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未来新一代机器人市场应用将扩展到重工业领域

       导读:飞利浦公司在中国沿海有许多工厂,数以百计的工人使用特制的工具手工装配电动剃须刀,这是老式的办法了,在荷兰郊外同样的一所工厂中,128台机器臂以瑜伽般的灵活度做着相同的工作,这些带摄像头的机器臂的技艺比最有经验的工匠还灵巧。


       当我们大部分的自动化工厂里,机器人还在执行者单一的程序,在弗里蒙特,那里的机器人已经能一条龙完成焊接、铆接、粘结和安装的动作了。飞利浦公司在中国沿海有许多工厂,数以百计的工人使用特制的工具手工装配电动剃须刀,这是老式的办法了,在荷兰郊外同样的一所工厂中,128台机器臂以瑜伽般的灵活度做着相同的工作,这些带摄像头的机器臂的技艺比最有经验的工匠还灵巧。

       一些机器人在做着极其高难度的动作,不停的把线条折出完美的弧线,穿过几乎看不见的洞,接连封装。而且动作还很快,一年365天全年无休。

       这大概就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新一代的机器人将会比现在更加广泛的应用到重工业生产上,其工作的精确性已经大大提高,正迅速的在全球的生产与物流领域代替人类,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其实飞利浦和苹果这种消费电子巨头的外包工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仅仅使用成百上千的初级技术工人。

       拥有数以百计的工人的工厂

       近两年来国内不少工厂的技术官也开始逐渐采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方式。即使是外界传言的“血汗工厂”代工富士康在继续扩张厂房和招聘新工人的同时,也在计划接下来几年里安装超过一百万台机器人以补充劳动力。Foxconn没有透露具体替代人工的数目,也没有公布方案实施的时间,但其董事长郭台铭已经公开提倡使用机器人,根据媒体的报道今年一月份他的全球工厂已经超过一百万的员工,他宣称:“就算是宠物,一百万头也很让人头疼的事情。”

       不少工厂的技术官也开始逐渐采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生产方式

       机器人的普及使得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与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引发了技术专家与经济学者关于造成失业的问题,今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ErikBrynjolfsson和AndrewMcAfee正研究这一快速的转变,他们在其著作《与机器人赛跑》写道:“最近的技术对人类技能的替代速度和替代范围有深远的经济影响。”在他们看来,低成本自动化技术的出现预示着变革的规模足以与上世纪农业技术革命相媲美,农业技术革命导致美国的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比例从当初的40%降到了如今的2%。

       现在正快速发展的各种视觉触觉和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使机器人一步步的胜任广泛的手工工作。比如波音公司的宽体商用喷气式飞机就是利用精确快速移动的大型技术实现机体的焊接,但波音公司依然宣称需相关的工人协助制作它的最新787机型,这些机器让加工精度大大的提高,工人的安全也得到进一步保障。

       在中国的东北一些大型农场使用了一些AGV物流机器人,它们可以迅速地将一箱箱作物从大棚送到冷冻仓库。这些自动化生产的效率是以前人工生产所不能比拟的,此套解决方案的技术官说,每台I-SO农用AGV机器人可以顶替两个半个工人的工作量。

       在许多领域,机器人已经比人手的性价比更高

       在去年举办的工业自动化展销会上,深圳的一家AGV自动化物流制造商,李先生向大家展示了这套I-SOAGVS自动化操作系统,展示了AGV机器人是如何带来更高的效益。比如,一套6万左右的AGV机器人代替两个工人半年即可收回投资,如果以十五年的报废年限算,一台AGV机器人大概可以节省120万的生产成本。

       更快的组装生产线

       飞利浦电子在1939年制造了第一步电动剃须刀,1950年在Drachten设立了工厂。但让组装线的经理Visser最为自豪的却是飞利浦最新的剃须刀生产技术,此款剃须刀卖到350美元,其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高于智能手机。这条组装线由许多套在玻璃罩封闭的机器人组成。这些由AdeptTechnology制造的机器人载超过100码的工厂场地里蜿蜒游动。罩顶的摄像头引导机械臂以几乎万无一失的准头挑出各自组装所需要的零件。这些机械臂可在毫米级别的精度绕线,将和牙签一般薄的转轴配入细孔中,吸附起并装配细微的塑料齿轮,卡入塑料零件,滴水不漏。

