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年最新资讯 国内环保打印机耗材研发成功

本报讯:

     日前,国内通用耗材领先厂商——原色耗材公司碳零第三代技术宣布研发成功,该技术是打印机耗材原材料、生产控制、用户打印输出结果的环保技术综合,能成功地将打印机有害气体挥发、废弃材料及外壳放射性污染降低了60%,是打印机耗材领域近五年来所取得的最具革命性的一项技术突破,正式开启了“健康打印”的新时代。
    
    印气质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打印耗材面临技术挑战
    
    研究发现,打印机在工作时排放出的气体与微粒,比正常环境下的排放量高5倍。在喷墨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纸上、以及激光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和打印出来的纸上,更容易排放出有毒气体等粉尘。专家表示,这些微粒被人体吸入时可以渗入肺部,轻者引发各种呼吸类炎症,重者可以诱发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据原色耗材公司宣称,打印机打印后产生的气体统称为印气质,主要由各类化学配料经过高温或是电流产生。有些含有苯、甲醇等成分,国家疾控、卫生、环保部门已确认部分成分属致癌物质,一旦被人体吸收就很难再排出体外。
    
    因此,如何解决打印机耗材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成为打印耗材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原色率先攻克技术难关,开创健康打印新时代
    
    原色耗材公司根据打印机的类型将印气质分为三类,一类是喷墨打印机打印后产生的混合气体物质,简称喷气质。喷气质主要包括墨水本身挥发的气体、墨水由打印机热气泡或压电式原理喷到打印纸上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墨水渗透到纸张至干燥过程中挥发出的气体等。
    
    第二类是激光打印机打印后产生的混合气体物质,简称激气质。激气质主要包括碳粉本身散发的气体及微小粉尘、塑料外壳及各类配件的放射性污染、碳粉高温熔融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碳粉的主要成分是由树脂及一些添加剂即碳黑、磁性氧化铁、电荷控制微粒、润滑剂等。碳粉颗粒在人体中不能被融化,排泄困难,长期吸入或者一次性吸入很多的话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而且碳粉有轻微毒性。有些碳粉采用碳黑作原料,多含有多环芳烃系列及二甲基硝胺等物质,它们分别为三、四号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在定影加热时挥发出来,易直接被人体吸收,危害操作者的健康。第三类是针式打印机打印后产生的混合气体物质,简称针气质。针气质包括色带油墨散发的味道及塑料外壳放射性污染。针式打印机耗材看起来只是一些简单的色带,而事实上,色带的油墨也是对人体有影响的。油墨是由连结料、表面活性剂、增调剂、光滑助剂、紫外线吸收剂、染料、颜料等多种成分调配而成的,人体直接接触这些化学物质散发的气体和混合而成的油墨,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
    
    据悉,原色耗材碳零第三代技术主要通过“精选原料、匹配测试和快融技术”三大途径降低印气质的危害。
    
    首先,原色耗材指定供应商采用公司特有配方及指定原料,选择对人体影响最小的化学原料,利用欧美严格的环保标准及先进的工艺技术加工而成,再经过碳零技术处理,在实现各类性能,不损伤打印头、不堵头的基础上,做到有效地减少原料所产生的气体。优质原料确保有效地减少碳粉微粉本身对人体的危害,还减少因高温熔融产生的有害气体。
    
    原色墨盒的外壳采用环保PP料,配以优质海绵、硅胶密封圈、不锈钢过滤网等,以上主要原材料与经碳零技术处理的墨水整体组合,通过测试后,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材料混合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化学反应,达到最佳匹配,从而有效减少了印气质的产生。
    
    其次,在配置过程中,原色激光耗材采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最好的ABS环保塑料外壳、鼓芯、充电棍等配件,通过大量匹配测试构建最优配置,以保证硒鼓的密封性,减少碳粉粉尘的外泄。同时确保组件间良好的运行,有效减少印气质的产生。
      
    为了从根本上有效防止碳粒子散发,减少因人体抚摸接触而受到的伤害,原色耗材利用碳零包融技术,让碳粒子更细,在被转印到纸上时,能快速充分融入纸质纤维,有效降低了印气质对人体的伤害。
    
    再者,原色色带采用环保ABS塑料外壳及进口油墨,配合优质进口尼龙带基,通过先进的染墨工艺制成,油墨均匀渗透在带基内部不会浅浮在带基上,而且印到纸张上也是快速渗干,不会因轻易被涂擦及挥发,有效地减少油墨产生的印气质。据悉,采用原色耗材碳零第三代技术加工的产品,其有害气体排放要比同类产品低60%左右,大大降低了打印机耗材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被业界普遍誉为“她开启了打印机的健康新时代”。
    
    业内人士表示:碳零第三代技术有效减少了危害人体健康的印气质,健康打印将迅速掀起流行旋风。同时希望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关注印气质,积极响应健康打印,国内环保打印机耗材研发成功。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工业机器人安装量逆增5%领跑全球市场

8月13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成为焦点。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中国区代表保罗·洛佩斯表示,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引领者转型,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然而,全球机器人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中国却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关键力量。

2025年08月14日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八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 2027年、2030年发展目标确立!

8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旨在通过数智技术全面赋能机械工业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案提出分阶段目标,并围绕“三大领域”“四大行动”部署12项重点任务,为机械工业未来五年数字化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 人形机器人成未来发展重点

8月3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及场景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08月05日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 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将进一步强化

7月7日,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标准支撑。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无人机行业标准体系,显著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与商业化能力,巩固了全球市场领先地位。

2025年07月09日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德智航创5000万融资落地 三大方向向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发力

6月6日,合肥德智航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智航创”)宣布完成五千万元A+轮融资,由善达投资管理的盐城建湖政府引导基金、哇牛资本等多家机构联合投资,德邦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担任独家融资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中大型无人机技术研发、产能升级及全球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高端无人机市场的领军地位。

2025年06月07日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 助力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6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风电产业标准制定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年05月19日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牵头制定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月7日,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电气继电器领域三项国际标准《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6部分:触点电路电阻(或电压降)》(IEC 63522-6)、《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5部分:耐清洗剂》(IEC 63522-35)、《电气继电器试验与测试 第36部分:着火危险》(IEC 63522-36)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标志着

2025年05月09日
中国抢占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半壁江山 2030年具身智能规模或超2300亿

中国抢占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半壁江山 2030年具身智能规模或超2300亿

4月15日,为期2天的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在北京开幕。会上发布的《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

2025年04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