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机床企业新品研发渐入佳境

        2010年,有着“工作母机”之称的国际机床行业开始明显复苏。我国推进机床行业设备国产化、扶植装备制造企业出口等国家战略已日趋成型,机床企业新品研发屡创佳绩。

        国内首台数控泵轮强力成形磨在杭州机床诞生

        杭州机床集团开发成功国内首台MKL7132×8/9型数控泵轮强力成形磨。标志着杭机数控强力成形磨床系列产品的服务领域扩展到泵类机械和仪器仪表制造领域。该数控泵轮强力成形磨,成功解决了国内罗茨真空泵(仪表)制造中的难题。

        目前,首台泵轮转子成形磨床已通过用户验收并投入正常的批量生产使用,加工出的产品精度均在0.01mm以内,达到用户的技术要求。单件的加工时间小于6min,效率较高。由于使用情况较好,该用户又追加订购一台规格更大的机床。MKL7132×8/9型数控泵轮强力成形磨床的成功开发,为我国罗茨泵和罗茨仪表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设备保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内首台自动化锻压机床成功研发

        东升镇胜龙冲床公司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4500吨三轴肘节式自动化锻压机床,这是国内外最新的产品,是国内第一套先进全自动化之非标镦压设备。东升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梁流枝表示,此次4500吨锻压机床的成功研发,表明了东升镇企业的制造能力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本套设备是国内第一套全自动化的非标镦压设备,机床本身由3台肘节式机床组合而成,左右镦锻机侧面冲压共享一个机身,上部压料镦锻机为立式冲压。与传统机床最大不同是,该机床采用三机合一设计,传统机床只有一个方向(及向下方向)用力,往往加工一个同类型产品需要十二三道工序。该机床则在左右方向及上方3个方向用力,在同一工序内同时完成3个冲压动作,使工件能达到一次成形的效果,保证工件的准确性。同时,该机床配合机械手操作,只需要一个工人,也有效地节省了人力。

        国内最大桥式双龙门数控镗铣床正式投产

        国内最大的桥式双龙门数控镗铣床在河南洛阳中信重工正式投入使用。这台由北京第一机床厂生产的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数控机床是目前我国该类设备中规格最大、功能最全、加工精度最高的核心装备,它同时创下了中信重工购进单台设备投资最高的记录。
        此台数控桥式双龙门镗铣床加工行程30米,龙门加工宽度9米,加工高度8米,属重型机械加工设备,可进行超大尺寸和超大重量零件的加工,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船用壳体、汽轮机、大型环保设备制造行业的大型复杂零件的粗、精加工。它的此次加盟将使中信重工进一步确立其在高端制造领域地位。

        世界最大数控重型卧车在武重诞生

        世界上最大规格的DL250型5米数控重型卧车,近日在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制造成功,多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DL250型5米数控超重型卧车,其最大回转直径达5米、承重量可达500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格的超重型数控卧式车床。此台机床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国产化装备,总重达1450T,主轴端面跳动和径向跳动均在0.008毫米(为发丝的十分之一)之内,即便是国外知名厂家生产的同等规格的同类产品,达到如此同等精度亦属不易。该装备制造成功,对提升我国能源发电、远洋船舶的制造水平将产生巨大影响。

        世界最大规格全数控螺旋锥齿轮磨齿机成功研制

        湖南中大创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研制的世界最大规格全数控螺旋锥齿轮磨齿机YK20160成功交付客户。据悉,该机床乃中大创远历时两年,凭借自身掌握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多年的齿轮机床研制经验,通过对世界最新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消化吸收,自主研制出来的。

        该台机床在2010年中国数控机床展(南京)获得中国机床工具协会颁发的“春燕奖”,并在展会上被江苏客户订购。YK20160全数控螺旋锥齿轮磨齿机成功研制,解决了困绕我国传动装置关键技术中一直以来存在的复杂、大型、高精度螺旋锥齿轮的批量加工制造瓶颈问题,为传动装置的复杂化、大型化、高精度化、批量化应用提供了保证,标志着中国在大型装备的传动装置制造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高档数控螺旋锥齿轮机床制造国家。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一直习惯以美元计价、签约并结算。从2005年7月起实行新的汇率机制后,为非美元的其他货币计价、签约并结算提供了新的途径。

        今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工作,增加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弹性,人民币升值已迈开步伐,近期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己多次创下了近5年来的新高。

        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地域范围和业务范围。国内试点地区由上海市和广东4个城市扩大到北京、山东、江苏、浙江、辽宁等20个省区市;境外地域则由港澳和东盟扩展至全球;业务范围由货物贸易扩大到服务贸易。

        这项措施是规避汇率风险的重要选择,可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减少因人民币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的损失;同时也是增强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和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权。

        从最近多方信息看,不少企业包括外资企业也愿意选用人民币结算,并已取得实效。东盟、俄罗斯、巴西等众多企业也希望用人民币结算。出口企业要与客户密切合作,选择有实力的银行,积极推进人民币结算。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领跑全球海洋装备产业专利 有效专利量占比超五成

中国领跑全球海洋装备产业专利 有效专利量占比超五成

10月26日,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崖州湾知识产权论坛上发布的《全球海洋装备产业专利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海洋装备产业有效专利总量已达30.64万件。其中,中国以约16.66万件的有效专利量位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总量的54.4%,展现出在该领域的强劲实力。韩国、美国和日本分别位列第二、三、四位。

2025年10月28日
推动电动汽车市场扩容 2027年我国将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推动电动汽车市场扩容 2027年我国将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10月16日,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下,充电设施的规模与质量已成为决定其普及深度的关键因素之一。10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通过健全充电网络、提升充电效能、优化服务品质、创新产业生态,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电动汽车

2025年10月17日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 私人充电设施容量增速显著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 私人充电设施容量增速显著

9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8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充电网络覆盖能力进一步增强。

2025年09月22日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9月1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部署工业母机领域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母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