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如何让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更大价值

     导读: 在16日开幕的第十七届高交会上,一些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如会唱歌的机器礼仪小姐、会说话的机器销售员、会端盘子的机器服务生等,在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运用多年之后,民用、商用的机器人悄然进入公众的视线,不仅塑造了商家新颖的形象,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用工成本。然而,据记者观察,尽管未来的设想非常美好,但目前的实际操作仍存在不少缺陷,如何让机器人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缝衔接?如何让“人+机器”的人工智能模式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更大价值?这都值得行业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在16日开幕的第十七届高交会上,一些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如会唱歌的机器礼仪小姐、会说话的机器销售员、会端盘子的机器服务生等,在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运用多年之后,民用、商用的机器人悄然进入公众的视线,不仅塑造了商家新颖的形象,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用工成本。然而,据记者观察,尽管未来的设想非常美好,但目前的实际操作仍存在不少缺陷,如何让机器人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缝衔接?如何让“人+机器”的人工智能模式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更大价值?这都值得行业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国内外机器人差距很大

     “顾客只需要对着它说‘想买手机’,它就会自动呈现出最新的手机款式供顾客选择。”深圳市智慧浩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近期研发了一款机器销售员,该公司产品经理周雨浩介绍,这款机器销售员能完成销售服务过程中的一些基础的、标准的动作,如听取顾客需求、给顾客介绍产品、下单购买,并且可以远程操控,实现智能化商业销售。

     继无人运输车、工业机械臂、机器送餐员、清洁机器人之后,机器人开始进入商业销售领域,开辟了一片新的“处女地”。

     然而,据记者观察,尽管机器人已经进入了生活的多个场景,但从外观设计到动作灵活性再到生产的精细化处理,国产的机器人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记者曾在国际性展会上看到发达国家生产的机器人,相比于国内机器人动作的缓慢且卡顿感而言,“洋机器人”的动作流畅自如、干脆利落让观众惊叹不已。

     据了解,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中,“洋机器人”依旧占据了绝对地位,目前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库卡、安川电视、发那科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约80%的市场份额,无一例外都是外资企业。也有专家指出,尽管我国在一些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尤其是核心算法方面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但在高精尖零部件、技术工业、工业设计、大型智能系统、大规模应用系统以及基础平台等方面跟国外依然有较大差距。

     机器人需要完整配套体系

     “用了这款机器人后,一家10名销售员的店面可以减少2—3人。”减少的人干什么去了?周雨浩坦言,机器人只能完成一些基础的、标准化的动作,但是精细化的动作和智慧的决策依然需要人工来实现,如“销售精英+机器人”的组合模式,因此,所谓的“人工智能”即“人+机器”的深度融合,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有专业人士指出,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各有所长应取长补短,融合多种智能模式的智能技术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在餐厅里运输食品的机器人服务生尽管已投入市场一年多,但目前仍无法真正做到把餐食送到客人桌上。“缺少灵活的关节,这是我们未来研究的方向。”深圳市欧铠机器人有限公司区域经理魏海岗告诉记者,在机器人技术发达的日本,机器人服务生已经可以做到帮客人拧水杯盖子,但我国的机器人还未达到这种程度。“机器人不光是一个单独的硬件,还需要软件和一些衔接环节的配套,这样才能真正像个人,真正为企业节省成本。”周雨浩说,中国机器人在配套技术的研发上仍需探索。

     “如果机器人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创造价值,那么很快就会出现泡沫。”周雨浩说。事实上,无论是工业4.0,还是智能制造,机器人都只是这些庞大体系里的其中一部分,如果没有与之配套的外围设备及一系列的智能工具,这些价格不菲、体型庞大的新员工就可能会沦为废物。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大多数企业对机器人的应用不只是为自动化而自动化,更多的是关注如何让机器人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如何让融入机器人的生产线变得更柔性,针对企业实际所形成的个性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已经成为机器人用户主要的“痛点”所在。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机器人市场竞争分析及未来五年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9月1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部署工业母机领域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母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6月6日,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智航创”)宣布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由善达投资管理的盐城建湖政府引导基金、哇牛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德邦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担任独家融资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中大型无人机技术研发、产能升级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高端无人机市场的领军地位。

2025年06月07日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6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风电产业标准制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年05月19日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月7日,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6部分:触点电路电阻(或电压降)》(IEC 63522-6)、《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5部分:耐清洗剂》(IEC 63522-35)、《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6部分:着火危险》(IEC 63522-36)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