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年最新资讯 轮式起重机产业的发展机遇与市场应对

    与工程机械相关的基建项目主要是道路、铁路、城市公交、水利、电力、航空等6方面的投资。对于起重机械来说,中小吨位的起重机械国内制造企业基本可以满足,但是在作业性能、可靠性、吊装的精准上参差不齐,不能满足现代施工、安装、作业的需求。大型轮式起重机在04年之前主要为进口,国内基本没有制造商,徐重经过近7年的不断探索,已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从130t-150t相对完善的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系列。但是面对国家不同投资项目的需求,通用型的大吨位起重机产品已不能完全满足项目使用需求,要想全面占领国内市场,必须从基建项目特殊工况需求中出发,针对性开发大吨位轮式起重机市场。

    整合技术资源进行产品系列的升级

    徐工重型重点升级了20t--100t等全系列起重机产品,重点从优化产品总体布局和结构设计入手,在产品符合国家的道路法规的前提下,结合铁路、公路桥梁浇注施工、涵洞作业、车站、场馆建设中对中长臂、大幅度起重作业性能的需求,针对性开发出国内轮式起重机作业性能最优的升级产品。在30t的产品上,通过总体布局、吊臂、转台、车架、配套件的优化设计,使主臂臂长由10.1-38.5m提升为10.6-40.4m;中长臂的起重作业性能提升了10%,整机长度为国内同吨位级别最短(12.5m),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从630小时提高到700小时,吊装的准确性提升到10mm级。升级后的产品更加适合狭小空间、10-15m大幅度桁架结构件的精确安装作业,可轻松胜任调整铁路车站改造与建设。

    通过针对性的开发,徐重形成了满足铁路、公路架设桥墩浇注、钢梁安装专用的20t-30t级的产品,50t-100t区间的大型预制件、轻轨、网架安装的专用产品群。

    抓住机遇,全面占领大吨位轮式起重机市场

    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促使大型起重机的需求量不断增长,起重量越来越大,作业范围越来越广,并对能耗和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起重机已成为施工专业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起重机不但要容易制作,容易维护,而且安全性要好,可靠性要高,要求具有优异的耐久性、无故障性、维修性和使用经济性。工业生产方式和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使专用起重机的市场不断扩大,以特有的功能满足特殊的需要,发挥出最佳的效用。例如冶金、核电专用起重机,铁路、船舶、风电专用起重机,这就需要功能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提升,适应性比以往起重机械设备更强。

    风电、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将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建设项目,在这些项目建设中对大吨位起重机的作业幅度、作业高度、起重量、吊装精度的需求更高。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受道路法规的限制,不可能无限的加长主臂臂长,提升性能。

    如何使现有主臂的性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解决性能与法规之间的矛盾问题?

    超起技术、变幅、加长副臂技术是解决这一矛盾问题的良方。
   超起技术是2003年德国利勃海尔公司首先在500t全地面起重机上应用,由于超起技术结构、控制复杂,同时受到国外技术的封锁,很难模仿。大型及超大型起重机的吊臂长度很长,受力恶劣,不解决起重臂的受力问题,很难提高整机的起重性能。超起技术的应用,使其吊臂的挠度减少、起升高度增加、吊重性能大幅度提升,对起重机来说是一次技术革命。在随后几年内,世界主要制造商纷纷在大吨位全地面上应用了超起技术;徐重通过自主研发,07年在300t产品上首次采用了门型超起技术,并在08年形成了Y型超起技术。

    通过采用超起技术,使起重臂端部增加了一变幅平面的作用力,克服起重臂在吊重状态下的变形,减小起重臂危险截面上的弯矩,降低应力,提高警惕主臂起重性能;同时应用超起装置后,超起的横向距离大于所有臂节的宽度,使超起在臂端部着力点产生强有力的横向支撑,从而增强了起重臂在吊重状态时的侧向稳定性。改善了吊臂的横向、纵向受力,使吊臂挠度减少3-5米,起升高度增加2-4米,提高性能12-110%。通过加长副臂、塔式副臂技术,克服的箱型起重臂自重与起重量之间的矛盾关系,拓展了大吨位起重机的作业空间、作业范围。

    500t全地面起重机扩展型将成为吊装1.5MW风电机组的理想车型,起重机的Y型超起使起重性能增加一倍,在配置91米变幅副臂后,可完全风轮(重30吨,由轮毂和风叶片(3吨左右)组成,最大16吨,吊高65m)、机舱(共重50-60t吨,吊高65m)以及立柱吊装,可一站式完成所有机组的安装作业。

    带有超起装置的300t全地面起重机,起重性能提升近100%,是架设轻轨铁路预制梁(吊高12m,作业幅度12m,起重量小于200t)的理想车型;增加22m塔式副臂或14m加长副臂后可以作为风力发电的风轮专用吊车。

    除满足风电、高铁项目的专用机型外,徐重根据大型吊装的需要相继开发了石化专用的400t设备安装机型,适用于1.5MW、2MW、2.5MW风电维修的200t、240t风电、石化维护机型,适应于调整公路桥梁吊装的130t、160t桥梁架板专用机型。

    我们以轮式起重机产业升级为技术储备,以系列产品升级为满足市场需求,快速支撑国家扶持项目对轮式起重机的需求,我们相信此次危机将成为徐工重型轮式起重机发展的又一个机遇。

轮式起重机产业的发展机遇与市场应对。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6月6日,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智航创”)宣布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由善达投资管理的盐城建湖政府引导基金、哇牛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德邦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担任独家融资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中大型无人机技术研发、产能升级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高端无人机市场的领军地位。

2025年06月07日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6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风电产业标准制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年05月19日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月7日,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6部分:触点电路电阻(或电压降)》(IEC 63522-6)、《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5部分:耐清洗剂》(IEC 63522-35)、《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6部分:着火危险》(IEC 63522-36)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

2025年05月09日
中国抢占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半壁江山 2030年具身智能规模或超2300亿

中国抢占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半壁江山 2030年具身智能规模或超2300亿

4月15日,为期2天的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在北京开幕。会上发布的《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

2025年04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