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农业机械现代化进程情况简析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方式,“人减、机增”的趋势不可逆转,对农机装备的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上已经从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并加速向高级阶段迈进。”10月23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白人朴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我国已经进入了减少农民、增加机具装备、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时代。白人朴建议,农机企业不仅要关注全国农机化发展的大形势,更需关注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市场细分,关注自己在大市场中的商机、主攻方向、应占位置和实际效益。

    产品需求呈现多样性

    目前我国农机化发展态势很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白人朴认为,在大好形势下,企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农机化发展中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国疆域辽阔,有广阔的农机市场,农机化发展容量很大,潜力巨大。但由于各地发展农机化的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性较为突出。

    数据显示,2008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高于40%的省、市、自治区有19个,其中14个已达50%以上,4个已达70%以上,最高的黑龙江省已达80%以上;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于40%的还有12个省,其中最低的云南、贵州分别仅为8%、4%。

    从农业机械购置投入来看,最多的河南、山东、安徽3省分别为38.3亿元、36.7亿元、35.1亿元,最低的青海省不到1.2亿元。农机购置地方财政投入最高的江苏、黑龙江2省分别为2.6亿元、2.28亿元,最低的云南、青海2省还不到600万元。

    白人朴告诉记者,地区不平衡的农机化发展水平,为农机需求的供给提供了多样性商机。平原、山区、丘陵有不同的需求,旱作、水作有不同的需求,技术经济条件不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对大、中、小型,高、中、低档农机产品也都有不同的需求。

    从企业而言,白人朴认为,大型骨干企业可在扩大内需中发挥领头羊作用,中小企业可发挥所长,形成特色,在相应领域形成小气候,在市场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在发挥优势中取得主动权,瞄准客户群,打出优势牌,开拓市场。企业要坚持“两优”

    我国农机化发展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已经拥有庞大的农机化产业大军。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机制造企业有8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有1850多家;农机流通企业有8300多家,县以下农机经销点8万多个;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户3850万个,农机作业服务人员4800多万人。

    “他们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运行,竞争很激烈。”白人朴说,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企业可以选择低成本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企业重组或联合战略,在激烈竞争中,正确选择战略和及时进行战略更新是企业取胜之道。

    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两优:用优质农机产品进入市场,用优质服务温暖用户和农民的心。创造产品和服务的名优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之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这个根本。农民、用户是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最好的检验员、宣传员和助销员,农民最直接、最朴实的反映,使人印象深刻,影响很大。“先进适用,质量可靠,市场认可,服务周到,用户满意,是最基本的取胜之道。”白人朴提醒企业,千万不能因为机遇来了,订单多了,市场火爆了,就晕了头,挑战面前忘了“道”,绝不能见小利忘大义,以次充好,滥竽充数,忽视服务,自己砸自己的牌子,丧失了企业的信誉。补贴引导作用未变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政府职能对资源配置起引导、调节作用,补贴政策是为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资金保障。二者各有其功能定位,优势互补,共促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实际运行中,随着政府补贴力度的加大,市场各方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业内出现了农机市场将变成农机补贴市场的质疑。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元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百亿元的补贴资金规模,已经相当于普惠制了,今年的主要农机市场几乎完全变成农机补贴市场。

    农业部的统计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据统计,截至6月30日,全国共补贴大中型拖拉机19.02万台。而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共生产大中拖约21万台,这与国家补贴机具的数量差距不到2万台。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许国明分析,2万台的差距,主要是黑龙江省40马力以下的中型拖拉机没有补贴,而且6月份的产量主要是用于补充库存量,这足以说明生产数量与补贴的数量非常接近,大中型拖拉机市场已经全面进入补贴营销的阶段。

    白人朴则认为,虽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市场供需双方行为的影响力在增大,但该政策只起引导、调节作用的职能没有变,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没有变,农民是发展农机化的主体地位没有变,农民在农机化生产、经营和购置投入中享有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没有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3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长沙举行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上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突破万亿美元,2024年末达1.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5%,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2025年04月01日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近期,丝杠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多领域需求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25年03月11日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近日,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又传来新消息,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BeamDojo”,应用于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上,可使其轻松完成走平衡木、梅花桩等复杂的任务,无论是在背负重物还是受外力击打等情况下,都能实现准确而轻松的行走。

2025年03月08日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在2025年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的16个H1人形机器人闪亮登场,灵活的机械臂挥舞手帕,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精彩表演点燃了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同时,也带火了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当前,商家纷纷提供机器人租赁服务,日租金高达万元,且需要提前至少10天预订。部分商家靠一台机器人租赁今年已收入超20万元。这股热潮也推动了人形机

2025年03月08日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5年1月9日下午,中国首型1吨级别混动倾转翼eVTOL(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搭载液态氢能燃料电池的飞行验证顺利完成,而这是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试飞,也是大型风冷燃料电池系统在大型飞机上的第一次实证案例,同时还是中国第一架以液态氢气作为能源的大型eVTOL应用,一举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未来中国低空

2025年01月15日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报告称中国机器人应用速度持续加快,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每一万名员工配有470台机器人,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27.6万个,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

2024年12月05日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正在重庆举行。据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产品产销总体稳定,对外贸易加速发展,总体运行态势稳中向好。

2024年12月04日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10月31日,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召开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以场景化、图谱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工作考虑,详细汇报了“一图四清单”推进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情况。

2024年11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