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阀门企业如何应对原材料涨价?

  最近,笔者在江苏阀门行业走访时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今年生意难做了,原材料涨幅太大,有的原材料较上年同期上涨了一倍:成本增长但产品价格又不能同期上涨,这可叫我们怎么活啊?”确实,今年以来主要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特别是不锈钢材料的价格一涨再涨,创出了10多年来的新高。这对阀门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也致使企业在发展中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现象阀门企业该何去何从呢,为此笔者深入了解后,想与行业人士做一个浅析和探讨。

  原材料涨价企业怎么说?

  面对原材料价格的如此保障,阀门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也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了。而据了解,有色金属价格高位运行的趋势短时间内很难有所改变,这对阀门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受害至深。

  无锡锡山阀门厂主要生产不锈钢阀门,主要原料不锈钢近几年价格涨了3~4倍,今年以来又大副上扬,目前不锈钢材料已从去年的2万元/吨上升到3.2万元/吨,最高时达3.5万元/吨;不锈钢成品铸钢件也迅猛上涨,去年同期为5万元/吨,目前达7万元/吨平均上涨2万元/吨,最便宜是2~3万元/吨,后来逐步上扬。面对这种情况厂长陈水宝表示如今做铸钢件的企业,由于主要铸钢件原辅材料都相应上扬,导致阀门产品成本增幅较大,如果管理抓得不好获利微薄面临亏损边缘是必然的。他分析近期原辅材料上幅较快的原因,是因为国家基本建设飞速发展,带动钢材消耗需求大量增长导致,而除主要原辅材料炼钢原材料除由国外供给外,大部分还从国外进口,进口原材料成本提高,导致炼钢成本提高,而国外钢材资源也紧缺,进口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很多时候又被外商牵着鼻子走,自然价格上升。

  苏州思达德阀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民表示,现在做外销获利相当微薄,做外贸零部件产品出口退税为5%,就是说要想国家缴纳5%税收,如今原材料再如此上扬,外贸生意虽兴旺,但获利较少,净利越来越少了。阀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遭遇原辅材料大副上扬,给他们带来不小的打击。

  苏州工业园区思达德阀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正明也分析原材料如此大涨不外有几个原因:主要是我国机械制造业持续走好,对原辅材料需求量大增,原材料需大于供,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也有增无减,近期一直出现了贸易顺差,在这种大好形式下,原辅材料价格上涨这是必然规律,作为企业要认清原材料涨价的必然性,理应正确对待。

  好多企业老总于笔者大叹苦经,原材料,尤其是不锈钢材料如此猛长,无形对生产不锈钢阀门厂家是个冲击。同样对生产高中压铸钢阀门的企业也构成了不消的威胁。本来阀门是个微利产品,一般净利润10%~15%已不错了,做低压阀门更低了,做高中压稍高了一些,就是电装行业也达不到15%净利,如今原辅材料迅猛上涨,相关产品成本费用上升、能源等也在逐步调价,员工工资和福利均在上涨,上涨与调价不能成正比,难怪行业内老总都说:承受不住了,致使企业被盘剥了不少净利润,企业越走越困难了。

  原材料和各项费用上扬,作为企业理应消化掉产品增长成本费用,主要的是调整产品价格,可调价并不那么简单的事,国为用户并不接受。目前用户对价格最为敏感,往往招标中,主要以产品价格为先决条件,不管产品质量如何,即使优质品牌,客户也难以抵挡价低的诱惑,取胜中标最终还是以低价来决定的,这就是目前市场的怪事,而且这种怪事似乎不会很快消失。

  原材料涨价市场和产品会怎样?

