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军新型战略投送力量建设取得新的发展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应急救援装备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我国首艘军民两用半潜船

         8月9日1时许,九寨沟县7.0级地震发生4小时后,九寨天堂洲际大饭店的停车场迎来了第一支救援队伍。

         “没想到救援队伍这么快来了!”在九寨天堂洲际大饭店实习的在校大学生姜洲说。震后21小时,姜洲和最后一批住宿游客撤离到甲蕃古城。

         救援快速——这是九寨沟地震救援带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不管是战争,还是非战争军事行动,战略投送能力都成为影响行动任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这5年我军运输投送军民融合逐步走向海陆空全领域,一大批新型快速运载工具纳入运输投送保障网络,形成战略投送的“新引擎”,极大提高了我军战略投送能力。

         民船动员潜力转化为战略投送能力

         3月14日8时30分,一艘5万吨级半潜船在江苏启东下水投入使用,这是我国首次在民船中实现多军种海上中继保障功能。该船可载货面积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可在远洋航区航行及海上作业。

         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某航务军代处技术动员处副处长黄浩介绍,该船科技和自动化水平都很高,可以实现万吨级舰船靠泊中转倒运、直升机海上中继保障、舰船海上应急抢修和后送等多种功能。

         2016年9月,浙江瑞远海运有限公司的油船“瑞运5号”在运油返航途中,突然接到“参加多军种联合演习”的命令。船长随即拿出《贯彻国防要求使用指南》,边返航边整备,到达指定地域时,该船已符合军事运输要求。

         这2个事例只是5年来我国不断挖掘民船动员潜力,提高海上战略投送能力的一部分。军委后勤保障部运输投送局领导告诉记者,这5年来,他们从法规机制融合、基础设施融合、信息系统融合入手,建成了一批战略投送后备航空队、船队、车队,有力提升了陆海空立体输送保障能力,在抗震救灾、新老兵航空运输、全军系列跨区演习等突发事件、重大演训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用航空运力助力国防交通

         “唰唰唰……”螺旋桨轰鸣声中,一架空中医疗救援直升机着陆第101医院停机坪,4名野战医疗队员迅速跃出机舱,将担架抬上等候在旁的救护车,“伤员”被送往急诊室抢救。前不久,一次军地联动空中医疗救援协作演练,在无锡联勤保障中心打响。

         空军某场站一名战士突发急性心梗,第101医院国家胸痛中心接到任务后立即协调民用直升机救援。后送途中,机上医疗队员随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实时传回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数据,40分钟后飞抵医院,实施介入手术。

         记者了解到,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借助驻地“环太湖区域首家直升机医疗救援基地”的优势资源,与空军某场站、120急救中心、高速交警以及金汇通用航空公司深度协作,建立空中救援基地,常态化备战备勤。战区官兵突发危重疾病需救援,可随时呼叫“空中救护车”。

         “联战联保,既要联合军兵种,还要联手地方力量,真正实现联起来、保得好、能打赢!”无锡联勤保障中心主任侯志平告诉记者,他们针对快速发展的通用航空市场,将地方通用直升机纳入部队医院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在无锡、南京、福州三地形成了空中救援走廊,军队危重伤员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高效的精确治疗。



         新型运输力量陆续“入列”军交运输

         5月上旬,军委后勤保障部运输投送局与顺丰集团,就军需领域开展军民融合的合作方式、保密措施达成共识,这是继民航、高铁参与新老兵运输后,又一种新型运输业态加盟联勤保障队伍。

         面对快速发展的物流行业,武汉联勤保障基地多次组织论证被装配送模式改革,选择有实力、讲信誉的地方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减少部队领取被装的人力物力,提高后方军需仓库发放效率,保障效率大力提升。

         “多种新型运输力量陆续加盟战略投送,对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战略投送力量体系建设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军委后勤保障部运输投送局的领导如是说。

         “合肥站至合肥南站,开通地铁1号线专列转运新兵,沿途不停站,约需时11分钟……”近日,经与合肥地铁公司协调后,驻合肥铁路局军代处的后亮参谋着手制定2017年度新兵运输计划,拟将地铁交通轨道纳入军事运输投送网络。至此,无锡联勤保障中心已将南京、杭州等4个城市的地铁轨道嵌入运输投送保障体系。

         据悉,该中心成立之初新兵转运就启用了地铁运输投送。从杭州站至杭州东站,地面机动需1小时,经与杭州地铁集团提前协调,为70余名陆军新兵开设一趟地铁专列,全程不停站,仅用时13分钟就完成转运。驻杭州站军代处主任潘勇奇告诉记者,今年该军代处专门联合杭州站、杭州地铁集团成立新兵运输中转办公室,开辟出军人独立候车区域,简化安检程序,让兵力运输投送实现“地铁高铁无缝连接”。

         民为军用,借梯登高。记者从军委后勤保障部运输投送局了解到,运输投送军民融合逐步走向海陆空全领域,城市快速公交、国家救援直升机、大型民用客滚船、海事执法艇等新型快速运载工具已纳入运输投送保障网络。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9月1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部署工业母机领域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母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6月6日,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智航创”)宣布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由善达投资管理的盐城建湖政府引导基金、哇牛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德邦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担任独家融资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中大型无人机技术研发、产能升级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高端无人机市场的领军地位。

2025年06月07日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6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风电产业标准制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年05月19日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月7日,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6部分:触点电路电阻(或电压降)》(IEC 63522-6)、《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5部分:耐清洗剂》(IEC 63522-35)、《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6部分:着火危险》(IEC 63522-36)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