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拥抱排放标准升级 农机工业需过三道槛

  12月1日,根据环境保护部2016年发布《关于实施国家第三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所有制造、进口和销售的农业机械不得装用不符合第三阶段排放要求的柴油机。

  自此,中国农机工业全面进入“国三”时代。实施国三切换是贯彻国家政策、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手段。当前,农机行业已经呈现出“结构优化、提质增效、增速调整”的阶段性特征,把握发展趋势,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农机企业的必然选择。

  国三切换意义重大

  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柴油机排放升级为国三标准是必然选择。目前,实施国三切换的节点明确、路径清晰、任务清楚。对农机企业来说是切换的越早、越容易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政策层面的强力推进。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我国农机产业结构转型稳步推进,农机产品升级步伐加快,农业装备水平稳步提升,有力支持了“三农”发展。同时,农业机械节能减排问题日益突出,节约农机燃油、减少农机作业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排放量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为推进非道路机械污染减排,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结合农机行业的特殊性,相关政府部门分步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第三阶段标准。从主机销售领域看,自2016年12月1日起,所有制造、进口和销售的农用机械不得装用不符合《非道路标准》第三阶段要求的柴油机。实施国三排放标准,可大幅度降低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一氧化碳、颗粒等污染环境的气体物质和固体物质,每年约排放氮氧化物减少200万吨以上,能够有效缓解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

  产业层面的稳步优化。“国三”切换将推动农机产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和升级,加快制造装备、核心技术、产品服务升级,对农机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农机产品“国三”切换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农机产品作业环境恶劣,从设计、试验、小批量投放、持续改进、批量销售、售后服务等阶段需要进行科学统筹、系统优化、全面解决。拖拉机、收获机械等产品基础配置需要进行重新优化设计,要求柴油机企业具有相应的技术积累和制造经验;主机企业做到从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一体化协同,提高柴油机和主机的匹配性,全面提升产品的功能、性能,提高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国三”切换能够提升研发、采购、制造、销售、服务整个价值链环节产业品质提升,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产业链升级、制造技术创新与应用,有效改善整个产业链的竞争生态,实现以终端需求的结构性升级带动供给侧结构性品质提升。

  节能环保的增效需要。全国每年超过1亿吨的柴油消耗总量中,约有20%左右用于各类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内柴油机能耗量比国外平均水平高出30%左右,主要是中小型、中低端产品,效率低、能耗高、排放超标。这些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氮氧化物和颗粒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当前国内国一、国二农机产品发动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还比较落后,初步估算每年约排放氮氧化物200万吨以上。从农田作业环节来看,拖拉机耕整地作业柴油消耗排在首位,收获机械作业、种植机械作业,分别位居二、三位;从区域柴油消耗情况看,冬麦区、东北等粮食主产区域柴油消耗较多。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实施“国三”切换,减少农机产品在“春耕”、“三夏”、“三秋”作业中污染物排放,减少“雾霾”、增加蓝天白云天数,提高空气质量;降低柴油能耗,提高作业收益,已经得到广大农机用户认识、理解和欢迎。

  现实难题尚需解决

  农机产品“国三”切换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统筹、合力推动。目前,在“国三”切换中仍存在产品品质、市场需求、用户购买能力三方面的制约。

  制造和服务能力制约。“国三”切换实质是企业制造能力的升级。当前,我国仅有10%左右的农机产品达到了国际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其余90%左右的产品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水平,与发达国家农机制造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国三产品电控技术等关键零部件仍受制于人,很难满足批量切换的制造需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受到局限。欧洲的农机国二升国三,过渡期为7年,这是传统工业强国的200多年经验积淀所具备的研发、制造能力。中国柴油机行业只有主导企业具有多年的研发、制造经验,多数企业在短期内仍不具有研发、试制、配套和持续改进的能力。国三切换维修设施要跟上,由于部分主机企业仍将经历放在国二产品上,尽快提升服务人员技能,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难题。

  用户购买能力的限制。从购机补贴层面看,2016年国家补贴额度调减10%,部分区域结合实际,对大中型拖拉机、收获机械等进行了再次调减。冬麦区部分区域大中拖主销机型补贴额度同比调减21%~36%,用户同期购机成本上升。地方补贴累加政策的不确定性,部分区域经销商前期透支损失严重,销售积极性受挫;部分区域2015年四季度提前购机,透支了部分春季市场需求。区域中低端产品接近饱和,作业收益降低,用户的购机成本回收成本延长1~2年,购机积极性下降。部分粮食作物价格调整、农产品滞销、区域粮食受灾减产等,造成用户购买力下降。加上国三主机产品的涨价因素,新增用户购机积极性不足,延缓了购机需求。

