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智能装备引领煤炭机械行业迈向高端

   不久前,中国煤矿机械智能装备创新高层论坛在常州召开。业内专家、知名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议煤机行业在低迷时期如何修炼内功,创新升级推动行业智能化发展,实现由量到质的突破,推动行业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

  面对目前煤机行业形势,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张勇认为,煤机市场需求量和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而受煤炭市场整体低迷的影响,近两年煤机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机械开采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运营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当增强信心,在品牌战略、创新驱动、产品质量等方面下足功夫。

  政策引导发展

  去年,煤炭工业“十三五”装备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该意见将作为“十三五”期间煤机行业面向智能高端装备发展的有力政策支撑。意见包括煤炭装备制造、科技发展、结构调整、基本建设、安全高效矿井(露天)建设、洗选加工和煤化工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市场体系建设、大数据建设、文化建设、全民健身活动、精神文明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14个方面。

  未来煤机行业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体优化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和绿色制造与绿色产品相结合的原则。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强自主开发和再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智能化、数字化、系统化作为技术发展方向,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以“三机一架”为突破口,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把绿色、节能、轻量化和清洁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调整产品结构,改变高投入高输出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采用以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为特色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期间,煤机行业以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发展目标,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推进煤机装备制造的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先进产能。建设智能制造工厂3个、智能生产车间5个。争创一批中国驰名和著名品牌。打造30个省级著名商标、15个中国驰名商标。全行业科技投入继续扩大,实现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研制一批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及装备,推进六大成套装备创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继续研发智能化、自动化开采技术。研发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成套装备、高速运输装备、矿井提升装备智能化技术及装备、煤矿用远距离控制智能钻车全方位、智能化乳化液泵站系统、智能型快速装车系统、煤矿智能供配电与节能技术与装备,推动3D打印新技术、新工艺制造水平和能力。开发大深度、智能型地质勘探技术及装备,无人机、直升机航测技术与装备。

  随着工业转型升级需求释放、生产力成本上升等问题的凸显,再加上科技进步后的工业机器人性价比临近拐点,接受度渐增,工业机器人在不少领域已隐隐形成替代人工的趋势。从煤矿安全高效生产而言,“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更加迫切需要发展智能化装备,必将成为煤炭工业的主要趋势和方向发展,而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对我国煤矿安全高效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展任重道远

  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能源革命的新要求,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拓宽生产技术服务型领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重对现有煤矿的设备更新换代和技术改造,积极打造国际市场竞争的新优势,推动我国煤炭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转变。这一过程是任重道远的。

  在煤机的研发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开发实用性安全高效生产装备研制新一代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研发基于互联网+的矿业感知、管控、设备技术与销售系统。研制瓦斯煤层气高效抽采利用技术与装备,研发煤层瓦斯含量快速测定装备,研发低浓度和全浓度瓦斯综合利用及安全保障技术及装备。安全高效环保节能的辅助运输设备及装备。研制煤矿巷道关键点巡检无人飞行器。研制呼吸性粉尘浓度在线连续检测装备及个体监测仪。研发采掘工作面粉尘防治和超前探测等关键技术与装备。

  先进技术的推广也是矿山智能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推行智能化无人或少人工作面综采技术与装备,薄煤层自动化综采成套装备。推广矿井地质小构造精细探测技术设备。高效充填开采技术与装备。大断面巷道高效掘进技术,煤、半煤巷道快速掘进技术与装备,以及掘锚一体化技术与装备。新型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及信息化管理技术与装备。小型煤矿机械化改造成套装备。

  积极加快人才培养为智能矿山提供智力资源,推进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改进行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解决关键人才短缺问题特别是高级技工方面,建立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标准,创建企业大师工作室,培养企业技术大师,充分调动和激发职工创新的积极性。

  进一步推进企业走出去,积极建立国际贸易及技术信息交流平台,重点建立贸易交易机制和联系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国际化创新网络,积极开展煤机装备制造先进技术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大国际标准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推动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标准互认,结合海外工程承包、重大装备设备出口和对外援建,带动我国产品、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9月1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部署工业母机领域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母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6月6日,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智航创”)宣布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由善达投资管理的盐城建湖政府引导基金、哇牛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德邦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担任独家融资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中大型无人机技术研发、产能升级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高端无人机市场的领军地位。

2025年06月07日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6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风电产业标准制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年05月19日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月7日,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6部分:触点电路电阻(或电压降)》(IEC 63522-6)、《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5部分:耐清洗剂》(IEC 63522-35)、《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6部分:着火危险》(IEC 63522-36)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