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年最新资讯 机床行业在创新与调整中前行

本报讯:

  日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表示:“在对全行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机床工具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做了大量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工作,这也表明了机床工具行业战胜金融危机影响的信心和决心。

  自主创新成果显著

  为满足能源、交通、军工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需求,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诞生了一批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的自主创新成果。

  2000年以来,在宏观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增长的支持下,机床工具行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都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集中体现在企业创新能力有所提高,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进程逐渐加快。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首台、首套新产品投入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一大批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满足国家重点工程的急需。

  如沈阳机床集团公司针对大飞机制造、铁路、核电、风电、造船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发展需要,研发出系列高档、大重型机床产品,并形成产业规模,在替代进口方面取得成效;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2008年投入资金6298万元,占销售收入5.7%,用于开发核电、风电等电力行业的专用加工设备,船用缸套、曲轴、螺旋桨加工专用设备,铁路道岔、车轮、机车车体等加工专用设备等;

  齐重数控装备有限公司快速推出了风电制造专用的机床系列产品;

  杭州机床集团公司和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国内首批高速铁路导轨板专用磨床。

  除了针对重点工程项目的产品有所突破外,其它产品的自主创新也是成绩斐然:如济南二机床集团公司开发出汽车覆盖件冲压生产线、机械式五轴联动数控龙门移动镗铣床、数控高速落地铣镗床、双龙门机械五轴联动数控镗铣床等。

  大连机床集团公司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开发出龙门五轴加工中心、车铣中心、九轴五联动车铣复合机床、高速高精大型卧式加工中心、高速高精大规格五轴立式加工中心、数控落地铣镗加工中心、数控卧式铣镗床、柔性制造单元等高性能产品。

  北京第一机床厂研发出龙门跨度大于10米具有五轴联动功能的数控桥式龙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龙门横梁跨度9米的数控桥式双龙门镗铣床等。

  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公司重点开发出5米车铣加工中心、2500吨多工位机械压力机、2600吨多连杆压力机等新产品。

  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研制出大口径直缝埋弧焊管生产线和大型数控剪切中心。

  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研发出超长型特种无缝钢管加工设备、超重型数控精密船用板轧辊设备、大型数控超精密菲涅尔透镜加工设备、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产品。

  宝鸡机床集团公司研发了数控车削加工单元、六轴四联动数控车铣中心、主轴转速高达3万转/分的高速门型立式加工中心等高档产品。

  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完成了10米丝杠磨床、10米数控外圆磨床、数控蜗杆磨床、数控内螺纹磨床、数控旋风铣床等新产品开发。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开发出超重型数控轧辊磨床和新型曲轴磨床。

  上海重型机床厂研发2.5×16米国产最大规格动梁式数控导轨磨床。

  山东德州普利森机械制造公司开发了加工最大孔径1米,深18米的大型数控深孔钻镗床;

  广东高新凯特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高速、重载、精密滚柱导轨副系列产品。

  浙江凯达机床公司自行开发应用数控系统、伺服电机、数控刀架、液压件、变频器,试制大型数控车床和大型龙门铣床等。

  泰安华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开发出国内最大规格的21米数控船用卷板机、板厚180mm大型数控水平下调式三辊卷板机和大型数控板料矫平机。

  吴柏林指出,这些产品均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满足航空航天、电子、船舶、发电设备、高速铁路、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家电等制造的急需。这些项目大多可争取申请国家重大专项或首台套示范工程,争取国家财政支持,从而进一步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我国数控机床的国际竞争力。

  产品结构明显改善

  从全行业看,产品结构呈现“三少三多”的态势:低档产品、“大路货”生产少了,中高档、专用产品生产多了;普通机床生产少了,数控产品生产多了;老产品少了,新产品多了。

  为应对金融危机引起的市场萎缩、竞争加剧的局面,绝大部分企业都把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放在企业生存首要地位。大连机床、沈阳机床、重庆机床、南通机床等一大批重点企业的一把手领导亲自深入用户现场,跑市场,抓产品订货。同时,根据市场需要重新组织生产,取得一定的实际成效。

  多年来自主创新开发的新产品为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打下了良好基础,许多企业反映,近年来开发的高档数控机床和高档工量具的许多品种,已经成为满足国家重点工程急需的关键设备。

  沈阳机床集团公司2009年1~4月,产值数控化率达到56%,其中4月达到59%,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大连机床集团公司2009年1~4月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如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组合机床及柔性制造线等3332台,同比增长57%,使产值数控化率提高到60.6%,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齐重数控装备有限公司形成以重型立卧车床为主导多种重型机床全方位生产格局,以满足国家重点项目急需产品为导向。

