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应加快国外先进标准向我国海工用钢研发标准的转化

      导读:应加快国外先进标准向我国海工用钢研发标准的转化,在日前中国工程院组织的“海洋工程材料研发及应用发展趋势研讨会”上,多位与会专家指出,我国若要彻底摆脱在关键海工用钢领域的“配角”角色,亟待组建海工用钢研发应用协同平台,重点解决海工用高品质特殊钢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应用两大问题。

      我国海工平台用钢的国产化率已达到90%以上,但部分关键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材品种还需进口

      近几年,随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提高本土化配套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作为海工装备重要配套产品之一的海洋工程装备用钢受重视程度越 来越高。当前,我国海工平台用钢的国产化率已达到90%以上,但部分关键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材品种还需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海工装备业的发 展。

      在日前中国工程院组织的“海洋工程材料研发及应用发展趋势研讨会”上,多位与会专家指出,我国若要彻底摆脱在关键海工用钢领域的“配角”角色,亟待组建海工用钢研发应用协同平台,重点解决海工用高品质特殊钢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应用两大问题。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信息部副主任谭乃芬介绍,目前,我国海工总装企业手持各类海工钻井平台不到100座(艘),大约将在3年内交付,每年交付量在 30~40座(艘)之间,年均用钢量仅为60万~80万吨。与船舶建造相比,海工产品的绝对用钢量并不多,但是对钢材的要求非常高,科研生产难度较大。由 于海洋平台工作环境恶劣、疲劳强度要求高等原因,特殊的超高强度钢通常在结构中被采用。

      从目前来看,我国亟须开发的造船和海工用钢品种有耐蚀钢、用于液化天然气(LNG)船的船用殷瓦钢、用于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甚高强度EQ56和EQ70 钢板、47公斤级高强度钢、牌号为ASEM A517 GR Q的高屈服强度合金钢、化学品船双相不锈钢板、钛合金等。

      同时,海工用钢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比如,普通半潜式服务支持平台订货需7200吨钢材,但规格数量达到320种,材质数量有11种;普通自升式钻 井平台订货需5650吨钢材,但规格数量达到128种,材质数量有7种。由于我国海工用钢生产企业众多,产业集中度低,这些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钢材将分 布在多家钢企采购,造成各家钢企的海工用钢生产都形不成规模效益,钢企研发、生产难度较大,积极性不高。

      海工装备产品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船东对海洋平台自重的要求也非常高,为了减少平台的自重,海工用钢一般要求负公差交货。由于目前大多数钢铁企业不能实现负 公差交货,因此我国生产的各类海工平台普遍比国外产品重100~200吨,这不仅使得我国海工企业在竞标时处于劣势,而且在平台交付时还将因为超重而面临 高额罚款。

目前,国内只有宝钢股份一家企业的负公差能做到0~0.01毫米,其他则在0.03~0.05毫米。同时,由于表面质量不够稳定,国产钢板表面出现麻点等 问题时有发生,对海工装备制造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尤其在目前海工市场竞争激烈,船东检验标准非常高的情况下其影响更为突出。

      另据了解,在海工用钢焊接方面,海工产品大量采用420~690兆帕级别的钢板,要求配套相应屈服强度的电焊条、二氧化碳药芯焊丝和埋弧焊焊丝或焊剂。目前,在我国海工装备制造的过程中,大部分品种的焊接材料须从韩国、日本及欧洲进口。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建议,我国亟待组建海工用钢研发应用协同平台,将海工企业等吸纳进来,重点解决海工用国产高品质特殊钢缺少机会试用的问题,推进海工用 高品质特殊钢的国产化应用。同时,开展海工平台示范项目,大量应用国产海工高品质特殊钢材,提高高强度船用钢材使用比例。推进钢材减量化,提升钢材一次利 用率,完善钢材加工配送体系,对海工用钢减量化、高品质特殊钢实际应用、焊接工艺、钢材订货加工配送等问题进行专项研究或全面跟踪研究,逐步解决影响我国 海工用钢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升我国海工用钢的发展水平。

      在完善海工用钢标准规范方面,专家建议,通过构建钢铁企业与海工企业相联合、标准制定优势互补并及时修订与有效实施的机制,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充分发挥标 准对海工用钢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鼓励产学研用联合开发新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快国外先进标准向国内标准的转化。

      专家还认为,根据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我国要提升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未来必将加快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我国海工企业、钢铁企业要积极参与到我国海岛数 据库的建设过程中,尽早掌握我国周边海域尤其是南海海域的基础地理状况,加快开展适应我国海域环境的海工用钢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9月1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部署工业母机领域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母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6月6日,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智航创”)宣布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由善达投资管理的盐城建湖政府引导基金、哇牛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德邦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担任独家融资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中大型无人机技术研发、产能升级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高端无人机市场的领军地位。

2025年06月07日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6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风电产业标准制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年05月19日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月7日,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6部分:触点电路电阻(或电压降)》(IEC 63522-6)、《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5部分:耐清洗剂》(IEC 63522-35)、《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6部分:着火危险》(IEC 63522-36)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