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海工装备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内容提示: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16日下发《关于印发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通知》提出,未来十年要重点发展主力海洋工程装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并且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国家发改委等4部委16日下发《关于印发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通知》提出,未来十年要重点发展主力海洋工程装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并且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据记者了解,此次发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细化补充。

  海洋工程装备提升至国家战略

  《通知》明确指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我国当前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特点,是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体,产业辐射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

  此次《通知》明确了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方向,并确定了主力海洋工程装备包括物探船、工程勘察船、自升式钻井平台、自升式修井作业平台等、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前瞻性海洋工程装备、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关键共性技术等5大战略重点。

  根据《通知》,到2015年,基本形成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设计制造体系,初步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的自主设计和总包建造技术、部分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的制造技术、以及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的核心技术,基本满足国家海洋资源开发的战略需要。

  《通知》要求,到2020年,形成完整的科研开发、总装制造、设备供应、技术服务产业体系,打造若干知名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基本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制造技术,具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能力,产业创新体系完备,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对保证目标的实现,《通知》从加大支持力度、鼓励研究开发和创新、改善金融服务方面给出了明确的表述。

  《通知》指出,要加大国家投入力度,推动要素整合和技术集成,努力实现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核心技术重大突破。结合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特点,进一步落实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此外,要鼓励研究开发和创新,《通知》明确,要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对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进行联合攻关;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并落实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鼓励国内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推动国际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转移。

  在金融支持方面,《通知》提出,要有效拓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灵活运用票据贴现、押汇贷款、保函等多种方式,支持信誉良好、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加快发展;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探索改进适合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特点的信贷担保方式,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开展海洋工程装备的融资租赁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从长远来看,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包张静说,从目前来看,政府对海工产业的支持将长期持续下去。

  海工装备市场空间巨大

  中国海洋工程网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全球海工装备保有量却稳步增长。“截至2011年8月12日,世界海洋工程装备保留量为649座艘,比2010年底增长了8.7%。” 中国海洋工程网首席分析师易海文说,2011年以来全球钻井平台数量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易海文告诉记者,随着油价维持高位运行,将激发海洋油气的开发热情。“在海洋油气开发投资中,海工装备占比约为20%-25%,按22.5%计算,预计未来5年,全球海工装备年均市场容量为810亿美元。”

  易海文预测,随着中国对海工产业支持政策的颁布和落实,全球海工装备制造中心将向中国转移,未来几年,中国海工装备全球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预计到2015年有望达到20%。据此测试,未来5年期间,中国海工装备年均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20亿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9月1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部署工业母机领域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母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6月6日,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智航创”)宣布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由善达投资管理的盐城建湖政府引导基金、哇牛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德邦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担任独家融资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中大型无人机技术研发、产能升级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高端无人机市场的领军地位。

2025年06月07日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6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风电产业标准制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年05月19日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月7日,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6部分:触点电路电阻(或电压降)》(IEC 63522-6)、《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5部分:耐清洗剂》(IEC 63522-35)、《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6部分:着火危险》(IEC 63522-36)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