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慕尼黑车展会上展出款高速电动自行车 浅析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现状

       据悉,9月6日宝马在2021慕尼黑车展上发布了一款名为i Vision AMBY高速电动自行车,快充仅需3小时,最大续航可达300公里,整车重30公斤,还配备了ABS系统、自适应远光灯、刹车灯辅助、近程雷达等。

       近年来,《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对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推动,使得电动自行车行业迅速发展。相关政策标准对电动自行车行业进行规范,又使得行业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完成转型升级。

电动自行车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93

《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监督的意见的通知》

提出加强监管,推进新标准实施,进-步规范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和使用管理。

20187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一电动自行车》

将电动自行车由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转为CCC认证管理。

201611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指出要把握全球能源变革发展趋势和我国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要求,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引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产品,大幅提升新能源交通工具和新能源的应用比例,全面推进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建设,推幼新能源交通工具、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20168

《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 2020)

指出要推动自行车工业向轻量化、多样化、时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快高强度轻型材料、变速器、传动系统、新能源、智能传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研发与应用。重点发展时尚休闲、运动健身、长途越野和高性能折叠等多样化自行车以及符合标准的锂高子电池电动自行车和智能电动自行车。

20167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人,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其出行。

20155

《中国制造2025

明确提出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受政策等利好因素影响,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在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后,行业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达2966万辆,2021年上半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达1620.2万辆,较上年同比增长33.6%。

2016-2021年H1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地区来看,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区域性特征显著,主要分布在天津、江苏和浙江地区。根据数据显示,江苏省是我国电动自行车生产的头号大省,其电动自行车产量占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的20%左右。

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区域产量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我国电动行业的稳步发展,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稳步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达3亿辆,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达3.2亿辆,同比增长%。

2015-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居民购买力的提升以及电动自行车的爬坡、中距离行驶功能的提升,我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不断扩展。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交易规模达1046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22.9%。

2016-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交易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电动自行车作为重要的民生交通工具,用于居民日常代步和休闲娱乐。伴随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也提出了更适宜的要求。消费者的消费意识被唤醒,对产品的要求显著提高,未来创新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TJL)

电动自行车发展趋势

趋势

主要内容

助力电动自行车需求增加

助力电动自行车是以电机、电池作为辅助动力,搭载智能传感器系统,根据骑行者脚踏力的大小,给予动力辅助,实现人力骑行、电机助力一体化的新型交通工具。由于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进步、其价格和电容量的改善,助力电动自行车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潮,尤其是高端车型。

设计趋向多元化、个性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者对自行车的需求向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发展,在自行车车型、样式、功能等方面产生差异化需求,产品细分趋势明显。自行车功能从原先的交通代步发展到竞赛、休闲等领域,使用自行车进行运动休闲健身的群体越来越广泛,对自行车个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们对自行车功能的要求已经不再仅限于简单的代步,具备运动、健身、休闲等功能的中高端自行车市场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在潜移默化地改变。

中高端自行车将迎来较快发展

目前,我国自行车市场逐渐向中高端化发展,具体表现为材质由传统的钢铁向金属合金、碳纤维等高端材质升级,外观朝轻量化、质感美观、个性化等方向发展,功能部分从代步被运动休闲、健身等功能替代。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运动、健康、环保概念的流行,加上各地自行车协会对于自行车活动的积极推广,未来国内的中高端自行车市场将会迎来较大发展。

生产工艺趋向于自动化与绿色化

随着各地政府环保监管力度的不断提升,行业企业在线材的酸洗磷化、车架喷涂烤漆等生产环节不断改进工艺并使用环保型材料,并在环保设施改造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纷纷升级改造喷涂烤漆废气、焊接烟尘、固体粉末收集等环保设备,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商机前瞻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3月6日,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公布,2025年2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8.9点,较上月回落0.3点。分项指数中,库存周转率指数、实载率指数有所上升,总业务量指数、农村业务量指数、履约率指数、人员指数、满意率指数、物流时效指数和成本指数有所下降。

2025年03月14日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2月26日,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强化主要航空口岸通关服务保障、提高特殊货物通关效率、提高航空口岸场站操作效率、支持航空口岸深入开展多式联运、加快空运跨境电商发展等措施。而此次《通知》的出台,无疑将较大限度利好我国航空物流与

2025年02月28日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1月4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比上月回升1.3%,比上年同期回升1.86%。在企业较好预期拉动下,市场供需呈现同步增长,12月当月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2025年01月13日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12月26日,中国国家铁路局召开的2025年全国铁路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到,预计今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同比增长11.7%左右。

2024年12月30日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11月份,我国交通运输规模明显扩张,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凸显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向好。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5亿吨,同比增长5.5%;日均装车超19.4万车,创历史新高。重点物资运量全面增长。

2024年12月26日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数据显示,2024年11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3条,运营里程10522.1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40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7.1亿人次,客运量环比减少0.6亿人次,降低2.2%,同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5.2%;进站量16.2亿人次。

2024年12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