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制造十年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

       导读:中国制造十年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2014年底,部分网络热帖纷纷推荐产自日本的马桶盖、电饭煲,甚至出现不少中国旅行团成团提着马桶盖回国的景象,也有不少用户亲身体验后说产品确实比国产的要好。
参考:《
中国手工具制造市场专项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4-2019)

       中国制造十年规划即将上报 行业原有模式将被颠覆

  记者从不同渠道了解到,被称为“中国制造2025”的十年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

  规划目标包括大力支持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与船舶、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必争产业优先发展;选择与国际先进水平已较为接近的航天装备、通信网络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进行重点突破。

  咨询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出现,不仅让企业面临着产业升级的机会,很多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将被颠覆。转型升级的不应该仅仅是产业和技术,还包括商业模式。

  尴尬 一个马桶盖带来的困扰

  2014年底,部分网络热帖纷纷推荐产自日本的马桶盖、电饭煲,甚至出现不少中国旅行团成团提着马桶盖回国的景象,也有不少用户亲身体验后说产品确实比国产的要好。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关于马桶盖的话题也在持续发酵。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委员说:“日本的坐便器质量、性能比较好,同时价格比国内的要便宜得多,与国内价差较大,所以,才会受到欢迎。”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委员则坦言,与先进国家相比,中国产品的质量存在差距。

  不光是日用消费品的制造能力被诟病,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对记者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值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但不容否认的是,中国制造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科技竞争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大而不强”的现状更是被业界所诟病。

  而从细节上看,中国高精尖制造能力缺失明显,许多产品体系只是解决了有无生产能力的问题,产品功能、质量、可靠性、工艺水平等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一个事实是,攻克制造业质量难题,日本用了十年时间,韩国用了二十年时间,而中国用了近三十年时间,质量仍是制造业的“痛”。

  中国已经成为12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制造也从当年的打火机变成了高铁、核电等高端产品。然而,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仍然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室主任原磊对记者说,“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在应对西方国家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中国来讲,目前正面临着成本上升、传统竞争优势减弱的严峻压力,而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新振兴本国制造业。全球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和竞争规则将发生重大转变。为应对这种挑战,国家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目的是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重塑制造业新型竞争优势。

  颠覆 转变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制造”的概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坚持有保有压,化解过剩产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2025”的进展也让企业和研究界看到商业模式再次被颠覆的可能。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咨询顾问高波对记者表示,即使在全球,工业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也仅实现了10%。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工业革命的升级,包括“中国制造2025”的出现,都意味着提升效率和效能的巨大潜力。

  但是高波也提醒说,与此同时,竞争环境和商业模式剧烈变革所带来的风险也会加剧,企业组织形式、生产流程和能力要求都将改变,跨界竞争将带来更多更强的竞争者,传统商业模式可能被彻底颠覆,整个商业社会甚至出现彻底转型。如果不能在转型大潮中做好准备,施乐和诺基亚商业王国衰败的故事将再次上演。

  同样的道理,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也对记者说过,中国实体经济要发展,不在于有多少工厂,而是在于创造力有多大。“有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空调的产品?未来的5.0革命是什么,你们敢不敢想,为什么老是跟在别人后面。你敢不敢大胆想?!”

  董明珠认为,“过去大家觉得互联网好像比实体制造业重要,但是我个人认为只有实体制造业才能够真正地让互联网得到科技升级,没有实体经济是不行的。”

  实际上,在一系列的变革中,商业模式的转变已经发生。詹纯新说,“过去我们以工程机械业为主,现在我们相应地转到别的行业,拓展产品,尤其是现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说环境产业,尤其现在讲农业发展、农业机械,所以我们在农业机械和环境产业都做了一个转型”。中联重科过去基本是以工程机械业为主,詹纯新认为,转型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如果做环境产业,市场空间就会很大。

  融合 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据工信部测算,未来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至少可带来约三万亿美元的GDP增量,未来互联、集成、智能生产、数据处理、产品创新都将直接受益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从全球角度分析,据工业互联网领域权威机构GE估计,工业互联网有望影响46%约32.3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

  对于中国制造2025,多数券商认为,这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投资主题,规划纲要涉及的具体行业和领域将蕴含巨大的投资机会。

  国泰君安表示,“中国制造2025”勾勒出制造业未来10年发展蓝图,互联网和传统工业的融合将是中国制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智能制造将是中国制造未来的主攻方向。在此带动下,国内一大批制造业公司将积极探索转型升级,这将逐渐形成新的投资热点。

  光大证券认为,目前制造业仍是中国最具国际化、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关键最直接的动力所在,制造业升级仍是大势所趋。机器人、无人机、大型成套设备制造、基础设施制造等产业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广阔。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将为这些行业注入活力。

  海通证券研报表示,《中国制造2025》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伴随政策的逐渐落地,它所引发的投资机会有望贯穿全年。互联网、集成控制、智能生产、数据处理、产品创新五个核心环节均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射频识别、物联网、传感器、机器视觉、智能机床、云计算、3D打印、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等行业将有望成为投资热点。

  除了投资市场以外,思念集团董事长李伟对记者说,他建议由政府或者相关部门牵头,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的研发、创新进行扶持,具体可以参照目前成熟的政府引导基金操作模式,由政府出资一部分,联合其他商业机构或人士共同出资设立,交由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专门扶持制造业创新、技术升级,可以以股权、债权或者其他金融工具投向企业,成立政府引导基金,政府出资部分投资能力可放大多倍。政府出资百分之三十左右引导社会资金成立引导基金,形成首次两到三倍放大效应,政府引导基金对项目企业的投资会引导其他基金跟随投资,形成第二次放大效应。这样可以有效地发挥市场手段,解决制造业的融资问题,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6月6日,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智航创”)宣布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由善达投资管理的盐城建湖政府引导基金、哇牛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德邦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担任独家融资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中大型无人机技术研发、产能升级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高端无人机市场的领军地位。

2025年06月07日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6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风电产业标准制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年05月19日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月7日,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6部分:触点电路电阻(或电压降)》(IEC 63522-6)、《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5部分:耐清洗剂》(IEC 63522-35)、《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6部分:着火危险》(IEC 63522-36)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

2025年05月09日
中国抢占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半壁江山 2030年具身智能规模或超2300亿

中国抢占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半壁江山 2030年具身智能规模或超2300亿

4月15日,为期2天的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在北京开幕。会上发布的《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

2025年04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