  如今阀门企业犹如一个个“汉堡包”,饱受多方“挤压”之苦。一方面受一些用户和经销商“高压”之苦。一些终端用户和经销商为了自身竞争的需要,将降低成本的压力直接转嫁给各阀门企业,不管企业能否接受,每年无条件的要求降低阀门产品销价。另一方面是受行业竞争激烈之苦。由于国际跨国巨头与我们国内的主要阀门企业同台竞争,导致企业间竞争加剧。各阀门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互相压价搞同质化竞争,并利用规模上的优势打“价格战”。企业内部来看,一方面由于原材料的大幅涨价,各阀门企业支出的主要原材料采购资金随之大幅攀升,犹如“洪水猛兽”,将本来就十分微薄的利润吞食殆尽。另一方面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导致成本增加。因此能源涨价、人力成本等等各方面支出增加,导致资金紧张,利润进一步摊薄。

  那么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就萌生了一些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有的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对阀门材质不按标准制造,明明要按国际、美标等所需材质要求,他却用其他材料所代替,表面上是看不出的但材料价格要相差一倍之多;有的检测标准不到位,油漆、包装等工艺随心所欲,不按严格质量体系运行。好多阀门一旦安装使用,就会暴露出好多质量问题。近期在大庆石化发生的重大爆炸事故,就是安装不合格阀门所带来的惨痛教训,对此中石化自然把这家企业从中石化资源成员中除了名,此事在行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此类由不合格阀门引起质量事故,几乎每年多有几例发生,每当进行追溯问题根源时才悔当初,是无济于事的。

  无锡甘露阀门厂长谈仁明给笔者举了一个例子:近期他们从温州一家阀门厂采购了一批阀门,当初订货合同上明确提出具体质量要求,但他还是不放心,于是特地从无锡赶至温州督促发货,该厂老板也怕着胸脯说:“绝对保证质量”,可当他们提货回厂检测时,吓了一跳,阀门存在严重泄露问题。没办法他们进行大量返工,真是苦不堪言呀。“你说这种阀门怎么能出厂呢!”但谈仁明感叹之余也有几分理解,都是原材料涨价惹的祸啊。

  出路只有一个:积极应对合理消化

  如今原辅材料上涨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任何企业不得不加以面对,既然如此如何来消化增支因素,确保企业仍健康发展,就成了当务之急。

  这方面行业中也有许多成功做法,如苏州思达德阀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民说:原材料涨价是无法回避的,所以内部要作合理消化,提高成品率,减少铸件报废率,提高劳动工效,开展降本节能工作,合理消化增支因素。同时与外商进行沟通交流,反馈材料调价信息,让外商进行来料界原材料价格行情,并作好与外商解释产品上涨因素,适当调高产品出厂价格,让外商明白调价的原因所在。与此与外商签订业务订单时,当面解释产品调价的因素,一般控制在2个月以内,超过2个月订单以不签为好,防止原材料的波动。而导致利益严重受损。其实,好多外商对国内原辅材料上升导致产品价格上调,也是能接受的。

  常州电站辅机总厂办公室主任苏建涌对原辅材料调价,也谈了他的看法。原材料涨价这是市场经济正常规律,问题是我们要合理消化,我公司以开发新产品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消化增支因素。目前周边地区电装行业,一哄而起,但都是在抵挡产品上争市场,我们却避开抵挡产品,积极开发新型电动执行机构,以新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并以新产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从而消化原材料和各项增支费用。

  无锡锡山阀门厂长陈水宝也谈了他们应对原材料涨价妙计。企业有一定比例不锈钢铸件库存,库存也是常用通用产品系列,当原材料涨价后,就可在内部作调挤了。同时为了消化产品增支因素,在企业内部开展了减人增效的工作,几年来他对人员上作了大手术,从最多时1000多人,降低到目前的260人,产销不仅没减,反而比原来增了不少,今年产销要比往年增长20%,将达7000万元(去年为5000多万元),关键的是效益递增了。现在一人身兼数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员又增产增收。

