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变革深耕 传统中小企业产业风口依然可期

  “很多人说纺织行业不好做,但前不久西班牙服装巨头Zara创始人超越比尔盖茨成为新全球首富,而日本服装巨头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也是日本首富。这两大品牌都是大家所认为的‘传统企业’,对比强烈的是,中国的大批本土品牌服装鞋帽却在一个个破产,大批百货门店关门大吉。这说明什么?我们的产品不够好!”

  日前,“2016年福建企业管理提升系列活动”走进泉州,龙峰国际集团副总卫巍,在分享企业管理创新经验时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消费正在大升级,而基础性的商品消费并未被很好满足,这就是商机。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传统产业应该深耕,而不一定要“走出来”。

  传统产业并不意味着衰落

  深耕砖机行业37年,福建泉工股份董事长傅炳煌可谓是中国砖机行业的元老级人物。在很多人看来,砖机也是传统产业。但傅炳煌认为,制砖是一门艺术,与国际一流品牌相比,国内砖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如德国策尼特1962年的砖机设备,到现在仍然可以一天21小时不停运行,而且都是马力全开以12秒以内的速度打路面砖,而目前很多国内砖机设备仍不及这台服役几十年的设备。

  为了获得全球最领先的技术,泉工股份用资金换取创新时间,在2014年收购了德国近60年砖机企业策尼特公司,并在德国设立泉工德国技术研发中心,不仅掌握了全球最成熟的免托板设备技术,同时也拥有了德国变频砖机6大核心技术。

  厦门市博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甫弘指出,龙峰国际集团和泉工股份,分别属于纺织和机械装备两个传统行业,在其他企业感觉到发展处于瓶颈期的时候,它们却仍然做得风生水起。可见传统行业并不就意味着衰落,主要看企业如何让其焕发新的活力,譬如华为卖手机已经超过互联网思维的代表小米,海尔十几万人的企业也已经转型成功。

  全员创新打造合伙人制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制造业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逐步消失,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资源类产品价格的上涨趋势不可逆转,必须依靠创新,不断创造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才能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傅炳煌指出,创新虽然只有两个字,但要实际落地却牵涉很多细节,从车间生产工艺的改进,到原材料、设备的更新,再到管理、销售模式的变革,创新的角度有很多,而每一个小小的创新都能给企业带来进步。泉工股份通过打造合伙人机制,让员工参与生产经营,提高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使公司成为员工成长、创业的好平台。

  而在龙峰,创新也从来不只是老总才在想的事,每个员工都被灌输了创新的意识。从上到下各个部门,甚至是清洁工,每周都要提交改善提案。通过日积月累的推广实行,龙峰的创新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针对羽绒服容易透绒,需要车缝线的问题,有员工提出了双层织造的建议,最终解决了行业性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在此基础上,又有员工提出在衣服内增加储能条的设想,打造可移动穿戴的设备……”诸如这样的创新,在龙峰不胜枚举。

  然而,要把员工的这些“异想天开”变成现实,还离不开龙峰完善的制度推进和管理。当公司收集到员工这些创新想法后,会有一个部门去组织实施跟进,同时还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创新不一定就是前所未有的创造或惊天动地的发明,创新要与应用和客户需求相结合,有了新的改善也是创新,这样的创新来得更普遍,也更有现实意义。此外,企业的创新是累积的,一点一滴把好的做法按知识管理存储起来将会获得爆发。”卫巍说。

  智能制造助力企业腾飞

  早在收购之初,傅炳煌就多次到德国策尼特的生产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德国人对产品的严谨态度也让傅炳煌惊叹。在策尼特,每台设备都有自己的档案。“所有设备,从售出到安装、培训、维修……每个细节都记录在案,7000多名客户的档案堆满了5间档案室。”傅炳煌意识到,这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差距,更体现其超前的服务理念和文化基因。

  收购策尼特之后,除了在技术上实现引进吸收,泉工也全方位向德国学习工业4.0精神,以此来完善泉工的服务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此,泉工推出了智能装备云服务平台,为德国技术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全方位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云服务平台可以对全球1000多个泉工客户的设备实现实时监控,并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维护诊断。傅炳煌说,之前公司有120个左右的售后服务人员,使用云平台后,售后用工减少75%,也解决了很多售后人员不会外语的困难。

  多年来,龙峰始终有着一颗追求高度智能化的“机器心”。什么样的纺织工业园才能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为了打造国际化的纺织工业园,龙峰多次赴日本、韩国、意大利和中国台湾等地考察,在不断往返对比和多方沟通后,总结出“要用最先进的设备、最少的人,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企业才能够健康地发展下去。

  首先,龙峰开创性地与国际知名喷水织布机设备厂家进行谈判,对设备进行48项专业定制化改造,并对其拥有专利所有权。其次,设备的提升改造离不开机器人,鉴于纺织织造行业没有通用机器人,龙峰又与瑞士企业进行合作,针对最具难度的穿棕环节,开发了可自主穿棕的机器人,单个环节用工直接减少90%。卫巍透露,龙峰工业园二期还将推出自动挂纱机器人。

  通过智能化改造,龙峰取得显著的成效。龙峰智能纺织生态科技园项目2012年启动,一期引进的1028台高端智能织造设备自投用以来,为龙峰减少用工64%、提升效率30%。据悉,龙峰二期还将新引进1200台智能织造装备。卫巍说,“如果没有提早布局,等到市场倒逼就来不及了。只有看得远,今后才能站在更高的竞争层面。”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领跑全球海洋装备产业专利 有效专利量占比超五成

中国领跑全球海洋装备产业专利 有效专利量占比超五成

10月26日,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崖州湾知识产权论坛上发布的《全球海洋装备产业专利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海洋装备产业有效专利总量已达30.64万件。其中,中国以约16.66万件的有效专利量位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总量的54.4%,展现出在该领域的强劲实力。韩国、美国和日本分别位列第二、三、四位。

2025年10月28日
推动电动汽车市场扩容 2027年我国将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推动电动汽车市场扩容 2027年我国将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10月16日,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下,充电设施的规模与质量已成为决定其普及深度的关键因素之一。10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通过健全充电网络、提升充电效能、优化服务品质、创新产业生态,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电动汽车

2025年10月17日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 私人充电设施容量增速显著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 私人充电设施容量增速显著

9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8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充电网络覆盖能力进一步增强。

2025年09月22日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9月1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部署工业母机领域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母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