  产品推广效应的影响。从补贴因素看,区域之间产品归档存在“时间不统一、标准不统一、既集中又分散”的特点,区域补贴进度快慢不一。从终端表现看,2016年由于国三发动机限时切换,部分主机厂担心货款安全,普遍要求经销商先付款后提货,改变了以往先铺货后要款的销售模式。经销商担心贷款利息增加、销售不出去的风险等,进货量同比大幅下滑。国三机大幅提价,性能和服务保障等有待市场验证,经销商不愿多进货,用户徘徊观望。从用户购买过程看,用户购买前期普遍对产品质量很担心。主要是担心不会操作,质量保证能力,发动机的品质、产品的可靠性等没有眼见为实,总希望其他客户经过验证后才放心购买。刚性需求购买后中国一拖等龙头企业产品质量很可靠、服务有保证、效益能增加,每亩地节约油耗10%左右。市场反映和效果得到用户认可。

  重新规划发展路径

  不打无准备之仗。面对国三切换、产品升级的发展重任,农机企业要不断提高创新驱动能力,优化制造、服务和竞争资源,重塑企业新的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

  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保障能力。国三升级是整个农机制造价值链、产业链的系统集成和升级,需要集中企业、经销商优势资源,提高协同能力,实现新的转型突破。实施设计、采购、制造、质量、销售等要素环节协同,推进柴油机和主机的一体化设计和匹配,畅通产品发展通道。减少产品痛点,提升产品卖点,全面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切实提升产品功能、性能和作业效果。加强终端服务队伍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实现维修技能的提升。建立区域配件库储备,做好服务配件储备。加强服务信息建设,实施产品强保和作业用户培训,提升服务响应市场能力,及时满足用户维修需求。农忙季节,开展巡回服务、专家坐席制度,实现地毯式、保姆式、地头式服务,动态为用户提供全套服务方案。

  加大产品推广和终端竞争水平。目前,用户对国三产品性能、功能及使用效果缺乏实践应用,对产品观望色彩浓厚,延缓了购机需求。一是加强产品宣传。让用户尽快了解国三产品功能、性能和作业优势,通过市场洞察,实施工厂体验、用户座谈、产品展示、产品作业演示、服务保证等多项举措,开展系列产品宣传、推广和促销活动,扩大产品影响力和品牌认知度。二是实施终端拦截。确保营销触角影响到田间地头,深入到用户之中,加大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等销售目标的终端拦截和推介,提高销售的针对性。三是加大作业验证。积极开展专项性推广验证,让用户亲自体验产品的功能、性能,实践企业的服务保障能力,通过与传统产品的对比,形成国三的全面优势,消除购机疑虑,提高国三产品的销量。

  重构竞争生态和营销战略模式。以国三农机推广为契机,推动农机产业向着大型、高端、智能化方向迈进。一是加快实施传统制造能力升级、推进企业优势资源驱动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统筹制造体系等方面发展,重塑企业发展先发优势和创新根基。二是推进体系制胜。推进产业研究、研发制造、人才保证、市场销售、服务保证、产品持续升级等刚性建设,畅通相互连接和有序推进,避免节点脱节,形成体系支撑下的整体发展。三是创新营销模式。实施电子商务,开展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形成新的营销业态。构筑动态营销模式,加大企业、经销商、用户互动力度,形成端到端的跟进。在企业营销模式上,立足农业发展全程化和农机作业全过程,由传统的产品竞争向以体系为支撑的全套解决方案的价值模式转变,为用户提供价值主导下的增值服务活动。在渠道建设上,提升经销商自我发展能力,通过价值杠杆,鼓励专营的同时向专营店、品牌店方向发展,提高经销商的积极性和向心力,与企业、用户共同实现发展目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9月1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部署工业母机领域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母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6月6日,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智航创”)宣布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由善达投资管理的盐城建湖政府引导基金、哇牛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德邦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担任独家融资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中大型无人机技术研发、产能升级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高端无人机市场的领军地位。

2025年06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