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3上半年山西装备制造发展态势

导读:转型跨越几年间,山西的支柱产业也在悄然间发生巨变。作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点扶持产业,装备制造业成为继煤炭、冶金产业之后拉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三大动力、山西的第三大产业。但今年以来,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增势减缓,不少企业订货不足,效益明显下降。

行业报告:中国岩土钻孔装备市场格局调研及盈利空间研究报告(2014-2018)

        近年来,山西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品,支持培育新兴潜力产品,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明显提高。转型跨越几年间,作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点扶持产业,装备制造业一举闯入前三甲,成为山西的第三大产业。

        但今年以来,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增势减缓,不少企业订货明显不足,效益明显下降,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总体而言,装备制造业呈现回落走势。

        挑战总是伴随着机遇。记者就装备制造业目前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走访了相关部门,探求装备制造业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转型跨越几年间,山西的支柱产业也在悄然间发生巨变。作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点扶持产业,装备制造业成为继煤炭、冶金产业之后拉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第三大动力、山西的第三大产业。但今年以来,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增势减缓,不少企业订货不足,效益明显下降。

        重点培育装备制造业快速崛起

        装备制造业,是山西省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也是山西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

        装备制造业下分9个子行业,分别是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就山西省而言,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四个行业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80%以上,对装备制造业平稳较快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呈现多元发展态势,传统装备产业稳定发展,新兴装备产业迅速崛起,并形成了太重集团、汾西重工等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2012年,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589.8亿元,增长21.2%;实现利润53.2亿元,增长24.9%;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达到7%,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成为继煤炭、冶金之后全省第三大产业。

        效益下滑发展增速逐步回落

        省经信委和省统计局的相关数字显示,今年以来,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但呈现回落趋势。7月份,电子设备制造业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态势,拉动全省装备制造业平稳增长,但以太重集团为龙头的传统装备制造企业订货不足,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多困难和问题。初步预计,1月-7月,全省装备制造业增长30%左右,快于全省工业增速19.4个百分点,与煤炭、冶金、焦炭和电力等其他行业相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长动力不足,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落15和10个百分点左右。

        省经信委专家称,在装备制造业的几个子行业中,电子及专用设备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铁路、矿山等设备产量大幅下降。1月-7月,全省手机、光电子器件等产量增长迅速。而车轮、车轴、矿山专用设备及机床分别下降25%、10%、7%和60%。

        此外,装备制造业效益大幅下滑,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0.4亿元,下降32.2%。全省590户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249户亏损,亏损额11.4亿元,亏损面达42.2%。前7个月,山西省19户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9.9亿元,增长37.6%;实现利润1.34亿元,下降75.2%;其中7户企业亏损,北车集团、轨道交通和富士康3户企业同比由赢转亏。

        需求不足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今年以来,在全国经济低速增长的形势下,装备制造业稳定快速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首先,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出现市场需求不足,产品订货减少的现象。今年以来,由于煤炭、焦炭、冶金等行业投资增速减缓,传统装备制造业产品订货普遍减少。除太重集团订货下降外,大同机车、晋机等企业铁路机车、车轴等铁路产品今年以来基本没有新增订货,太原轨道交通已连续两个月没有生产。监测的3个重点装备产业集群中,榆次纺机产业集群前7月产品产量下降0.2%;定襄法兰产业集群开工率仅31.6%;只有侯马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1户企业全部正常生产。

        其次,装备制造业生产成本刚性上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2012年以来,装备制造业百元收入成本逐步增加,特别是今年以来,百元收入成本快速增长。上半年,装备制造业百元收入成本为89.71元,较年初增加1.3元,同比增加2.96元。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专家给出了五点建议措施:一是加大市场销售力度,扩大市场占有率;二是加强高新技术引进,提高发展质量;三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四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增强供需信息交流;五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升自身竞争力。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减缓效益明显

