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无人机 如何任性地飞?

      都说,当某个领域近乎疯狂的时候,最好谨慎为之。比如,“十一黄金周”猛然蹦出12城限购政策前的楼市疯长,又比如,去年6月12日上证指数狂飙到5178.19点的中国股市,那些在节骨眼上冲进去的狂热分子,都光荣地扮演了接盘侠的角色。

  还有一个狂热的市场,出现在双创周的主会场——深圳,无人机制造的热潮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小硅谷”的“双创江湖”诨号。有相关数据显示,扎根于深圳的无人机企业占据了全球约70%的市场份额,给一句“深圳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无人机集散地”的评价,听起来并不为过。

  无人机刚问世时,的确火爆了一阵,越来越多真人秀采用无人机航拍、亚马逊公司首推无人机投递包裹、新华社宣布组建无人机新闻采编队伍……不仅如此,在无人机这个垂直领域,除了消费级无人机之外,还有工业级无人机,即针对B端群体的划分,比如交通、安防、监测、救援;还有最近急剧升温并且硬性刚需的农业生产——植保无人机,竞争激烈程度不在消费级无人机之下。

  似乎在各行各业都能看到无人机的身影,因此无论是跟风还是作为科技储备,世界科技巨头几乎都有了自己的无人机项目,而支撑这些科技巨头涉足无人机产业的动力,是预计2023年市场价值将达115亿美元的庞大市场。

  近年来,科技圈最火的项目逃不出三个主题:人工智能、AR/VR及无人机。其中,无人机已然成为当前科技消费领域的热点。成为热点,自然就会吸引资本的到来,这些年能够掰着手指头数出来的,不外乎红杉投资了大疆、GGV投资了亿航、深圳雷柏科技投了零度、乐视体育投资了Lily无人机、人人战略投资了星图、顺丰和北极光投资了智航。从大洋彼岸的亚马逊,到国内的顺丰、圆通,现在又到达达,达达联姻大疆,试水无人机。或许今后,当你使用达达,不再是快递员开着电瓶车来送货,而是用无人机送货到你家。

  无人机不像其它的一些高科技产品,可远观不可亵玩,打开淘宝首页输入“无人机”,相关搜索达3.89万个,价格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其中“无人机航拍器”按销量排名,单店最多一个月能卖出3000多件。

  但在无人机市场坐拥广阔前景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各种隐患也逐渐显现。2016年6月11日,波兰华沙国际机场发生无人机干扰民航客机降落事件;2016年5月28日,我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发生无人机阻碍航班正常起降事件,导致55个航班延误……

  事实上,现阶段,我国无人机应用基本面临着“适航认证没有统一标准”“作业运营缺少合法实体”“操控培训亟待完善”“空域管理难以实施”等诸多限制,这些限制因素的根源在于安全监管的困难。对于无人机市场来说,安全是第一要义,虽然娱乐级的无人机操控员不一定需要拥有驾驶资质,但是无人机操作的相关知识急需普及。无人机的技术原理不一定很难,但这毕竟是在天上飞的产品,出现炸机等问题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试想,当无人机送货成为流行趋势,但经常爆出撞机、炸机等消息,让我们情何以堪?由于无人机的研制门槛很低,却没有相关资格审查,其可靠性难以保证。或许,只有为无人机制定飞行的适航标准,才能让无人机任性地飞起来。

  无论哪个领域,一旦接近消费市场,与场景的结合是绕不开的话题。无人机亦是如此,有业内人士说,现在无人机企业已经有好几百家,市场没办法支撑这么多企业活下来。因此,如果还有创业者新进入无人机消费级市场,基本没有机会了。唯一的希望是无人机企业开发出新的应用场景,让消费者得到意外的使用体验。无人机快递、无人机送礼、无人机航拍……这应该是目前无人机普遍使用的场景,其实,即使是一样的应用场景,只要能为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也是成功的关键。比如,无人机通常都是采用GPS定位技术,而GPS定位在室内场景下存在较大的难题,如果无法定位,无人机存在较大的隐患。因此,室内定位是厂商角逐的重要方面。大疆推出的Phantom 3便加入了室内飞行功能,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外媒体的赞誉,也算是在室内应用上的创新。

  无人机发展到最后,比拼的是技术积累,谁掌握的技术更多,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在关键场景上,谁能解决痛点,谁就能够取得突破。

  脑洞再开大一点,无人机也可以算是智能机器人的一种,所实现的方向就是更智能、更自主地飞行,是工业生产的辅助性设备,操作者可以不用考虑太多,即可以完成事先设定的任务或者程序。或许未来,无人机有可能变得“比汽车更加普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3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长沙举行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上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突破万亿美元,2024年末达1.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5%,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2025年04月01日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近期,丝杠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多领域需求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25年03月11日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近日,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又传来新消息,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BeamDojo”,应用于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上,可使其轻松完成走平衡木、梅花桩等复杂的任务,无论是在背负重物还是受外力击打等情况下,都能实现准确而轻松的行走。

2025年03月08日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在2025年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的16个H1人形机器人闪亮登场,灵活的机械臂挥舞手帕,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精彩表演点燃了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同时,也带火了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当前,商家纷纷提供机器人租赁服务,日租金高达万元,且需要提前至少10天预订。部分商家靠一台机器人租赁今年已收入超20万元。这股热潮也推动了人形机

2025年03月08日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5年1月9日下午,中国首型1吨级别混动倾转翼eVTOL(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搭载液态氢能燃料电池的飞行验证顺利完成,而这是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试飞,也是大型风冷燃料电池系统在大型飞机上的第一次实证案例,同时还是中国第一架以液态氢气作为能源的大型eVTOL应用,一举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未来中国低空

2025年01月15日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报告称中国机器人应用速度持续加快,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每一万名员工配有470台机器人,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27.6万个,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

2024年12月05日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正在重庆举行。据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产品产销总体稳定,对外贸易加速发展,总体运行态势稳中向好。

2024年12月04日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10月31日,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召开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以场景化、图谱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工作考虑,详细汇报了“一图四清单”推进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情况。

2024年11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