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望率先入选“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日前从多个渠道获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多个城市或城市群有望率先入选“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西北、东北、中部地区的城市和城市区,也将在随后入选。

        业界普遍认为,开展“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工作,是此前“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的升级。通过建设“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可以在总结此前试点示范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以试点加后续经验推广的形式,深入“中国制造2025”相关工作,推进我国制造业整体的转型升级,并加速培育新产业、新动能壮大成熟。

        展 经验将向全国推广

        1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鼓励和支持地方探索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新模式,国务院决定开展“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通知》明确,直辖市市辖区和副省级市、地级市均可申请创建示范区,距离相近、产业关联度高的城市可联合申请创建示范区。申请城市(群)要根据地区发展实际组织编制示范区创建方案,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

        建设“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工作早已展开。7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要求将在东中西部选择部分城市或城市群建设国家级示范区,将目前已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的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土地供应、人才培养等有关政策扩展到示范区。

        日前获悉,我国多个地区的城市和城市群已经展开相关方案的编制和申请工作,根据此前“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工作的进展和各地取得的经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多个城市或城市群有望率先入选,西北、东北、中部地区的城市和城市区,也将在随后入选。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规划所副所长张洪国介绍,“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相当于此前“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的升级版。他介绍,此前是以工信部为主来批复“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的;今后将由国务院来审核、批复国家级的示范区,相关文件也将由国务院来统一制定。这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工作已上升至国家级层面。

        2016年3月,我国启动“中国制造2025”城市(城市群)试点示范工作,目前已批复宁波、泉州、沈阳、长春等12个城市和苏南五市、珠江西岸六市一区、长株潭衡、郑洛新等4个城市群。工信部介绍,试点示范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方面形成了大量成熟经验。试点示范工作升级为国家级示范区,将能在此前基础上,加速新经验的形成、总结和向全国推广。

        国新未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光瑞认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发达,入选国家级示范区,能够更好发挥试点示范作用。除了上述地区外,结合《通知》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来看,辽宁、湖北、陕西等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工业重镇,也有很大的几率入围第一批“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蓝图 “1+X”规划体系成型

        除了启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我国还出台了大量政策推进“中国制造2025”,并已经形成了以“1+X”规划体系为核心的系列政策。

        工信部向记者介绍,为细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启动了“1+X”规划体系的编制工作。“1”是指《中国制造2025》,“X”是指11个配套的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2个专项行动指南,以及新材料、信息产业、医药工业和制造业人才4个发展规划指南。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工信部表示,编制“1+X”规划体系的目的,是要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凝聚行业共识,汇集社会资源,围绕重点、破解难点,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短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11个“X”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共同研究编制,目前均已发布实施。

        除了“1+X”规划体系外,根据工信部等部委的工作计划,“十三五”期间,我国还将继续推进智能制造示范行动,确定60个以上新模式试点示范项目,并将相关经验在有色、稀土、纺织、家电等行业试点推广。此外,工信部还将开展“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推广行业应用,落实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推进纲要,加快5G、物联网、车联网、智能交通等新型领域布局,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实施。

        此外,我国还将实施多项制造业重点工程,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工程、新材料产业创新工程。其中,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领域,选择20项左右基础零部件、15项左右先进基础材料、10项左右基础工艺,实施一揽子突破行动,重点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并且能够在未来1到2年内取得突破的共性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向记者表示,随着一系列举措的出台,政策红利将得以进一步释放。届时,在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制造业将进入全面转型升级阶段,其进展也会提速。完成转型升级的制造业将继续推动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支持 专项资金陆续到位

        除了已成体系的政策规划外,记者此前还从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获悉,我国将根据《中国制造2025》总体规划,继续以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重点项目进展。近期工信部已确立了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产业共性服务平台、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4个方面共25项重点任务,并正在协同相关部委和组织进行项目遴选工作。

        近期,工信部发布了《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资金(部门预算)项目指南》,明确了未来一阶段的资金支持方向,首先确立了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产业共性服务平台、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四大重点任务,同时还根据目前“中国制造2025”整体进展,制定了包括物联网、新材料、智能家电和高端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25个具体的重点任务。

        据相关专家透露,此次给予“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的资金支持力度非常大,单个项目的资金支持水平在3000万元到5000万元,部分共性技术项目或关键技术项目则将获得超过亿元的资金支持。相关专家推算,《指南》中涉及的细分项目超过100个,按照上述资金支持力度,总的资金支持金额将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还从广东、湖南、浙江、江苏等多地工信部门了解到,除了中央级别的资金支持,各地也根据各自的产业禀赋和经济转型升级目标,对“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例如,广东从去年开始就对机器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成套设备等重点项目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核心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目前,除了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均出台了各自的资金支持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各地对“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总额将超过100亿元。

        此外,还获悉,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银监会等部委还在积极协调各类金融机构,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提供包括贷款、投资、债券、租赁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目前,工信部已与国开行达成协议,以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为抓手,通过市场化操作,选取试点示范项目并提供资金支持。据悉,“十三五”期间,国开行将为“中国制造2025”实施专项提供不低于3000亿元融资,并提供贷款、投资、债券、租赁等各类金融服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万亿美元 装备制造迈向高端化

3月2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在长沙举行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专场对接活动上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四年突破万亿美元,2024年末达1.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5%,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2025年04月01日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多领域需求驱动丝杠行业发展 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加速推进

近期,丝杠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多领域需求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25年03月11日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将占世界总量的32.7%

近日,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又传来新消息,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BeamDojo”,应用于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上,可使其轻松完成走平衡木、梅花桩等复杂的任务,无论是在背负重物还是受外力击打等情况下,都能实现准确而轻松的行走。

2025年03月08日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G1机器人供不应求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应运而生

在2025年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的16个H1人形机器人闪亮登场,灵活的机械臂挥舞手帕,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精彩表演点燃了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同时,也带火了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当前,商家纷纷提供机器人租赁服务,日租金高达万元,且需要提前至少10天预订。部分商家靠一台机器人租赁今年已收入超20万元。这股热潮也推动了人形机

2025年03月08日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在我国试飞成功 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5年1月9日下午,中国首型1吨级别混动倾转翼eVTOL(电动垂直起降无人机)搭载液态氢能燃料电池的飞行验证顺利完成,而这是全球第一架吨级氢能混动倾转翼eVTOL试飞,也是大型风冷燃料电池系统在大型飞机上的第一次实证案例,同时还是中国第一架以液态氢气作为能源的大型eVTOL应用,一举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未来中国低空

2025年01月15日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前十一月已注册6万家相关企业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报告称中国机器人应用速度持续加快,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了每一万名员工配有470台机器人,中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27.6万个,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

2024年12月05日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其出口额则同比增长9.4%

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正在重庆举行。据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产品产销总体稳定,对外贸易加速发展,总体运行态势稳中向好。

2024年12月04日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工信部发文! 政策推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加快向“四化”转型升级

10月31日,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召开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座谈会。会议介绍了以场景化、图谱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总体工作考虑,详细汇报了“一图四清单”推进工程机械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情况。

2024年11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