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3年我国电机行业已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报告网(www.chinabaogao.com)讯:

        我国电机行业市场现状,我国电机市场调查分析,电机行业战略咨询报告请参考《2013年中国电机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据观研天下发布的《中国高效节能电机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3-2017)》,报告在研究世界电机产业发展现状、中国电机产业相关政策和市场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对电机产业链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未来几年中国电机产业发展趋势,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布局电机及上下游产业提供决策参考。

电机产品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

        电机产品种类繁多,根据型号、规格、功率、轴伸、绝缘、编码器、转速开关、热敏元件、加热带等参数的不同可划分出各种各样电机。为了简单的划分电机产品,一方面,按照行业惯例,将电机分为大型电机、中小型电机和微型电机;另一方面,按照电机专用性将电机分为普通标准电机和特殊专用电机。

电机主要应用领域

        电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覆盖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的电机应着不同的功能要求而出现。机床、轧钢机、鼓风机、印刷机、水泵、抽油机、起重机、传送带、生产线等设备上大量使用电动机;高层建筑的电梯、滚梯由电动机牵引,宾馆自动门、旋转门也靠电动机驱动;电动汽车由电机驱动;医疗设备中的心电机、X光机、CT、牙科手术工具、渗析机、呼吸机、电动轮椅等等,也都离不开电动机作为动力。

高效节能电机成为全球电机产业发展共识

        在全球降低能耗的背景下,高效节能电机成为全球电机产业发展的共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都相继制定了电动机的能效标准与能效标识制度,明确了电机节能与效率提高的时间表、执行方式与实施范围。比如,美国在EPACT标准之上制定的NEMAPremium超高能效标准、欧盟的EU—CEMEP标准、澳大利亚AS/NS1359.5—2000和中国GB18613—2012标准。

        在电机系统节能方面,中国相继出台了一些指导政策,特别是2008年以后,加快了淘汰低效电机及拖动设备的速度,加强了高效节能电机推广力度;2009年5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将高效、超高效电机应用列入惠民工程;2009年和201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先后发布了两批“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2010年5月,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又将高效电机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将电机系统节能列入重点节能九大工程,提出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电动机用铸铜转子技术等高效节能电机技术和设备。

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驱动电机快速增长

        2011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速为59.58%,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政策刺激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预期良好,带动驱动电机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目前,国内客车驱动电机系统以南车时代、天元电机为代表,大约有十几家。其中,混合动力客车是目前的主要电动客车产品,而纯电动客车上用的驱动电机系统对功率的要求较高,生产企业比较少。

中国电机产业投资机会与发展建议

        (1)高效节能电机是电机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节能减排是中国政府近几年工作的重点内容,其中,工业节能又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电机系统节能又是工业节能最重要的内容,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将电机系统节能列入重点节能九大工程,更明确提出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电动机用铸铜转子技术等高效节能电机技术和设备。2010年发布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实施细则》,提高了节能电机的推广力度,细化了财政补贴范围。2012年9月份发布的《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12)》标准提高了各级电动机的能效指标,取消了电动机在75%额定输出功率下的效率要求。政策层面的大力推动与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给电机节能环保材料、节能电机等带来大量投资机会。

        (2)高效节能电机将带动产业链实现快速发展

        高效节能电机产业链上游是铜、铝、硅钢、永磁材料等原材料供应商,下游是渠道销售商、高效电机应用厂商等。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将使产业链上下游都围绕“电机高效化、节能化”进行一定调整,上游供给结构将发生调整,高效电机专用原材料和零部件生产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将收获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收益率。随着高效电机的规模化量产,其供给量将放大、成本和价格相对降低,下游厂商也将更广泛地采用高效电机对原有产品进行升级。

        (3)地方政府应加紧制定产业规划,加强产业配套建设

        地方政府应该从前瞻性、战略性的高度规划电机产业发展思路,结合当地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产业现状、发展优势、不足条件,认真制定电机产业发展规划,落实产业发展保障措施。产业发展规划从节能降耗、产业链优化的角度出发,促进电机产业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地方政府政府同时也应树立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意识,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为电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优化运营环境提供土地、融资、财税政策支持。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3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长沙举行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上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突破万亿美元,2024年末达1.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5%,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2025年04月01日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近期,丝杠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多领域需求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25年03月11日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近日,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又传来新消息,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BeamDojo”,应用于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上,可使其轻松完成走平衡木、梅花桩等复杂的任务,无论是在背负重物还是受外力击打等情况下,都能实现准确而轻松的行走。

2025年03月08日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在2025年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的16个H1人形机器人闪亮登场,灵活的机械臂挥舞手帕,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精彩表演点燃了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同时,也带火了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当前,商家纷纷提供机器人租赁服务,日租金高达万元,且需要提前至少10天预订。部分商家靠一台机器人租赁今年已收入超20万元。这股热潮也推动了人形机

2025年03月08日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5年1月9日下午,中国首型1吨级别混动倾转翼eVTOL(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搭载液态氢能燃料电池的飞行验证顺利完成,而这是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试飞,也是大型风冷燃料电池系统在大型飞机上的第一次实证案例,同时还是中国第一架以液态氢气作为能源的大型eVTOL应用,一举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未来中国低空

2025年01月15日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报告称中国机器人应用速度持续加快,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每一万名员工配有470台机器人,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27.6万个,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

2024年12月05日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正在重庆举行。据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产品产销总体稳定,对外贸易加速发展,总体运行态势稳中向好。

2024年12月04日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10月31日,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召开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以场景化、图谱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工作考虑,详细汇报了“一图四清单”推进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情况。

2024年11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