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物流行业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亟须清查排除

  2015年天津港“8·12”事故后,各地纷纷对物流安全尤其是危化品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强化,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使物流安全乱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然而,记者近来在多地调研时发现,物流行业依然隐患密布,仓储设施不合规范、运输过程超载超限、救援处置水平不高等问题突出,尤其对危化品的安全监管存在漏洞,亟须通过完善法规、理顺体制、强化责任、创新手段来清查排除隐患,确保物流安全。

  隐患无处不在 运输、仓储、人员问题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仅危化品发生的安全事故就有近百起。事实上,伴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危化品的需求日益旺盛,物流安全风险有增无减。

  一位物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安全不达标仓库数量众多,尤其是一些位于监管盲区的“黑仓库”给物流安全埋下隐患。记者采访时也发现,有家企业过半数仓库因历史原因消防不达标,但却仍在照常使用。而一些物流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相对偏远的地方租用仓库堆放货物,且不向消防部门申报,安全隐患更加突出。

  据业内人士估测,我国危险品仓库缺口大约在25%以上,部分地区在30%以上。不少企业因为找不到正规危化品仓库,只得在普通仓库违规储存,甚至在“黑仓库”存储。

  不仅如此,物流运输过程中超载超限现象突出,尤其是危化品的监管存在空白。一些负责大型器械运输的物流企业告诉记者,大型器械由于无法拆解,在公路运输时超限、超载严重。“我们公司大型器械的公路运输费用,有80%以上是缴纳罚款,而交了罚款后就能够在公路上继续通行。”该企业负责人说。

  一些企业和运管部门表示,除了客观原因外,部分物流企业和驾驶人员为了追求利润,超载、超限的情况更加普遍,尤其是危化品运输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问题。

  另外,安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应急处理能力亟待加强。有专家表示,一些物流安全事故如果发现及时,处置得当,往往能避免事故恶化,从而减少损失。但现阶段安全人员普遍专业水平不高,处置能力不强,应急作用相对有限。

  以危化品运输为例,押运员负责货物从装载、运输、卸货整个过程,应发挥看管监督的作用,但因与司机相比,押运员的工资普遍较低,且难免会产生摩擦,很多司机要么不配押运员,要么让自己的家属考取押运证跟车,这样一来应急处置能力严重跟不上。事实上,不少危化品车辆在发生事故后,司机和押运员基本上都是率先逃离。

  重罚款轻监管 多头管理造成责任真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危险品运输量约为10亿吨,危险品道路运输企业约为1.1万户,运输车辆约31万辆,从业人员约120万人。专家认为,我国物流行业安全事故高发,既有危化品需求旺盛等客观原因,也有部门多头管理造成监管不力、企业主体责任难以落实、安全管理手段难以跟上等问题。

  首先,多头管理造成责任真空,重罚款轻监管。中国物流学会会员、重庆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廖成林表示,目前对危化品管理主要靠《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依据该条例安监、公安、质检、环保、交通、卫生、工商、邮政等部门各管一段,看起来“天衣无缝”,但由于危化品的流动性,责任也在随时变更,出了安全事故很难进行责任界定,由此出现责任真空。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重罚款轻监管的问题,争利益时一哄而上,出事故时相互推诿。

  其次,主体责任难以落实,重效益轻安全。一些物流企业告诉记者,按照国家规定,企业担负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但由于危化品企业的数量很多,企业的规模、安全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部分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加之一些企业重效益轻安全,为了追求效益甚至牺牲安全,产生存储仓库不达标、运输车辆不合规等安全隐患,主体责任难以真正落实。

  第三,管理方式滞后,重表面轻实质。不少物流企业反映,现在安全部门的管理手法落后且大多只停留在表面上,比如检查设备是否完善、应急预案是否具备等,而对真正的应急处置能力却重视不够。发现问题时,也会下达整改通知书,但对整改的效果重视不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物流安全隐患突出,一些原本具备危化品储存和运输资质的大型物流企业,因为担心出现安全问题而“谈危色变”,纷纷退出危化品项目,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在再谈危化品项目,不但董事会通不过,就是在党组会上也不会通过。”一位国有企业负责人说。

