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创新,镌刻在世界速度之巅

  中国创新,镌刻在世界速度之巅——我国科学家自主打造世界上应用最广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侧记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作为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在问鼎世界超算之最后并没有停下脚步,将产学研结合树立为新方向,成为多个产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依托“天河一号”班底,新一代国产百亿亿次超算“天河三号”的研制已经启航。

  “无限风光在险峰” 自主创新问鼎世界高峰

  新春伊始,记者走进位于天津开发区泰达服务外包园内的“天河一号”机房,140余个黑色的计算机柜整齐排列,发出低沉的“嗡嗡”运转声。就是在这看似普通的机房里,曾经成就了中国超算首次问鼎世界超算桂冠的荣耀,凝聚着几代“超算人”的心血与汗水。

  国家超算天津中心主任刘光明说,作为世界上曾经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超强的运算能力,持续速度每秒2570万亿次浮点运算、峰值速度4700万亿次。“天河一号”运算1小时,相当于全国13亿人同时计算340年以上。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创新突破,叫响了“中国创造”的品牌。

  “天河一号”在国内首次创新性地采用了异构体系架构。刘光明介绍,在最近的世界超算TOP500榜单上,世界上最快的超算中有近半采用该技术,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世界超算技术的重要贡献,引领了超算技术的潮流。

  由中国自主研制的超算高速互联通信系统也是其优势所在。刘光明介绍,“天河一号”内数万个CPU和GPU通过该系统实现信息交换,相当于编织起了庞大、高效的神经网络。该系统的通信能力是当时美国主流商业芯片的两倍。

  还有两项创新分别来自硬件和软件领域,即配备了自主研制的飞腾CPU芯片及麒麟操作系统,两项创新均出自国防科技大学。

  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部部长孟祥飞说,“天河一号”上配置的部分飞腾CPU已经证明了其性能,升级版飞腾CPU目前又运用到了“天河二号”中,助力其运算速度再次荣膺世界桂冠。麒麟操作系统是目前中国国产安全等级最高的操作系统,其对其他软件的包容性和易用性也已经在“天河一号”上得到了证明。尤其是飞腾CPU数量约占全部CPU的七分之一,且经过多年运行看性能良好。这为我国关键芯片的国产化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待到山花烂漫时” 攻坚克难打造国之重器

  超级计算机是世界高端信息技术领域的战略制高点,也是体现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天河一号”的出现,打破了国外在高性能计算核心领域的技术封锁和限制政策,为解决我国经济、国防、科技等领域的挑战性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

  “天河一号”系统在2010年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名列榜首。“这一刻,中国人等了20多年!”回首往事,刘光明至今激动不已。

  他说,2010年受邀参加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正式公布和颁奖仪式时,有外国人曾对中国产的超级计算机摘取世界桂冠感到非常惊讶,而这一席位过去几乎都被美国所占据。

  让刘光明更为扬眉吐气的是,当中国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天河二号”接踵登顶世界超算高峰时,国外科学界已经习以为常。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曾代表我国参与“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院长汪建说,不断涌现的海量数据成为“基因组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高性能计算机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曙光。使用“天河一号”,过去要一年才能完成的500人基因信息关联性分析,现在只需三个多小时,对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自主核心技术的国际影响,欧盟主动与天津超算中心开展了高性能计算技术的项目合作,共同研讨未来超级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的发展,为下一代超级计算技术研发提供指导。

  刘光明指出,超算的核心技术是高端信息技术的制高点,它包括了CPU设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操作系统等,是一项牵牛鼻子的科研工作,可带动高端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以及其他学科研究的全面快速和持续发展。

  “风物长宜放眼量” 广泛应用再谱超算新章

  “天河一号”成为目前世界上获得广泛应用的超级计算机。这一点,致力于应用对接的天津滨海服务外包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阎伟感触最深。

  阎伟喜欢将“天河一号”称为“中国科技界的奥运冠军”。“从它开始,中国的科技创新逐渐由追随向引领转变,在应用上更是突破了人们对超算认识的局限。”国外超算应用往往只针对某几个领域,“天河一号”则覆盖了高性能计算的各个领域,包括石油物探、基因测序、装备制造等,力求在产学研结合中,让国之重器成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国之利器。

  去年入冬以来,全国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在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研究人员们与中国气象局等单位合作,正致力于利用“天河一号”开展雾霾天预警预报。孟祥飞说,只需2个多小时就能算出最长未来5天的预报数值,最高网格精度达2到3公里。

  目前,“天河一号”已经满负荷运行,每天运行的计算任务超过1400个,每天有千余个科研团队借助天河一号开展科研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天河一号”实现了支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与商业化应用的有机结合,对外服务主要聚焦在了“算天、算地、算人”上:

  ——“算天”:计算分析大型飞机外形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实时预报气象;对天体的演变进行建模和理论试验。

  ——“算地”:研发我国自主的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分析核心软件,将地下成像数据处理速度由过去的30天提高到16小时。

  ——“算人”:中心与华大基因合作,破解人类“基因组学”研究中面临的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技术瓶颈;军事医学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等用它开展糖尿病、癫痫等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

  刘光明说,“十三五”期间,中心计划研制中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该中心同国防科技大学联合开展的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样机研制工作已经启动,预计今年底至2018年初完成。根据规划,它的浮点计算处理能力将达到10的18次方,是现在“天河一号”超算的200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9月1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部署工业母机领域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母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6月6日,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智航创”)宣布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由善达投资管理的盐城建湖政府引导基金、哇牛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德邦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担任独家融资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中大型无人机技术研发、产能升级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高端无人机市场的领军地位。

2025年06月07日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6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风电产业标准制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年05月19日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月7日,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6部分:触点电路电阻(或电压降)》(IEC 63522-6)、《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5部分:耐清洗剂》(IEC 63522-35)、《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6部分:着火危险》(IEC 63522-36)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