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装备工业:创新锻造“国之重器”

  11月23日,“第四届装备中国创新企业年会暨装备中国创新先锋榜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山东科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等53家企业上榜。

  “我相信,在我国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机械工业由大变强的进程中,全行业一定会切实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在会上表示。据了解,这次活动报名参与的企业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踊跃。

  将创新融进企业灵魂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扩大海外市场营收一直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然而,作为中国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最大的装备研发制造商、技术服务提供商和油气生产处理工程承包商,山东科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用“创新”交上了一份不一样的答卷。80余项核心技术,40余项世界领先技术,1000余件国家专利成果……科瑞集团总工程师刘化国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为了保证公司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科瑞成立创新委员会。在传统的生产制造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前提下,科瑞成立了油服、工程集团,搭建了电商、融资平台,促使科瑞向多样化商业模式转型。

  一项项尖端技术的突破不仅令同行刮目相看,也赢得了海外市场的青睐。目前,科瑞注氮服务的总业务量占据全国的70%以上,在哥伦比亚、秘鲁、哈萨克斯坦、科威特等国家和地区也有很大的业务量。相较以往使用的柴油机制氮设备,科瑞制氮设备代表了行业的最高水平。

  现在,科瑞集团已在5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还建立了16个技术中心和16个实验室。同时,科瑞与加拿大、美国及国内多家知名的石油院校、培训机构等建立了长期坚实的合作伙伴关系,聚集了几百名资深企业管理和工程技术专家,每年可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1000余名,形成了全球石油能源行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国际资源优势。

  打造高端装备自主品牌

  11月22日拉开帷幕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上,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以36款高端地下装备盛装亮相。铁建重工展台,以全球领先的隧道施工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引领者的形象,吸引了大批参观者,特别是受到隧道施工人士的青睐,前来参观、洽谈的客户络绎不绝。

  这次参展的明星产品有被誉为“国之重器”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和岩石隧道掘进机TBM、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混凝土喷射台车、铁路道岔等。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地下装备是铁路公路、城市地铁、综合管廊等项目施工的利器,已经在国内外多个重大项目中大显身手。

  铁建重工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科研管理院院长罗建利告诉记者,盾构机是集团的拳头产品之一。2008年8月,中国铁建总投资7亿元的隧道施工重型设备项目正式落户长沙经开区,开启了国家大型地下施工装备的自主研发之路,铁建重工应运而生。短短8年时间内,铁建重工从零起步,迅速成为中国高速道岔、盾构机两大领域的“双料霸主”。

  据介绍,铁建重工打造了五位一体的创新平台,即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工程实验室以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发展智能产品和关键基础部件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铁建重工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原则,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和持续创新’的自主创新模式,成为国内特种工程机械装备行业的领军者,并借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将中国高端装备走向世界各地,努力创造出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罗建利说。

  向智能制造迈进

  在志高空调的智能化工厂里,站在流水线两旁的不再是忙碌的工人,而是机器人、机械臂,它们正为空调机外壳喷漆。这些工业机器人大多来自广州数控。机器人的到来,不仅解决了一些高危、重负岗位“招工难”的难题,更大大提高了车间生产效率,使得空调机身搬运的损耗率基本为零。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广州数控似乎并不像许多大型企业一样声名远播。但就其所在的行业内部而言,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与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和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一同被称为国产机器人的“四小家族”,与国际知名机器人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公司、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机器人等“四大家族”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研发室主任江文明说,国产机器人练就内功,要抓好本体技术、共性技术、接口技术、软性技术和集成技术。

  广州数控对工业机器人系统研发花了长达7年的时间。期间,广州数控将每年营销收入的10%投入到技术研发,2014年的研发投入达到了1.4亿元。也正是在2014年,广州数控攻克了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的最后一个难关——减速器,掌握了被国外垄断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的全套核心技术。

  江文明说,在研发机制上,广州数控采取“并行研发”的模式。即每种产品研发的项目,公司都会同时安排2至3个研发室交叉进行研究。目前广州数控有4个研发室、近千名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工业机器人研发。目前,广州数控的工业机器人95%以上的部件为自主研发,具备100%的知识产权。

  据介绍,目前在整个国际工业机器人市场上,广州数控的市场保有量已超过80万台,而世界领先的日本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则为42万台左右,广州数控在市场占有量上的优势已经凸显出来。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3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长沙举行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上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突破万亿美元,2024年末达1.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5%,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2025年04月01日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近期,丝杠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多领域需求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25年03月11日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近日,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又传来新消息,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BeamDojo”,应用于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上,可使其轻松完成走平衡木、梅花桩等复杂的任务,无论是在背负重物还是受外力击打等情况下,都能实现准确而轻松的行走。

2025年03月08日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在2025年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的16个H1人形机器人闪亮登场,灵活的机械臂挥舞手帕,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精彩表演点燃了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同时,也带火了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当前,商家纷纷提供机器人租赁服务,日租金高达万元,且需要提前至少10天预订。部分商家靠一台机器人租赁今年已收入超20万元。这股热潮也推动了人形机

2025年03月08日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5年1月9日下午,中国首型1吨级别混动倾转翼eVTOL(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搭载液态氢能燃料电池的飞行验证顺利完成,而这是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试飞,也是大型风冷燃料电池系统在大型飞机上的第一次实证案例,同时还是中国第一架以液态氢气作为能源的大型eVTOL应用,一举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未来中国低空

2025年01月15日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报告称中国机器人应用速度持续加快,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每一万名员工配有470台机器人,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27.6万个,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

2024年12月05日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正在重庆举行。据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产品产销总体稳定,对外贸易加速发展,总体运行态势稳中向好。

2024年12月04日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10月31日,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召开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以场景化、图谱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工作考虑,详细汇报了“一图四清单”推进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情况。

2024年11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