  亟待加强安全管理 排除安全隐患

  专家和物流企业认为,反复发生的事故,要从体制上找原因;经常发生的事故,要从规律上找原因。当前应针对物流中的突出隐患,进一步完善法规,理顺体制,提升手段,以避免隐患演变成事故。

  廖成林认为,应完善法律规范,理顺管理体制。我国现行的危化品监管法规体系存在着立法滞后、可操作性弱、刚性不足等突出问题,建议出台一部危化品安全管理的专门法律,进一步细化操作规范,增强可操作性。同时,针对管理体制中“九龙治水”状况,也可借鉴国内食品监管体制改革及国外成功经验,削减管理部门,拉长责任链条,避免相互推诿、扯皮等问题。

  另外专家建议,可以通过信息化、科学技术手段来强化监管,比如预防危化品超载问题,可以仿照国外经验,采取强制技术标准,车辆一旦超载便无法启动。记者在大连港采访了解到,该港口通过“场站应急可视化系统”,在控制中心增设电子显示屏,实现了对场站、运输工具、货物的全程可视化管理。

  同时,也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安全意识。一些物流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表示,传统“死记硬背”的安全意识培养和安全技能提升方式,固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更需要提升实际操作水平以及“入脑入心”的安全意识。因此,需要在丰富安全宣传形式的同时,重点强化安全演练,提高实战能力。通过设立安全基金等方式,加大对安全防范人员的奖励,逐渐培养其安全意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家油气管网设施新规11月施行 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国家油气管网设施新规11月施行 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10月17日,为深化油气市场化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发布《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办法》),自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部门规章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2025年10月21日
中国牵头启动全球首个智能出行隐私保护国际标准制定

中国牵头启动全球首个智能出行隐私保护国际标准制定

10月11日,从中国市场监管部门获悉,由中国牵头提出的《智能出行服务安全与隐私》国际标准提案,近日在国际网络安全标准组织成功立项。此举标志着全球首个专门聚焦智能出行服务领域的隐私与安全保护国际标准正式进入制定阶段,对全球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5年10月14日
国内首个物流数字化国标正式发布 于2026年3月1日实施

国内首个物流数字化国标正式发布 于2026年3月1日实施

9月26日,在第17届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发展大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式发布了《物流企业数字化 第1部分:通用要求》国家标准。此项标准是我国物流领域的首个企业数字化国家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空白,标志着我国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2025年09月28日
交通运输部将出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大模型

交通运输部将出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大模型

9月23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综合处处长邢凡胜表示,面向“十五五”,交通运输部正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将把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规模化创新应用作为主攻方向。目前,《“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已制定完成,即将发布施行。

2025年09月25日
五品类液态食品散装运输将迎新规:实行许可与联单管理

五品类液态食品散装运输将迎新规:实行许可与联单管理

9月15日,为规范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行为,完善运输许可与监管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总局15日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起草了三份重要文件,拟对食用植物油、调味品、酒类等五类重点液态食品的道路散装运输实施准入许可与全程联单管理制度。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液态食品散装运输制定专项监管规定,旨在严防运输过程中的污染风险,保障食品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连续十年世界第一 “无人物流”技术正加快推广应用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连续十年世界第一 “无人物流”技术正加快推广应用

8月2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日发布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物流市场规模持续保持世界第一,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年09月01日
国产电动航空规模化商业运营按下“加速键 低空经济将迎发展“加速度”

国产电动航空规模化商业运营按下“加速键 低空经济将迎发展“加速度”

8月18日,正力新能在航空动力电池系统适航取证与量产交付发布会上宣布,其研发的航空动力电池系统成功支撑国内首款双座电动固定翼飞机RX1E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正力新能也由此实现航空动力电池的量产交付,助力国内首款电动固定翼飞机正式迈入批量化生产阶段,这一突破也标志着我国电动航空商业化运营迈出关键一步,为低空经济发展注

2025年08月20日
三部门联手推进: 2027年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三部门联手推进: 2027年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

8月6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国将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