家高度发展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起重机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发达地区市场规模大,发展中地区增速快 
         如果按照 2015 年世界各国工程起重机行业以市场大小、市场增速进行双维划分,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

         ① 从整体规模来看,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是全球起重机最大的四个市场,这与上述各
国在全球经济规模体量基本一致,且除日本外,其他三国市场规模仍在扩大;

         ② 菲律宾、埃塞俄比亚和塞浦路斯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增速居前,同时我们发现中国、西班牙等起重机大市场增速也处于较高水平;

         ③ 四分之三国家的起重机行业还处于朝阳行业,欧美地区属于成熟市场,亚非地区高度发展地区。总体来看,起重机需求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不同国家的工程起重机市场规模与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前十大企业集中在美日中德四国 
         除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度一致外,上述世界起重机市场体量分布与 2014 年全球起重机十强厂商所在国分布高度一致。2014 年全球起重机十强企业中,4 家来自日本、3 家来自中国、2 家来自美国,剩下 1 家来自德国。如果假设各厂商市场限制在本国,全球十强企业起重机销售额分布如下图 11,美、日、中、德四国平分秋色。 

2007-2014 年全球移动式起重机十强厂商几乎均来自美日中德四国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美日中德四国拥有的全球 10 强企业 2014 年移动起重机销售额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分品种销量占比与销售额占比呈现不同的特点 
         以日本为例,该国 1990-2016 年间其起重机分产品销量和产值占比呈现明显背离。从起重机细分产品的销量上看,日本移动式起重机中随车起重机占比最高,2016 年随车起重机销量占比 80.83%,而同年越野(汽车)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销量占比分别为14.84%和 4.33%;从起重机细分产品的产值来看,尽管随车起重机销量占比较高,但由于其单台价值量较低,随车起重机产值占比反而不如汽车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高,2016 年日本随车起重机、越野(汽车)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产值占比分别为 7.87%、53.34%和 38.78%,产值上看主要是以履带、越野(汽车)式起重机(2013 年起汽车起重机并入该分类)为主。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我们认为主要有:① 随车起重机兼具载货与搬运功能,且机动性好,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能很好地起到替代人工的作用,因此该类产品销量占比会较高;② 不同于随车起重机低单价,汽车起重机和履带式起重机单位价值高且内部结构上大吨位化趋势明显,因此尽管其销量占比较低但整体销售额占比反而高。 

销量上看,日本市场随车起重机占比最高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产值上看,日本市场越野(汽车)起重机占比过半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下游以基建与大工业为主,地产为辅 
         移动式起重机下游需求以基建和大工业为主,来自房地产投资的需求占比并不高。以移动式起重机龙头马尼托瓦克为例,其下游包括住宅、商用建筑、基础设施、工业与石化、能源与市政五个方向,其中前两项都属于房地产,后三项都属于基建与大工业。2012、2014、 2016 年,马尼托瓦克起重机销售来自房地产的占比分别为 30%、31% 和 35%,基建与大工业始终是主要下游。 

2012、2014、2016 年马尼托瓦克起重机销售终端需求主要来自大基建投资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6 年马尼托瓦克起重机销售终端需求来自房地产投资得仅为 35%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目前尚未止住下滑的势头,但降幅收窄 
         在 2009 年以前,全球起重机行业销售额连年上升,到 2009 年超过 140 亿美元。但在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行业进入持续调整,到 2014 年全球移动式起重机前 10 强销售额降至 107.29 亿美元。利勃海尔、马科托瓦克、特雷克斯、徐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2014 年当年销售额较 2013 年分别同比下降-15.72%、-8.55%、-9.52%、 -24.31%、-39.47%、-23.90%,全球起重机市场几乎所有区域、企业均面临严峻挑战。 

2009 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前十强起重机企业销售额整体下滑明显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在经历数年持续调整后,美国、日本等全球起重机重点市场销量开始降幅开始收窄。以美国代表企业特雷克斯为例,其起重机业务单季度营收在 2017 年企稳,2017 年 Q1 和 Q2 单季度起重机营收增速分别为-14.12%和-15%,而2016年同期的-20.57%和-22.94%;2017 年前 4 个月日本起重机国内销售增速降幅也开始收窄。于此同时,中国市场在 2016 年 9 月后甚至迎来了快速增长。 

美国代表企业特雷克斯起重机业务单季营收降幅收窄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日本起重机行业国内销售额降幅收窄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双碳”政策下我国工程风机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冶金与石化领域是主要细分市场

“双碳”政策下我国工程风机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冶金与石化领域是主要细分市场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广泛共识,风机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工程风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了推动这一转型进程的关键力量。市场规模方面,2020年中国风机行业市场规模743.95亿元,2024年中国风机行业市场规模911.36亿元。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行业发展尚处早期阶段 盈利模式与经营方式仍在探索中

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行业发展尚处早期阶段 盈利模式与经营方式仍在探索中

近年来移动充电机器人需求逐步提升,主要在于关联产业如机器人、AI、自动驾驶等技术逐步成熟,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导致充电桩等硬件设施未跟上配套,移动充电机器人的需求逐步旺盛,2024年我国移动充电机器人销量达到0.68万台。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我国泵行业已成长为千亿级市场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布局

泵行业的市场需求与石化、LNG、海洋平台、钢铁、电力、市政水利、防汛抗旱等行业或领域的投资规模存在较大依赖性,宏观经济疲软时,泵需求减少。从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泵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泵产量为1.73亿台,2023年增长至2.18亿台。

2025年03月31日
中国煤矿智能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中国煤矿智能化行业发展目标明确且动因充足 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煤矿企业是煤矿智能化行业最直接的需求主体。为了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安全性能,煤矿企业纷纷寻求智能化解决方案。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煤矿企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人力成本。

2025年03月17日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数据中心为燃气轮机发展提供新动力 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我国现已具备中小型燃气轮机自主生产能力,并实现部分产品出口。随着国内燃气轮机生产技术的提升,中国燃气轮机的出口规模逐渐扩大。2023 年以来,我国燃气轮机出口量趋于稳定,出口范围持续扩大,进口额初步缩小,2024年进出口额分别为3.52亿美元和0.98亿美元。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雨水收集系统重要性愈发凸显 行业需求不断扩大 市政工程是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雨水收集系统重要性愈发凸显 行业需求不断扩大 市政工程是最大细分市场

当前包括河马井 HiPPO等企业纷纷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能,以满足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截至2023年,我国雨水收集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262.31亿元。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不断拓展,该行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2025年02月07日
我国气体回收器市场规模与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与行业升级不断更迭

我国气体回收器市场规模与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与行业升级不断更迭

随着全球和中国工业气体市场的稳步增长,气体回收器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环保法规日益严格、资源回收利用意识提高的背景下,气体回收器在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从而推动了其需求的增长。

2025年01月14日
我国井下工具行业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 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井下工具行业正处转型升级关键期 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中国井下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维持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国家对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支持政策、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截至2023年,中国井下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约475.91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249.36亿元。

2025年01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