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明年我国修船市场需求量或增加两成

  我国重点修船企业今年前三季度产值总量为92.9亿元,同比下降13%;修理完工船舶2862艘,同比减少16.6%。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2017年我国修船业将出现向好的趋势,需求量可能增加两成。

  经历今年年初以来的持续下滑,修船市场能否迎来走出低谷的拐点?日前,中国修船企业“斯佩克”第五十八次会议在舟山召开。从会议通报情况来看,16家成员单位今年前三季度修船产值总量为92.9亿元,同比下降13%;修理完工船舶2862艘,同比减少16.6%。尽管我国修船业再次呈现产值和完工数量“双降”的局面,但业内人士认为,告别黯淡的第三季度之后,我国修船业仍将出现向好的趋势和有利的因素。

  1、业绩呈现分化趋势

  业务量不饱满,是修船企业的普遍感受。华南地区一家企业表示,第三季度常规修理业务非常惨淡,共修理完工船舶12艘,创下了历史新低。上海一家企业各大小船坞都出现了空坞情况,修理完工船舶数量不到产能的一半。作为修船市场基本面的航运业至今没有明显的起色,给修船订单的承接带来了极大困难。

  价格走低是同期市场的又一特点。“第三季度,我们的修船数量环比上升了19%,但产值却环比下降了27%。”相关企业代表认为,激烈的竞争导致价格在此期间出现了大幅下降。一些企业明确表示,自己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竞争中没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改装业务正在成为修船企业业绩分化的重要因素。今年前三季度,16家“斯佩克”成员单位中有4家实现了产值增长,这4家企业完成改装产值最少的有1.4亿元,最多的有7.1亿元。其中,山东一家修船企业实现的6.7亿元产值中有5亿元来自改装集装箱船球鼻艏业务,改装业务产值占比高达75%。相比之下,多数修船企业今年前三季度未曾接获改装业务。

  2、市场不会持续恶化

  虽然总体而言修船市场形势不容乐观,但部分修船企业仍然认为,今年第四季度修船市场将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福建一家企业表示,每年第三季度通常是其全年生产经营的最低点,第四季度的生产总量将明显扩大。来自行业领军企业的部分代表也认为,自今年8月以来,全国修船企业空坞比例有所下降,生产任务不足的问题已逐步得到改善。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冬季的到来,南北地区的修船企业情况将出现明显的差异。

  与此同时,2017年的修船市场行情似乎也值得期待。舟山一家企业认为,经过长期持续低迷,国际航运业的过剩产能已经逐步得到整合及淘汰。随着国际大宗商品需求的回暖以及近期国际贸易的改善,国际航运业可能出现积极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船东大规模拆解老旧船舶的势头将有所放缓,有可能会增加对船舶修理的需求,缓解修船价格持续走低的压力。与会的资深经营人士推算,2017年修船需求量将比今年增加两成。

  此外,压载水公约生效对修船市场的影响也引起了修船业人士的广泛关注。目前来看,各家修船企业对压载水公约的生效能否带来一波压载水处理系统安装与船舶特检的市场行情,能否对修船市场会产生重要的提振作用,仍然意见不一,觉得仍需观察实际效果。主流观点认为,由于航运市场的矛盾和问题没有本质改变,压载水公约的实施不会突然逆转修船市场局面,但对修船需求有一定利好。

  3、多措并举平稳发展

  复杂多变的市场考验着众多企业,“守底线”成为骨干修船企业在市场低迷期的共识。据了解,为保证毛利率指标的“红线”,许多有实力的企业在限制低价竞争上起到了表率作用。有的修船企业面对来自欧洲个别国家船东的超低报价,宁可少接订单也不做逾越底线的让步,有的企业甚至主动放弃了低价订单。

  “调结构”的力度也将持续加大。河北一家修船企业表示,将着重开拓工程船维修等领域,降低常规修理业务比重。今年6月,上海一家修船企业决定,将在旗下一处修船厂区的在厂项目完工后彻底将其关停。另外,坊间传闻的中远与中海两大航运央企对造船、修船等工业板块的整合以及其他造船央企对相关修船业务的重组等消息,也引起了修船业的持续关注,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将对我国修船产能的整合产生巨大影响。

  此外,“降成本”将成为修船企业必须不遗余力做好的重要工作。据了解,有的修船企业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已上升到总成本的50%左右,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因此,很多修船企业一方面调整组织架构,精简部门人员,合并管理职能,降低管理成本,最大程度适应生产经营新形势;另一方面,大力提高工人技术水平,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在效率和质量上做足文章。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内首个物流数字化国标正式发布 于2026年3月1日实施

国内首个物流数字化国标正式发布 于2026年3月1日实施

9月26日,在第17届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发展大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式发布了《物流企业数字化 第1部分:通用要求》国家标准。此项标准是我国物流领域的首个企业数字化国家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空白,标志着我国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2025年09月28日
交通运输部将出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大模型

交通运输部将出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大模型

9月23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综合处处长邢凡胜表示,面向“十五五”,交通运输部正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将把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规模化创新应用作为主攻方向。目前,《“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已制定完成,即将发布施行。

2025年09月25日
五品类液态食品散装运输将迎新规:实行许可与联单管理

五品类液态食品散装运输将迎新规:实行许可与联单管理

9月15日,为规范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行为,完善运输许可与监管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总局15日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起草了三份重要文件,拟对食用植物油、调味品、酒类等五类重点液态食品的道路散装运输实施准入许可与全程联单管理制度。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液态食品散装运输制定专项监管规定,旨在严防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风险,保障食品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连续十年世界第一 “无人物流”技术正加快推广应用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连续十年世界第一 “无人物流”技术正加快推广应用

8月2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日发布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物流市场规模持续保持世界第一,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年09月01日
国产电动航空规模化商业运营按下“加速键 低空经济将迎发展“加速度”

国产电动航空规模化商业运营按下“加速键 低空经济将迎发展“加速度”

8月18日,正力新能在航空动力电池系统适航取证与量产交付发布会上宣布,其研发的航空动力电池系统成功支撑国内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RX1E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正力新能也由此实现航空动力电池的量产交付,助力国内首款电动固定翼飞机正式迈入批量化生产阶段,这一突破也标志着我国电动航空商业化运营迈出关键一步,为低空经济发展注

2025年08月20日
三部门联手推进: 2027年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三部门联手推进: 2027年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8月6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