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北京网约车订单完成度降10%

        市交通委称“京牌”基本执行到位,“京人”监管难度较大;网约车达到使用年限不会强制报废

        5月20日,北京网约车新政过渡期结束,距今已经将近3个月。不少市民反映执行“京人京牌”新政后,网约车数量明显减少,又回到了“打车难”的时代。昨日下午,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做客首都之窗直播节目,介绍新政实施情况。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出租汽车管理处副处长李松表示,目前数据显示,网约车平台的乘客订单完成度下降了10%,但考虑到相关出行补贴已经取消,打车难问题并不太明显。据她透露,全市共有6000多辆网约车取得许可,“京牌”基本执行到位,但“京人”执行情况较差。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专车行业市场需求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网约车订单完成度降10%

        在北京实施“京人京车”的网约车新政后,有市民反映,网约车数量明显减少,又回到了“打车难”的时代。上周末北京普降大雨,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都留言吐槽,自己在雨里站了好久才打到一辆车。

        对此李松认为,如果只是有一次两次打不到车不叫“打车难”,需要有一个标准来进行衡量,比如说持续多长时间的里程利用率,或者说乘客等待时间延长到什么时间才能定性为一个“打车难”。

        同时,她也提到作为大城市出行的特点,在早晚高峰、恶劣天气时,包括一些场站可能会出现特定的时期不能随时打到车。“如果说在全市所有的地方都能够随时随地打到车的话,那也就意味着这个出租汽车的运力存在较大的过剩。司机收入会很低,行业的吸引力会大幅下降,反过来也就会影响乘客的利益,所以供需是需要平衡的。”李松表示,在目前已有的数据基础上,网约车平台的乘客订单完成度下降了10%,但考虑到网约车公司的相关出行补贴已经取消的影响,目前打车难问题并不太明显。

        6家公司取得许可

        在此前多省市发布的网约车新政中,基本上都有“适度发展”的表述,那么按照北京市的相关规划,网约车应该发展到何种规模呢?又应以何种数量为宜呢?

        “按照国家和交通部有关要求,明确了网约车是出租汽车的一种。因此,也应纳入到出租汽车整体中来控制其总量和规模。”据李松介绍,目前北京取得许可的网约车运营公司有6家,车有6000多辆。

        网约车应满足高端需求

        “按照我们‘十三五’的交通发展的规划,到2020年,小汽车和出租车占全市交通出行的比例是24%,出租车也就占3%-4%的比例,在这个比例当中,北京的网约车规划数量的确相对较少。但从定位来说,网约车是满足相对高端乘客的需求,而且网约车从车辆的使用效率来说的话,肯定比巡游车要低的。”李松说。

        李松表示,北京属于道路资源有限的特大型城市,而且有比较繁重的清洁空气任务,所以在确定出租汽车定位时,就明确了它是公共交通的补充,主要承担着个性化的和差异化的比较小众的出行需求。

        ■ 四问新政

        1 “京牌京人”规定是否落实到位?

        市交通委:“京牌”基本到位,“京人”监管难度较大

        在北京实施的网约车新政中,明确规定网约车及驾驶员须满足“京人京牌”的要求。记者注意到,新政实施以来仍有一部分外地户籍司机在京从事网约车运营。同时也有数据表明,部分平台注册车辆及驾驶员在未取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依然在平台中被派单运营。

        在直播访谈中,李松证实了这个情况,她表示,到现在为止,仍然存在网约车公司没有办理人员和车辆的许可手续的情况。

        “目前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各平台对于非京籍的车辆清理情况基本到位,因为车籍是比较明显,从车牌的外观就能看出。对于非‘京人’的问题查处起来难度比较大,目前对非京籍的人员清理上相对有所滞后,一方面是我们查处有难度,另外从平台考虑,他可能认为人员清退过多,会对平台的业务、盈利有一些影响。”

        据了解,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一直在督促运营企业,按照政府的规范要求来办理相关许可手续。“不排除这些公司存在试探政府底线的心理,但目前相应的规矩是我们的底线,没有变通的可能。”

        此外,李松透露,市交通委有一个执法总队在进行执法,如果被查到一律进行处罚。

        2 “顺风车”是否纳入网约车监管?

        市交通委:顺风车不属于网约车,但需符合相关规定

        有网友表示,网约车费用水涨船高,对自己的吸引力越来越小,未来会选择顺风车。但目前的顺风车是网约车吗?这一部分司机是否也需要取得相关资格?

        对此李松表示,顺风车不属于网约车,属于合乘。顺风车的司机不需要取得资格,但需要遵循《北京市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合乘信息服务平台应为合乘司机和合乘者之间提供一个协议,包括费用承担方式、安全责任、保险的承担,双方有一个明示关系,开展相应的合乘行为。为了对合乘行为和网约车的行为进行明确区分,作为合乘服务的提供者,他只能和合乘者分担合乘部分的出行成本,只能收取燃料费和道路通行费,除此以外不能收取其他费用。如果收取的费用高于这个标准的话,不再是合乘行为,就属于网约车的营利行为。

        市交通委规定,合乘只能一天不超过两次。此外,在费用计算上,只能分摊变动成本,不能包含车辆的折旧费用,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均属于非法运营。

        3 网约车达到使用年限必须报废?

