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年最新资讯 动力更强 油耗更低 微客技术升级从发动机开始

本报讯:

消费者关注微客动力性能

    近期记者在进行微客市场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消费者对产品动力性都非常看重,担心随着微客“体形”的变大、承载货物的增加,原有的车辆动力性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对于以物流运输为主的用户来说,运营效益与车辆动力性有很大关系。

    如今,微客市场持续火爆,厂家竞争激烈。微客的动力性能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因素。

    “与其他汽车产品相比,微车除了具备消费品的属性之外,还是生产资料,是致富的工具,这也就决定了微车购买者更加注重车型的使用成本和动力需求。”某微客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购买微客的时候我会从方方面面考虑,讲求综合使用成本。关键是空间够用,拉得动的同时,油耗必须低,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微客的经济性。”一位购买微客的消费者对记者说。

    动力、省油、耐用是消费者选择微客发动机的三个主要标准,对于大功率、低油耗、低排放的发动机广大微客消费者有很大需求。

    “微客产品动力性一直是消费者和厂家最为重视的产品性能之一。因为现今大多数消费者购买微客,都会拉一些货物,如果车辆的动力性不强就会导致车辆的油耗比较高。”长安汽车产品管理处副处长邓智涛对记者说。

    提升动力要兼顾节油

    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在选择微客时,使用经济性是排第一位的。消费者愿意购买空间较大的微客,就是看重运输时低成本优势。有专家称,微客大型化的主要瓶颈就是发动机动力不足。为了满足动力要求,一些厂家被迫选择技术落后的较大排量发动机,使得产品丧失了燃油经济性。因此,大微客在满足所需动力的时候,还要防止发动机排量过大,油耗增加。

    目前,微客厂家公布的产品百公里理论油耗多为5.5L到6.5L之间,但有来自网络的调查结果显示,微客实际百公里油耗平均在9.0L,高的甚至达到11L。微客排量在1.3L以下,算下来,单位排量(即每升)耗油甚至超过SUV。一位网友说道:“我五一借朋友的微客车回了趟老家,结果220公里的路程烧了整整30升油,早知如此我还不如挤大巴。”

    一些行业专家认为,所谓的微客省油,实际上是以“降低排量,牺牲动力”为代价的。微客产品普遍存在发动机动力不足的问题,在承载较重负荷时,发动机不堪重负,只能牺牲动力性。

    对微客用户而言,刚性的用车需求使他们很难通过减少使用频率来降低成本,因此油耗成本就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业内人士认为,节油性能已经足以左右用户的购买决定,如何影响他们的选择,已经摆在了国内诸多车企面前。

    发动机技术升级是关键

    车辆是否省油耐用、动力是否足够,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显然,这些特性与微车采用的发动机密切相关。

    邓智涛告诉记者,现在国内微客的发动机以0.8L、1.0L、1.3L三个排量为主,消费者购买1.0L排量的最多。这三个排量的发动机大多数是采用了日本厂商的技术。比如现在市场上大部分使用的0.8L、1.0L发动机包括铃木F系列、G系列发动机以及东安三菱发动机。它们的技术水平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微客企业需要不断优化发动机性能。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提升发动机的升功率,拿同等排量的1.0L发动机来说,以前的功率只有39kW,现在可以达到51kW,升功率提高了30%,这是我们发动机技术不断升级的结果。实际上,我们的系列发动机还有提升空间。”邓智涛对记者说。

    2006年国家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加大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及其先进发动机(汽油机升功率大于50kW)研发的支持力度。“升功率”是衡量小排量发动机动力的一个主要指标,其算法就是最大功率除以排量。从目前市场上来看,上汽通用五菱的B系列发动机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升功率大于50kW,这款发动机能够做到比同类发动机每百公里节油1L左右。

    事实上,升功率早已成为衡量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小排量汽车方面。以日本为例,微车发动机的升功率甚至可以达到70kW,是消费者选择汽车的重要参照。

    目前,除五菱之外,微客领域的其他厂商也纷纷开始有所动作。长安刚刚在重庆奠基的新基地,将主要用于C系列发动机的生产,以及H系列发动机的研发制造。奇瑞优派、海马福仕达等微客新军也试图在发动机性能上有所突破。“大家都动起来,共同来推动微客行业的升级,这样微客用户才能从中受益。

动力更强 油耗更低 微客技术升级从发动机开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打造工业母机高标准体系!我国计划到2026年制修订300项以上相关标准

9月1日,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系统部署工业母机领域标准化工作,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工业母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6月6日,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智航创”)宣布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由善达投资管理的盐城建湖政府引导基金、哇牛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德邦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担任独家融资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中大型无人机技术研发、产能升级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高端无人机市场的领军地位。

2025年06月07日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6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风电产业标准制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年05月19日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月7日,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6部分:触点电路电阻(或电压降)》(IEC 63522-6)、《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5部分:耐清洗剂》(IEC 63522-35)、《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6部分:着火危险》(IEC 63522-36)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

2025年05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