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预计2011年全喂入水稻机市场需求量将同比增长20%,达到35000台以上,半喂入增长25%,接近20000台。
全喂入和半喂入势均力敌
一是半喂入即将进入主导期。目前国内能生产半喂入的收获机企业已经达到20多家,预示着半喂入技术已经扩散,下一步将是如何提高国产化率的问题,日韩企业仍将占领高端市场,但中低端市场将会被本土企业快速蚕食,从2009年起,本土企业已经实现了半喂入水稻收获机的批量生产和销售,正是由于国产化加快,日韩系的产品才被迫降价,当前半喂入收获机价格也已经从高峰下落到了平地,虽然仍与全喂入有一定的差距,但在补贴后,大多数农民已经能够消费得起。在2010年郑州全国农机展会上,南方某企业生产的半喂入水稻收获机补贴后价格甚至已经低于50000元,所以后期半喂入收获机需求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全喂入通过技术改良,如纵轴流技术的应用等将延长产品寿命,但是中长期看,必将被半喂入替代。
2010-2015年中国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二是水稻机需求总量回升。国内水稻收获机行业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水稻收获机和小麦收获机需求趋势保持一致,在增长年份一起增长,在下跌年份一起下滑,很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味道。预计2011年全喂入水稻机市场需求量将同比增长20%,达到35000台以上,半喂入增长25%,接近20000台。主要原因:首先是水稻收获机也进入了大规模更新换代期。其次作为我国产量第一的大宗粮食作物,在国内粮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政府更加重视水稻种植和供给,稻农在收入增加的前提下种粮积极性较高,所以预计种植面积和复种指数也将提高。最后是技术进步的拉动作用,众所周知在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中,水稻种子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亩产量居于世界首位,稻农投入产出比较高,所以有对农业机械的现实需求能力,并且水稻机械化作业的收获仍是薄弱环节,尤其是已经大面积推广的超级稻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收获机械,所以存在着对各类水稻收获机械的刚性的需求。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