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中消协公布的一份关于网约车安全消费的舆情报告中指出,受网民关注的十大网约车乱象包括:“网约车乘车安全隐患”“网约车不正当竞争乱象”“用户信息泄露问题”“乘客投诉无门、维权困难”“网约车企业多地无证经营”“司机资质不达标”“大数据杀熟”“黑车、马甲车车辆频现”“爽约车、计价不透明和乱收费”“司机刷单炒信”。
中消协指出,根据对消费者的体验调查,消协组织发现关于网约车平台的投诉主要集中在“网约车平台设置门槛较低、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消费者投诉主要是人车不符,带来人身安全隐患,消费者和司机直接发生肢体暴力冲突和语言冲突。
此外,还有财产安全类投诉、费用类投诉,有的消费者反映打车路线规划不合理,部分网络约车平台推出各种活动诱导消费者充值,但是得加价才能打到车。在用户信息泄漏问题上,网约车平台过分社交功能,曝露了消费者的隐私信息。
在顺风车案件的审理上,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法官张清波告诉记者,事实上现在顺风车领域出现纠纷,其中一个审判难点是如何判断车辆是顺风车还是借顺风车之名干非法运营之实。
北京消费者李女士是网约车的老用户,在她看来,司机和车辆的准入门槛是保证网约车安全的第一步。她在使用网约车的这几年里,遇到最多的就是人车不符的问题。而司机经常有开脱的理由,要么是限行、要么是修车,再不就是换车后手续还没弄完,“每个司机都有说法。”而在安全上,李女士指出司机开车打电话、微信聊天时有发生。
不久前,滴滴公司针对顺风车平台进行了一系列整改,重新上线后的顺风车让李女士印象深刻,她发现不仅仅是司机要刷脸,乘客也要刷脸,而且还要回答问题。
但她觉得,应该把问题设置为答对才能让乘客获得拼车资格,否则乘客着急打车,对于一些重要问题就会忽视。而对于司机的培训,李女士认为应该采用定期考核的方式。
同时,针对违规的网约车司机,李女士建议应该建立“业内黑名单”,“今天(司机)在这个公司犯了事儿,给吊销(资格证)了,再跑那个公司平台去做,这个是不允许的。”
对于这则建议,滴滴出行副总裁魏东辉十分认同,他发现在其他行业也有这种做法。魏东辉希望业界能够形成黑名单分享制度,滴滴愿意同行业和消协组织一起合作。
中消协指出,对有骚扰、暴力行为的司机要纳入黑名单,采取零容忍,防止后续服务危害公众安全;对损害消费者财物行为,要制定赔偿和惩戒措施,防止类似行为再度发生;对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行为,要坚决制止和纠正,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对多次被诉的司机,要区分情况加强信用惩戒,限制接单数量,实施有效管理。
就在上周四,交通运输部公布了新修订的《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将网约车新业态纳入考核,明确网约车和巡游车,均须开展服务质量信誉考核。这意味着,未来,网约车经营者和网约车司机的服务质量信誉情况将被考核打分。
在北京市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看来,目前亟需打击的一个乱象是,网约车领域里的“网黑车”。他认为,现在市面上不符合政策规定、三证不全,就上路运营的网约车都属于“网黑车”。
胡钢指出,从司法实践看,“网黑车”是非法运营,也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如果网约车平台存在这种网黑车,企业应该立即叫停,不然就要追究刑事责任。
中消协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对各类网络预约车辆服务的规范管理,对涉及消费者安全的重点问题做出更加明确的统一规定,并抓好具体落实。强化对网约车行业的标准制定、数据监控、服务监督、风险管控,更好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安全权益。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