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年最新资讯 工程机械行业突破瓶颈制约方能由大变强

    2008年,挖掘机世界总销量为45万台,我国企业销量为2万余台,仅有5.9%,销售额占比不到4%;装载机总销量为25万台,我国企业销量为16万台,占全球销量的2/3还多,但利润额却少于另外的1/3产品。

    核心配套件受制于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企业曾引进过力士乐的液压件技术,但非常遗憾的是此次技术引进并没有像装载机、推土机的技术引进那样形成产业规模。一位业内人士说,现在主机企业对于国内配套件产品的态度是想用而不敢用。一些企业曾经在一些高端机型上用过国产的发动机,然而其结果是产品故障率明显提高,企业只好被迫将产品批量召回。

    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白飞平说,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单单是探索如何提高配套件水平的问题,而是要探索在多长时间内能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问题。据了解,日本的川崎已经在浙江建厂。中国的核心配套件再不快速崛起的话,受制于人的局面将更难改变。

    上游环境有待改善

    在关注行业制约瓶颈时,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些较为基本的工艺技能的提升问题。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贡英建说,铸件工艺也不应被忽视。企业的配套件多需从外部采购,但结构件多是由主机企业自行生产。铸件工艺和加工工艺水平无疑是主机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之一。

    记者曾采访过一位拥有5台旋挖钻机产品的用户,在购买时,他要求企业用进口钢材制作钻杆。在问及原因时,他很直率地说了一句,国外钢材做的钻杆更结实。在相关主机制造企业方面,大家也坦言,目前中国的旋挖钻机与国外先进产品的差距主要就在动力头和钻杆方面。而这两方面涉及的最重要因素最终落在了材料上。

    并不是旋挖钻机一种产品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起重机行业,产品质量受材料制约也非常明显。特别是大吨位的履带式起重机,其关键部位的钢材往往依赖进口。此外,在别的工程机械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中,也多多少少都必须使用到一些进口钢材。

    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尚龙说,2008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消耗钢材达1700万吨。从这么巨大的消耗量中可以看出,如何解决上游材料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制约,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勇说,目前,中国企业造出的产品总要比国外同类产品重几吨甚至几十吨,材料制约问题所涉及的已经不再是工程机械的一个行业,还包括了我国的钢铁行业和冶金行业。这些基础工业在高端产品上的水平匮乏使得处于其下游的工程机械行业面临严峻挑战。提升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制造水平,需要的不仅仅是行业内部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多个上游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把基础打坚实。

    谁有能力搞投入

    没有钱、没有人才、没有实验设备,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想要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所面临的问题可谓非常严峻。

    研发队伍不稳定,缺乏人才是工程机械企业所面对的又一个棘手问题。山推工程机械研究院副院长张立银说,高新技术企业要求企业30%的人员为大专以上技术人员。但对于目前中国的制造行业来说,一线的生产工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点很难实现。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行业内技术人员之间攀比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能在企业拿到多高的薪水。贡英建说,目前国内的科研人才能够拿出一些在国内还算先进的科研成果,但这些成果一拿到国际上却不具备竞争力,由此可见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仍然偏低。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梅永红说,面对金融危机,有没有引进合适的人才也许将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抓住机遇的重要标准之一。

    制约行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高性能实验台及试验方法缺失。一个好的实验台需要千万级的资金投入。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企业认识到这一点,纷纷建设自己的实验室。白飞平说,国内企业对实验平台和检测平台投入明显不足,各企业的综合性试验台会有一些,但可靠性试验台很少,而且数据积累非常不够,试验装备不过关,这使得产品创新无从谈起。

    控制系统、核心零部件、材料工艺等诸多问题都是企业遇到的普遍问题。各个企业都在上马自己的研发项目。这部分投资对于单个企业来讲,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开支;对于整个行业发展来讲,却是重复建设。如何寻求一种有效的发展方式,解决这些瓶颈问题,本系列报道将继续予以关注。

 

工程机械行业突破瓶颈制约方能由大变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领跑全球海洋装备产业专利 有效专利量占比超五成

中国领跑全球海洋装备产业专利 有效专利量占比超五成

10月26日,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崖州湾知识产权论坛上发布的《全球海洋装备产业专利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海洋装备产业有效专利总量已达30.64万件。其中,中国以约16.66万件的有效专利量位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总量的54.4%,展现出在该领域的强劲实力。韩国、美国和日本分别位列第二、三、四位。

2025年10月28日
推动电动汽车市场扩容 2027年我国将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推动电动汽车市场扩容 2027年我国将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10月16日,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下,充电设施的规模与质量已成为决定其普及深度的关键因素之一。10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通过健全充电网络、提升充电效能、优化服务品质、创新产业生态,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电动汽车

2025年10月17日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 私人充电设施容量增速显著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 私人充电设施容量增速显著

9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8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充电网络覆盖能力进一步增强。

2025年09月22日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9月1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部署工业母机领域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母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