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处于结构性产能过剩。如果企业打价格战,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比如,反应堆压力容器在2000年左右时能卖到2亿多人民币,目前只能卖到1.1亿元左右。主管道从之前的每套件1.4亿元,下降到1.1亿元左右。“主管道技术没有本质区别,从产能上足够的,但是在工艺上有些还需要稳步提高能力。”隋永滨说。
参考:《中国核电站设备市场现状分析与盈利前景预测报告(2015-2020)》
随着国家调整核电规划,整个行业的装备制造业步入过剩,已出现隐忧。
如果按照2020年实现58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运行容量,即使按最简单的每台机组需要100万千瓦测算,全国需58台套机组。但是实际国内的产能远远超过这些。
如果将第二代、第三代核电技术装备产能释放,每年全国可以产15套。如果生产第三代核电设备,产量会少点,不会这么过剩。
根据了解,核电装备制造业仍处于结构性产能过剩阶段。现阶段,如锻件、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这些核岛主要设备的年产能约为12套左右,特别是反应堆压力容器,目前国内有三家企业在做,其中仅“一重”一年的产能就可达到10台左右,全国年产能约为20台左右。而国内需求仅仅为6台左右。
蒸汽发生器、管道分别有4家企业在做,产能超过10台套,实际需求只有一半。至于阀门、核岛主泵,因为技术含量低下,生产企业太多。截至2011年9月20日,国内持证阀门厂家为17家;到2012年5月18日,国外注册登记单位为35家。
如果企业打价格战,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比如,反应堆压力容器在2000年左右时能卖到2亿多人民币,目前只能卖到1.1亿元左右。主管道从之前的每套件1.4亿元,下降到1.1亿元左右。“主管道技术没有本质区别,从产能上足够的,但是在工艺上有些还需要稳步提高能力。”隋永滨说。
核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处于结构性产能过剩阶段。在相关政策及装机目标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预计核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的机构性过剩在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
目前各地基本都有核电产业园的规划,有的省市就有3个。周小淞认为,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核电装机规划总目标并未有较大增长,大批规划的核电产业园区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行业的产能过剩,同时,地方政府在建设园区时缺少相互间的沟通与配合,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