       更灵活更容易编程

       汽车制造商的奔驰厂房里,自动化工的这些机械臂通常只有一种特定功能,每个机器人可以独立完成焊接,铆接,粘合,安装部件的工序。每五分钟会有一辆车停留在加工点上,接下来有八台机器人像跳芭蕾似的工作,工厂每天的生产量达到83量,当需要生产另一款车型时,届时只需要对这些机器人重新编程即可。韩国现代和北京控股最近在京郊建成了一座年产量达百万的大型工厂也会更多的引进了机器人生产技术。

       新库房管理解决方案

       米克力美科技总经理带我们参观了位于广州的德国著名内衣工厂库房是怎样的,在他们的配送中心同时使用传统的和新型的物流系统,这可以很好的做一个对比:老的方案库房占地近十万平方,数百名工人开着搬运车不停地装卸货物,到了半夜都还能听到喇叭和马达的声音,而新型立体库房则有几十台AGV机器人井然有序的完成。

       制造业为什么一定要引入机器人?

       富士康是中国OEM巨头,意味着也是世界OEM巨头。如果它引进机器人代替部分工人的工作,影响的可不仅只是富士康自己。虽然争议颇多,富士康也早就在进行机器人的生产和小规模的应用。

       “如果不能自己设计出一套设备,去实现苹果的要求,苹果就会指定它认可匹配的品牌机器人,甚至整个生产系统进入富士康的车间。”iPhone的设计足以消灭一些工人的岗位。譬如:iPhone5手机后盖的制造,要通过精细到头发丝那样的激光工艺,把微小的零件焊接到后盖上——这可以让技术工人操纵激光焊接机来完成,或者干脆让机器人操作激光焊接机。看起来,我已经找到了一个富士康必须自行研发机器人的理由:为了满足苹果等代工客户的需要,富士康需要引入工业机器人,投资成本每年将以千万元起计。

       富士康需要引入工业机器人

       条件成熟

       新一代工人自我意识的提升,已经不愿意从事机械的一个动作重复一千遍的工作;招工普遍困难——据小编在富士康工作的朋友透露:富士康有个规定,哪位员工引荐了一个工人并且该工人做满了3个月以上,该员工就可以获得数百元的奖励。普工的短缺也迫使富士康把目光投向那些更“听话”、“无怨无悔”的机器人。还有一个直接的因素:iPhone5和iPadmini出来之后需要新建一条生产线,这些能给机器人带来更多参与生产的机会。iPhone的设计,使那些拥有精度、柔顺性乃至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找到了电子制造自动化发展的空间。譬如,iPhone5里面已出现了只有1.5毫米大小的螺母,肉眼和人手无法处理向其打进螺丝的工作。这些因素,是富士康推进机器人研发、应用进程的催化剂。

       机器人替代人工,意味着被替代的那些工人会因此失业

       对就业情况的影响?

       很自然能想到,机器人替代人工,意味着被替代的那些工人会因此失业,但这种转变是逐点、逐段发生的。大部分正在工厂工作的工人对机器人的态度并不那么消极,在深圳、昆山,工人们说“目前工作还很好找”;而在太原、郑州和成都等富士康的新工业区,工人们还在接受严苛的生产训练——就像各种调查曾描述的那样,没有迹象表明他们将被取代。所以暂时来看,机器人的应用不会对就业形势造成大的影响。

       虽然制造业对机器人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但机器人大范围普及的时代来临可能还需要一些时日。从整体来看部分人工操作无法替代,“机器人在一些基本任务上表现得十分出色,但是在更加精细的配装工作方面,我们人类则更具优势。”abb的高级首席科学家GeorgeZhang认为,富士康将会逐步使用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人完成配装工作——“但是至少也要等到iPhone6之后才会出现。”

       “工人们依靠的不单单是手和眼,还有手指的触觉。触觉能准确地判断胶纸是否贴牢,或者帮助工人们做出轻捏USB胶塞,然后按到机壳上的动作。这一类工作,如果用机械手那种固定强硬的力度来做,会造成大量工件的损伤。”昆山富士康生产车间某科长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9月1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部署工业母机领域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母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6月6日,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智航创”)宣布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由善达投资管理的盐城建湖政府引导基金、哇牛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德邦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担任独家融资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中大型无人机技术研发、产能升级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高端无人机市场的领军地位。

2025年06月07日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6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风电产业标准制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年05月19日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月7日,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6部分:触点电路电阻(或电压降)》(IEC 63522-6)、《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5部分:耐清洗剂》(IEC 63522-35)、《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6部分:着火危险》(IEC 63522-36)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