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探讨我国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存在的问题

       导读:探讨我国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存在的问题。正规的租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在管理成本和维修保养方面高于规模小的租赁企业,而小的租赁企业虽然在服务、维修方面不如正规企业,但他们提供的极具诱惑力的价格相对于短缺资金的施工企业来说,具有超强的吸引力。
参考:《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专项调查及未来五年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租赁业开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工程机械行业也不例外。但是工程机械行业的租赁业务起步较晚,只有二十年左右的历史,但发展速度惊人。
  我国工程机械的租赁业务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现的新生事物。近年来,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和推进,为工程机械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伴随着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机械租赁业获得了发展良机。
  因我国工程机械租赁市场潜力巨大,深深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工程机械生产商和租赁企业的自光,纷纷投入我国工程机械租赁的市场竞争中。但是,国内的工程机械租赁发展时间不长,尚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工程机械租赁市场的繁荣,也逐渐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融资租赁企业不成规模
  当前,我国工程机械租赁企业已经超过11500家。但是资产在5000万元以上从事工程机械租赁的专业租赁公司不足100家,其余均为中小型企业。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具有较大规模的工程机械租赁企业超过千家。
  一直以来,国内对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限制过严,国内取得合法开展融资租赁资质的工程机械租赁企业不多,开展租赁业务还面临租赁费用下降、信用缺失等问题。据了解,我国工程机械租赁行业的租金拖欠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部分施工企业拖欠租赁企业的租赁款现象比较严重,租赁公司中拖欠款额普遍占到总收入的30%~40%,部分租赁机构到期债权被拖欠金额占总数的比例甚至高达60%~70%。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工程机械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
  租赁市场的价格体系比较混乱
  正规的租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在管理成本和维修保养方面高于规模小的租赁企业,而小的租赁企业虽然在服务、维修方面不如正规企业,但他们提供的极具诱惑力的价格相对于短缺资金的施工企业来说,具有超强的吸引力。竞标制使中标企业拿到工程项目的时候,中标价格普遍要比标底价格低,导致资金缺口比较严重,维持工程的正常开支已属不易,而有的工程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所以施工单位在租赁设备时会比较注重价格因素。以国内以前较大的租赁企业“迪尔租赁公司”为例可以说明这一点,迪尔公司作为全球500强企业,其实力及企业生产管理理念应该是比较成熟的,然而其在中国大陆投资设立的“迪尔租赁公司”却只维持了3年多,其失败的原因主要就是国内租赁市场价格体系比较混乱,无序竞争导致其投资回报率太低。
  竞争手段不正当,法制不健全
  正规企业在业务操作上比较规范,而小企业比较灵活,使得正规企业在竞争中往往不敌小企业。而且国内的租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的规模不大,服务方式单一,所能提供的服务对企业而言还都停留在出租设备这种初级层次上,和其他小型的、游击队式的租赁企业相比,在服务上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据不完全估计,仅重庆市场上至少有上百家租赁公司或私人小企业,其租赁价格,竞争手段也是五花八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就是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制不健全,没有对市场的竞争秩序形成有效的约束力。而在发达国家,以日本东京为例,就只有3家工程机械租赁公司,每一家的规模都比较大,仅摊铺设备就有上百台,他们之间的竞争都受到国家法制的约束,竞争的焦点不是价格,而是服务,这样的竞争就容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有关调查显示,国内租赁市场的不规范主要源自国家的法制不健全,如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对租赁合同当事人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等,导致租赁业无法可依。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融资租赁的专门法律,只有一些相关规定散见于其他法律条文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另外融资租赁产品的产权登记部门不够清晰,缺乏信息公开的平台,既难以抵抗善意第三者引起的纠纷,也无法实现出租方和承租方的信息对称,导致风险管控问题的高成本和低效率。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解决租赁危机,还需尽快改善目前的法制环境,使得配套法律能够支持和促进租赁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对出租人作为债权人和所有权人的保护。
  市场规则不明确
  市场的游戏规则本应是大鱼吃小鱼,但租赁市场却出现大鱼生小鱼这种违反市场游戏规则的现象。企业在发展几年有了一定规模之后本应继续做强做大,可在租赁市场上,经常演绎着一个刚发展起来的企业,由于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和产权问题,一分为二地产生更多的小企业。
  租赁市场存在严重的拖欠租金现象。拖欠租赁费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很大一部分属于恶性拖欠,租赁公司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恶性竞争也是原因之一。
  总体来看,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发展还不完善,缺乏行业标准,信用体制不健全、市场竞争无序、未形成领袖企业。企业缺乏市场公信力、发展资金和政策支持,行业市场亟待出台规范政策。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目前还不是很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行业内人士不断摸索,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融合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仍融资租赁业的现状,探索出真正符合中国市场的发展之路。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领跑全球海洋装备产业专利 有效专利量占比超五成

中国领跑全球海洋装备产业专利 有效专利量占比超五成

10月26日,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崖州湾知识产权论坛上发布的《全球海洋装备产业专利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海洋装备产业有效专利总量已达30.64万件。其中,中国以约16.66万件的有效专利量位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总量的54.4%,展现出在该领域的强劲实力。韩国、美国和日本分别位列第二、三、四位。

2025年10月28日
推动电动汽车市场扩容 2027年我国将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推动电动汽车市场扩容 2027年我国将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10月16日,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下,充电设施的规模与质量已成为决定其普及深度的关键因素之一。10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通过健全充电网络、提升充电效能、优化服务品质、创新产业生态,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电动汽车

2025年10月17日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 私人充电设施容量增速显著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 私人充电设施容量增速显著

9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8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充电网络覆盖能力进一步增强。

2025年09月22日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9月1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部署工业母机领域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母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