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快递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根据报道消息,在9月21日晚,中通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地区快递费用的通知。中通快递公告表示,快递费用调节机制从2018年10月1日起启动,对全国到上海地区的快递费用进行调整,“其他地区的快递费用调整时间另行告知。具体费用调整幅度,由当地服务网点根据总部指导建议并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实施。”此外中通方面并没有披露具体的涨价幅度。
而对于与为何先调整全国发往上海的快递费用,中通方面解释表示,“为了保障上海地区快递网点旺季、特别是进博会期间的服务保障能力,结合上海快递市场用人、运输和场地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行业性问题,本次先调整全国发往上海的快递费用。”
而在同一天,圆通方面宣布,为保障服务质量和末端派送,并综合考虑成本上升、环境因素等影响,圆通将对全国各网点到达上海地区的快件派送费上调,上调幅度为0.5元/票。
随后在9月25日,中通快递方面表示,由于快递行业即将进入旺季,业务量将会迅速增长,特别是在“双11”期间,业务量有望再创新高,从而使得快递公司会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来保障峰期间的平稳运营以及维护服务品质和客户满意度,因此中通快递经过综合考量后,主动启动了费用调节机制。
而在2017年同期,快递企业也发出了涨价通知。据专业人士分析,随着“双11”电商节规模的不断扩展,快递行业淡旺季间的快件处理量波动会逐渐加大。数据显示,2017年行业最高日均处理量达3.3亿件,是日均处理量的3倍。因此,为了保证快递网络在网购高峰的冲击下仍能够正常运转,快递企业需要提前储备大量临时操作员、租赁场地与车辆。
由于在旺季期间,人工成本、场地租金以及承运费用均明显的高于淡季,因此,快递行业在四季度的毛利率低于二、三季度。此外,快递行业倾向于在9月左右集中升级、投放产能以满足旺季需求,但由于春节因素使得快递需求和人员供给均处于弱势,使得来年一季度的网络产能利率或下降明显。
根据分析认为,未来龙头快递企业的价格政策将更加灵活,一方面,通过价格的调整,减少旺季临时产能的投入,提高旺季盈利能力,实现增量增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价格手段调整旺季货物结构,引导网点揽货轻量化;此外,将货量控制在网络可控范围内,保证一贯的服务质量,有助于提高客户黏性。
根据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国内快递业务量连续5年维持在50%左右的高增长,在201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就已跃居世界第一。截止到2017年,国内快递业务量达到400.6亿件,业务收入达到4957亿元。根据预测分析,到2020年快递业务量将达到700亿,业务收入接近8000亿元。据测算,2018-2020快递业务量复合增长率为19.5%。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