  齐二机床集团公司2008年生产重型铣镗床、大型立车、大型机械压力机318台,创世界重型机床年产之最。该公司2009年1~4月,中小型机床产量压缩50%,重型数控产品产值已占企业总产值95%。

  北京第一机床厂压缩普通机床和中小型机床生产,大力扩展超重型、高性能机床生产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1~4月,其数控产值率达到76.4%,同比提高12.7个百分点。

  青海华鼎重型机床公司紧密跟踪核电、水电、风电领域需求,开发出相适应的精密复合加工机床、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同时,围绕高速铁路建设研发了各类高档数控铁路专用机床,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沈阳机床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老产品更新换代升级,产品向数控化、大型化、精密化发展的结构调整。普通卧式镗床生产大幅度下降,数控机床销售明显提升,该企业产品数控化率一季度平均达到90%以上。

  汉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定位中高档数控机床,开发了龙门式加工中心、落地铣镗加工中心、立式数控车床等27项新产品,2008年销售新产品90台,新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6.5%。

  哈量集团和上海工具厂有限公司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工、量具产品比例迅速提升。

  汉江工具厂有限公司的数控、复杂、异型刀具的产值比率达到95%以上。

  综上,机床工具行业为满足市场变化而作出的适应性调整,使得整个行业效益下滑控制在较小的幅度,在金融危机加深的态势中并没有伤害到机床行业主体,维护了国民经济安全运行。

  企业重组取得进展

  金融危机给行业带来影响的同时,也为海外并购创造机遇。不过,在经历前些年集团重组、跨国并购的热潮后,机床行业的结构调整正逐步走向成熟。

  “机床行业调整的一大重点是产业结构调整,”吴柏林表示。一方面,国内企业的优化重组正在加速推进,在跨所有制的重组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组合,引人注目。另一方面,国际并购工作也在积极慎重地进行。通过企业重组和结构调整,为建立产业新格局、提高开发能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打下一定基础。

  比起前几年机床行业的如火如荼的并购重组,近期行业产业调整步伐显得有些温和。

  国内,齐重数控装备有限公司由浙江民营的天马集团控股并购,齐二机床集团公司和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公司被中国通用技术公司收购,成为其麾下的子公司。杭州机床集团公司与浙江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国有企业)组建杭州杭机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机床集团以优良资产入股,国有浙江经济建设投资公司成为的杭州杭机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机床行业的国外并购也取得进展。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一些机床骨干企业密切注意国际机床行业发展动态,适时有条件的并购海外处于困境的机床工具企业。不过,当目光从追求规模转向文化融合的时候,出手也变得慎重起来。

  2008年10月,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收购法国SOMAB公司81%股份,同时参股德国WMH公司25%股份。至此,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已经8家企业并购(控股)了11家境外知名机床工具企业。

  以上参与并购的国内企业大多是机床工具行业实力较强的企业,被并购的境外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和品牌优势,并购后双方企业开始获益。

  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但海外兼并的大部分企业运营状况良好。如北京第一机床厂兼并的德国科堡公司,2008年产值和销售分别是并购当年(2005年)的2.3倍和2倍,利润是并购当年的5倍。

  沈阳机床集团公司并购的德国希斯公司并购当年(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1900万欧元,2006、2007、2008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79%、28%、20%。

(来源:中国机电出口指南)机床行业在创新与调整中前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3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长沙举行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上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突破万亿美元,2024年末达1.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5%,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2025年04月01日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近期,丝杠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多领域需求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25年03月11日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近日,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又传来新消息,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BeamDojo”,应用于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上,可使其轻松完成走平衡木、梅花桩等复杂的任务,无论是在背负重物还是受外力击打等情况下,都能实现准确而轻松的行走。

2025年03月08日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在2025年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的16个H1人形机器人闪亮登场,灵活的机械臂挥舞手帕,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精彩表演点燃了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同时,也带火了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当前,商家纷纷提供机器人租赁服务,日租金高达万元,且需要提前至少10天预订。部分商家靠一台机器人租赁今年已收入超20万元。这股热潮也推动了人形机

2025年03月08日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5年1月9日下午,中国首型1吨级别混动倾转翼eVTOL(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搭载液态氢能燃料电池的飞行验证顺利完成,而这是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试飞,也是大型风冷燃料电池系统在大型飞机上的第一次实证案例,同时还是中国第一架以液态氢气作为能源的大型eVTOL应用,一举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未来中国低空

2025年01月15日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报告称中国机器人应用速度持续加快,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每一万名员工配有470台机器人,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27.6万个,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

2024年12月05日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正在重庆举行。据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产品产销总体稳定,对外贸易加速发展,总体运行态势稳中向好。

2024年12月04日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10月31日,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召开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以场景化、图谱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工作考虑,详细汇报了“一图四清单”推进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情况。

2024年11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