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武汉造价千万有轨电车接连被撞 浅析我国市场发展现状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有轨电车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
        
        据报道消息,日前,武汉市江夏流芳园横路站附近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光谷有轨电车撞上了一辆白色私家车。据了解,车主违规在电车站之间调头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有轨电车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事故发生的时候,有轨电车正在正常行驶,双方均采取制动处理在发生意外后,有轨电车并未造成太大损失。目前,执勤交警已经对该事件做了记录并上报,其车主承担主要责任。
        
        其实,这并不是有轨电车第一次被撞。
        
        在2018年4月4日,在武汉关山大道武汉职业学院门口,造价千万元的有轨电车车头被一辆小轿车撞裂。由此有轨电车被撞引发关注。
        
        有轨电车(Streetcar/Tram)是以城市道路为基础,在地面铺设轨道,以电力牵引的低地板模块化轻轨车辆。在车辆方面,现代有轨电车优势突出:1)低地板,上下方便;2)模块化,灵活编组。
        
        1881年在德国柏林开始出现有轨电车,发展到现在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因为欧美地区由汽车主导的交通模式所导致的交通拥堵、噪声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所以发展有轨电车成了重点解决的措施。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有轨电车进入现代化发展进程。
        
        近年来我国有轨电车发展快速。由于受到国内汽车保有量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以及环境因素等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交通拥堵和环保问题,解决出行难的问题是迫切需求。现阶段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武汉等多地已开通或在建有轨电车项目,来缓解紧张的交通现状。
        
        截止2017年6月底,我国已有11个城市的有轨电车已投入运营,其中包括沈阳、大连、长春、天津、上海、苏州、南京、青岛、广州、淮安、珠海等城市,总共有16条线路,里程达186.37公里。根据目前进展,武汉、深圳、北京等多条有轨电车线路先后投入运营。
        
        近年来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积累了从规划、建设、装备制造到运营的全产业链的建设经验,推动了新一轮现代有轨电车的建设及产业发展期,与此同时也为标准制定和行业可持续的发展打好了基础。虽然我国发展现代有轨电车快速,但在这过程中我们也遇到非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展弊端

发展弊端

一是政策法规不健全、标准体系缺失的问题。截至2017630,我国已经发布的现代有轨电车标准共12项,除现代有轨电车试运营基本条件(JT/T1091-2016)一项为运营标准外,其余皆为产品标准,缺乏设计、建设等系统性标准。建议完善现代有轨电车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体系,明确项目立项审批责任主体,规范审批程序;健全有轨电车交通法规建设、改变交通出行观念;建立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

二是规划和客流问题。现阶段国内现代有轨电车未成网络,与公交系统衔接差。分析建议促进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建设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将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纳入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整合城市道路资源、构建立体公交网络;明确以提高客流量为核心的交通功能定位,结合城市更新,兼顾产业发展;特殊情况下可选择高架、地下敷设,提高旅行速度。

三是有轨电车供电系统有网和无网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全线储能方式应用占50%,但还是需要结合地域特点综合考虑。

四是车辆统一平台事宜的问题。目前国内现代有轨电车主要的技术平台较多,如阿尔斯通、西门子、庞巴迪、斯柯达等等,车辆类型也较多,实现与地铁一样的标准化、模块化存在困难,因此建议先到有轨电车的标准化、模块化由车辆可维护性主导。

五是类公交和类地铁运营模式的问题。有轨电车建设之后重点是运营,现在的运营有几种方式,一种是类公交的模式,如青岛城阳、北京西郊都选择交给公交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另一种是类地铁模式,成立专门的地铁运营公司,负责有轨电车的运营管理、维保、物业开发等。还有一种,就是PPP模式。政府和社会投资人共同出资成立有轨电车项目公司,负责有轨电车的投融资和建设运营工作。建议规范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管理、建立考核机制,加强监督管理,规范PPP模式强调社会资本的运营专业化要求,保证运营的长期社会效益。

六是如何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问题。建议发挥协会的纽带与支持作用,建立评审、评估机制,依托现代有轨电车分会成立现代有轨电车专家委员会,建立全国性专家库,为各地现代有轨电车项目的前期咨询、立项评审、设计评审、建设招投标、质量安全检查、运营开通基本条件评审、运营安全后评价等全过程提供技术支撑;建立规范的评审评估机制,加强工程后评估;建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检测、试验、认证及评价技术体系;建立蓝皮书发布机制,积累案例库、经验共享。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最新市场调研统计显示,现阶段我国提出建设有轨电车的意见和规划的有将近百座城市,已经开始行动的超40座城市,由此可见市场需求巨大。继地铁、轻轨之后城市轨道交通又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期。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有轨电车规划到2020年超过2600公里,工程投资超3000亿元,车辆市场需求将达600亿元。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连续十年世界第一 “无人物流”技术正加快推广应用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连续十年世界第一 “无人物流”技术正加快推广应用

8月2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日发布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物流市场规模持续保持世界第一,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年09月01日
国产电动航空规模化商业运营按下“加速键 低空经济将迎发展“加速度”

国产电动航空规模化商业运营按下“加速键 低空经济将迎发展“加速度”

8月18日,正力新能在航空动力电池系统适航取证与量产交付发布会上宣布,其研发的航空动力电池系统成功支撑国内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RX1E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正力新能也由此实现航空动力电池的量产交付,助力国内首款电动固定翼飞机正式迈入批量化生产阶段,这一突破也标志着我国电动航空商业化运营迈出关键一步,为低空经济发展注

2025年08月20日
三部门联手推进: 2027年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三部门联手推进: 2027年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8月6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

2025年08月08日
中国冷链物流规模全球占比超20% 供应链竞争力持续提升

中国冷链物流规模全球占比超20% 供应链竞争力持续提升

7月1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约为3638亿美元,中国占比超20%,冷链物流需求持续增长,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

2025年07月15日
十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明确2027-2035年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目标

十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明确2027-2035年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目标

4月25日,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目标,并部署了8个方面25项重点任务,旨在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的交通运输能源体系。

2025年04月28日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3月6日,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公布,2025年2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8.9点,较上月回落0.3点。分项指数中,库存周转率指数、实载率指数有所上升,总业务量指数、农村业务量指数、履约率指数、人员指数、满意率指数、物流时效指数和成本指数有所下降。

2025年03月14日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2月26日,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强化主要航空口岸通关服务保障、提高特殊货物通关效率、提高航空口岸场站操作效率、支持航空口岸深入开展多式联运、加快空运跨境电商发展等措施。而此次《通知》的出台,无疑将较大限度利好我国航空物流与

2025年02月28日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1月4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比上月回升1.3%,比上年同期回升1.86%。在企业较好预期拉动下,市场供需呈现同步增长,12月当月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2025年01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