        市交通委:达到规定使用年限后应退出运营

        有从事网约车运营的司机反映,目前北京的网约车使用年限是8年或60万公里,如果超过这个限制是不是就必须要将车辆进行报废。

        “有一些车主可能对这个政策的理解不太全面,觉得如果要从事网约车经营的话,是不是到了8年这个车就要报废?” 李松解释道,“如果从事网约车经营的话,使用年限是8年,如果这个车达到8年之后,它就必须退出网约车经营,但是这个车还可以接着使用,并不需要报废。”

        李松进一步表示,当时在确定网约车报废年限时存在过争议,理论上应该按照出租汽车的报废年限,而为什么专门针对网约车出台一个新的报废标准,主要是考虑到兼职司机的需求,网约车可能以网络预约为主,实际的行驶里程会比一般的巡游出租车要少。因此,才提出来网约车的报废标准执行60万公里,或者是使用年限8年退出网约车运营。

        4 网约车价格持续攀升如何监管?

        市交通委:北京实行市场调节价,调价应该满足两条件

        有网友表示,新政后网约车的价格越来越高,而且经常会出现1.5倍或更高的动态加价情况,企业定价可有相关依据?

        “北京市明确提出网约车的定价是实行市场调节价。”李松表示,这是北京市按照交通部相关要求制定的,“但网约车平台公司要提前公布做价规则,包括计程计价的方式,而且事先要告知乘客你这个价格是怎么规定的。”

        据了解,市场制定的计程计价方式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既不可过低也不能过高。李松表示,在相关文件中明确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不能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同时也禁止滥用市场的支配地位,不公平地高价运营,损害公众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权益。

        李松坦言,目前的确存在价格的动态调价不透明的情况,“比如说从平台公司的角度现在存在用车需求大于车辆供给,但是实际上真实的状态,它的工作需求和车辆供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确实不太透明,也容易引起大家的质疑。”

        李松指出,价格的动态调节机制应有两个前提。第一要明确调节的规则,第二个这个规则是可以检测的。“如果企业制定的动态调价符合这些规则就可以调。”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家油气管网设施新规11月施行 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国家油气管网设施新规11月施行 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10月17日,为深化油气市场化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发布《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部门规章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2025年10月21日
中国牵头启动全球首个智能出行隐私保护国际标准制定

中国牵头启动全球首个智能出行隐私保护国际标准制定

10月11日,从中国市场监管部门获悉,由中国牵头提出的《智能出行服务安全与隐私》国际标准提案,近日在国际网络安全标准组织成功立项。此举标志着全球首个专门聚焦智能出行服务领域的隐私与安全保护国际标准正式进入制定阶段,对全球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5年10月14日
国内首个物流数字化国标正式发布 于2026年3月1日实施

国内首个物流数字化国标正式发布 于2026年3月1日实施

9月26日,在第17届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发展大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式发布了《物流企业数字化 第1部分:通用要求》国家标准。此项标准是我国物流领域的首个企业数字化国家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空白,标志着我国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2025年09月28日
交通运输部将出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大模型

交通运输部将出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大模型

9月23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综合处处长邢凡胜表示,面向“十五五”,交通运输部正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将把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规模化创新应用作为主攻方向。目前,《“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已制定完成,即将发布施行。

2025年09月25日
五品类液态食品散装运输将迎新规:实行许可与联单管理

五品类液态食品散装运输将迎新规:实行许可与联单管理

9月15日,为规范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行为,完善运输许可与监管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总局15日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起草了三份重要文件,拟对食用植物油、调味品、酒类等五类重点液态食品的道路散装运输实施准入许可与全程联单管理制度。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液态食品散装运输制定专项监管规定,旨在严防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风险,保障食品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连续十年世界第一 “无人物流”技术正加快推广应用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连续十年世界第一 “无人物流”技术正加快推广应用

8月2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日发布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物流市场规模持续保持世界第一,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年09月01日
国产电动航空规模化商业运营按下“加速键 低空经济将迎发展“加速度”

国产电动航空规模化商业运营按下“加速键 低空经济将迎发展“加速度”

8月18日,正力新能在航空动力电池系统适航取证与量产交付发布会上宣布,其研发的航空动力电池系统成功支撑国内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RX1E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正力新能也由此实现航空动力电池的量产交付,助力国内首款电动固定翼飞机正式迈入批量化生产阶段,这一突破也标志着我国电动航空商业化运营迈出关键一步,为低空经济发展注

2025年08月20日
三部门联手推进: 2027年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三部门联手推进: 2027年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8月6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