  苏州道森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树林对原材料涨价,他是这样分析的:原材料涨价不要怕,而应眼睛向内,堵塞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原来他们对材质热处理大都外发的,现在自添设备,自行加工处理,提高了质量,又降低了费用。同时,在各方面进行了降本节支,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合理节约能源,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油等点滴节约行为做起,在员工中养成勤俭节约良好风气。消除那种家大业大、浪费无所谓的观念和不良习气。通过开展这些节约活动、收效明显。还有吴江市高中压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在采购原材料上严格把关,重点在采购原材料上动脑筋,做到就近比价采购,批量采购、以减少中间环节在原材料上加价指出费用。他们还想方设法加强产品的成本管理,逐步扭转从过去的成本控制转为成本经营,整合内部的资源,使内部难得一些资源实行资产重组,把内部原来的一些闲置设备和一些人力资源,重新挖掘出来,转为有效资源,继续发挥作用,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中核苏阀在市场经营中,实施的是优质优价、产品销售一般不轻易下浮,好多石化、石油、核电等行业用户,就是认准他们过硬质量,宁出优价,采购他们的品牌产品,产品安装后也不会担心质量问题,可以安稳睡觉的。

  而南京华宁阀门有限公司、镇江铸造阀门厂的老总们深知这次原材料涨价势在必行,他们泰然面对,寻找对策,消化内部的增支因素。他们着重在经营上搞活,鼓励经营人员多跑业务,多接订单,尽可能在多接业务中来下消化内部的增支因素。同时开发有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不在同一产品中争市场,而以新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

  吴江天吴特种安全阀有限公司、苏州高中压阀门厂、吴江永胜密封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面对原材料涨价也是变被动为主动,强化价格管理,规范竞争行为。在工程项目招标中有科学依据地报价,产品的报价与产品的实际相一致,并与阀门产品成本基本相一致,用户也能够接受订货。与此他们在产品价格管理中,建立了以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相吻合的价格管理体系,对一些重大招标项目的报价,实行集中管理,需要变动的由公司管理小组统一商议,从而健全了价格规章制度,建立了报价的审批程序,以防止给企业造成的不应有的损失。

  与此,好多企业老总也期望和经销商采购阀门产品时,不要一味追求产品下浮和降低,过多的降低,给生产制造商无利可图,逼急了就可能出现质量问题,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既要应付用户的订货,又要不折不扣地交货,如何在不调出厂价(这是暂时的,若同行普涨,当然也要执行新价),在保持原价的前提下,合理消化增支因素,消化如今日益膨胀的原材料涨价呢?这也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好多阀门企业已作好原材料采购关,堵塞各方面的漏洞:有的制定灵活的价格,适应市场需求;有的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有的企业调整劳动班次,避开高价用电时间,压缩非生产降低消的目的,三管齐下,以度过企业暂时困难。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3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长沙举行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上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突破万亿美元,2024年末达1.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5%,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2025年04月01日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近期,丝杠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多领域需求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25年03月11日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近日,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又传来新消息,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BeamDojo”,应用于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上,可使其轻松完成走平衡木、梅花桩等复杂的任务,无论是在背负重物还是受外力击打等情况下,都能实现准确而轻松的行走。

2025年03月08日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在2025年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的16个H1人形机器人闪亮登场,灵活的机械臂挥舞手帕,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精彩表演点燃了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同时,也带火了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当前,商家纷纷提供机器人租赁服务,日租金高达万元,且需要提前至少10天预订。部分商家靠一台机器人租赁今年已收入超20万元。这股热潮也推动了人形机

2025年03月08日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5年1月9日下午,中国首型1吨级别混动倾转翼eVTOL(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搭载液态氢能燃料电池的飞行验证顺利完成,而这是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试飞,也是大型风冷燃料电池系统在大型飞机上的第一次实证案例,同时还是中国第一架以液态氢气作为能源的大型eVTOL应用,一举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未来中国低空

2025年01月15日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报告称中国机器人应用速度持续加快,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每一万名员工配有470台机器人,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27.6万个,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

2024年12月05日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正在重庆举行。据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产品产销总体稳定,对外贸易加速发展,总体运行态势稳中向好。

2024年12月04日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10月31日,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召开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以场景化、图谱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工作考虑,详细汇报了“一图四清单”推进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情况。

2024年11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