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暂行条例》是在我国快递业实现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的。自2007年以来,我国快递业由小到大,发展迅猛,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超过400亿件,十年间年均增幅42%。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包裹快递量超过了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对全球增长贡献率超过了50%。党的十九大为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对优化快递业政策法规环境、增强快递服务能力、提升快递服务质效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制定《快递暂行条例》,正是为了保障我国快递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邮政强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用邮需求。
马军胜指出,制定快递行政法规,是国务院立法计划明确的“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的项目”,立法进程随我国快递业发展而加速推进。立法过程中贯彻包容审慎原则,坚持公开、透明,吸引着方方面面的参与,积极听取并兼顾公众、政府部门、协会、企业、员工等各方面的意见和诉求,画出了最大同心圆、取得了最大公约数,也鼓舞激励快递业始终坚持第一要务,推动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快递年业务量从2013年条例立法工作正式启动时的90亿件,一路攀升,从100亿、200亿、300亿,直至去年的400亿件。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马军胜强调,《快递暂行条例》是快递业在党的十九大后取得的重要立法成果,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全方位调整快递业法律关系的专门法。条例草案的制度安排,内容丰富、实用,在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和创新。条例草案开篇就强调“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还为“发展保障”设立了专门的一章。条例草案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谋划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大大优化了发展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让企业和从业人员对有关制度安排形成明确的法律预期,更加充分地享受制度红利。此外,条例草案注重守护安全底线,对快递安全作出了细致、务实的安排。注重对用户合法权益的保护,充实快递服务规则体系,为快递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马军胜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快递业迅猛发展,市场结构在持续优化,资源要素在加速聚集,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了400.6亿件。2017年快递业务的收入完成了近5000亿元,每年年均增幅达到了30.6%。我国快递业务量的规模已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包裹快递量超过了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对全球包裹快递量的增长贡献率超过了50%。
马军胜表示,我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快递大国。随着业务规模的壮大,我国快递企业也迎来了上市的高峰期,已经有7家企业陆续上市,形成了7家年收入超过300亿元的企业集团。快递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全国建成了上百个智能化的分拨中心,智能快件箱投入运行已经突破了20万组。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的研发应用步伐也在持续加快,主要品牌的快递企业电子运单的普及率提升至80%,新能源运输车的保有量突破了7000辆。
马军胜指出,制定《快递暂行条例》,正是为了保障我国快递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促进高质量的发展,建设邮政强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用邮需求。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