        通用设备制造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22户,占装备制造业总企业户数的20.7%,增加值占全行业比重11.5%。今年以来,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减缓,但企业效益明显好于其他行业。

        今年1月-7月,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较去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影响全行业增长回落1.5个百分点;上半年,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90.24亿元,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11.9,增长16.4%;实现利润7.09亿元,增长85.6%;销售利润率7.9%,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高于全行业6.5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情况看,山西蓝天环保公司主要生产节能锅炉,该产品低碳、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受到市场一致好评,效益明显好于其他企业。1月-7月,蓝天环保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增长33%;实现销售收入24.8亿元,增长45%;实现利润5.9亿元,占全行业利润比重近1/2,增长1.9倍,是全行业效益最好的企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生产困难效益下滑

        专用设备制造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38户,占装备制造业总企业户数的23.4%,增加值占全行业比重13%。今年以来,专用设备制造企业订货明显不足,企业生产困难,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效益明显下滑。

        1月-7月,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较去年同期回落7个百分点,影响全行业增长回落1个百分点;上半年,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99.9亿元,增长25.4%;实现利润1.75亿元,下降9.3%;亏损企业51户,亏损面36.9%,亏损企业亏损额1.9亿元,同比增亏4.4%。

        重点企业情况看,太重集团订货不均,产品价格下滑,企业继续亏损经营。前7个月,太重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87.8亿元,销售收入106.7亿元,实现利润净亏损5286万元。订货情况看,1月-7月集团新增订货168.8亿元,增长15.9%,但订货分布不均,订货主要集中在风电设备、矿山设备、成套设备(占全部新增订货70%),工程机械今年还未取得订单。

        电子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亏损经营

        山西省现有电子设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30户,增加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47%,在9个子行业中比重最高。今年以来,受富士康集团快速增长拉动,电子设备制造业快速增长,但由于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不断增加,全行业目前亏损经营。

        今年1月-7月,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倍,较去年同期加快60个百分点,拉动装备制造业增长30个百分点,是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上半年,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36.3亿元,占全行业收入比重的31.2%,增长1.5倍。但是,该产业实现利润盈亏相抵,净亏损1.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亏损企业16户,亏损面53.3%,亏损企业亏损额2.9亿元。

        从重点企业情况看,富士康集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值、收入快速增长,但由于原材料、人工等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企业亏损严重。上半年,富士康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92.2亿元,同比增长2.6倍,实现利润净亏损1.2亿元。

        金属制品业:订货不足增速减缓

        山西省金属制品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33户,占装备制造业总企业户数的22.5%,增加值占全行业比重为8.6%。今年以来,企业订货不足,收入、利润增速同比均出现回落态势。

        1月-7月,金属制品业增长25%,较去年同期回落5个百分点,影响全行业增长回落0.4个百分点;上半年,金属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98.04亿元,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12.9%;实现利润0.7亿元,下降27.4%;亏损企业48户,亏损面36.1%,亏损企业亏损额0.67亿元,同比增亏15.5%。

        从重点企业情况看,由于今年铁路部门还未招标,晋机集团车轴、轮对等产品没有新增订货。前7月,晋机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43.9亿元,增长17.1%;实现销售收入47.2亿元,增长10.7%;实现利润2301万元,下降24.7%。此外,淮海集团型材产销快速增长,特车产销大幅下降,企业利润同比减少,今年以来,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增长11.5%;实现利润120万元,同比下降21%。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9月1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部署工业母机领域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母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6月6日,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智航创”)宣布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由善达投资管理的盐城建湖政府引导基金、哇牛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德邦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担任独家融资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中大型无人机技术研发、产能升级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高端无人机市场的领军地位。

2025年06月07日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6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风电产业标准制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年05月19日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月7日,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6部分:触点电路电阻(或电压降)》(IEC 63522-6)、《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5部分:耐清洗剂》(IEC 63522-35)、《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6部分:着火危险》(IEC 63522-36)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