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湖北省港口问题严重,港口整合道远路艰

  导读:湖北省港口问题严重,港口整合道远路艰。据知情人士透露,武汉港航即湖北港口集团的变称,将承担整合湖北省港口的重任,目前并未挂牌,干部人选公示后还未正式认命,办公地址、相关人员组成和架构等等更是没有确定,基本处于“空壳”状态。

  湖北省港口面临着规模小而散、集约化程度低、区域分割、功能布局不合理、经营分散和恶性竞争严重等体制上的突出问题,港口资源整合迫在眉睫……

  2014年7月,湖北省做出重大决策,推进长江湖北段港口整合,为此专门召开动员会,研究推进方案。但时至今日,原拟于2014年8月底成立的湖北港口集团迟迟未挂牌,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武汉港航)却横空出世,6月初湖北省委组织部在媒体公示拟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人选。

  A 改头换面初心不变

  据知情人士透露,武汉港航即湖北港口集团的变称,将承担整合湖北省港口的重任,目前并未挂牌,干部人选公示后还未正式认命,办公地址、相关人员组成和架构等等更是没有确定,基本处于“空壳”状态。

  按此前提案说法,武汉港航注册资本70亿元左右,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新港投资集团)和武汉港务集团共出资约58亿元,其他4家单位各出资3亿元左右。按照“全线整合、分步实施”原则,湖北省将率先完成鄂东南5市(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和咸宁)港口的整合,随后根据湖北省港口发展需要,适时展开更大范围的港口整合。

  2014年8月底,湖北省制定《推进湖北省长江港航资源整合工作的实施方案(送审稿)》。根据实施方案,湖北省将立足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咸宁5市现有基础条件,实现资源产权、领导体制和业务体制“三统一”,加快推进港航岸线资源整合,统一规划5市700多公里长江岸线,3—5年内形成运输能力、港口规模、港区物流后方产业园区布局统一规划、协同发展的“港口航母”。

  此前媒体曾报道,湖北省计划通过股权重组方式,整合包括湖北省级港航资产、武汉港务集团、武汉新港投资集团及湖北省东南部5个城市港航集团的国有资产。湖北省发改委指出,考虑到港口企业经营主体复杂和区域分布广泛等实际情况,先期将整合国有控股或参股港口,再由新的平台公司逐步推进对其他性质港口整合。

  港口整合将采取“股权整合+业务重整”的方式,股权整合第一步只涉及国有股权,各所属实体债权、债务关系暂不变,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对港航资源的控制。同时,股权整合不影响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只涉及股东所有权变更。股权整合后的业务重组更易于操作,股权和产权清晰,便于统一管理,实现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而整合重心以武汉新港投资集团为主。

  武汉新港投资集团现有国有独资、控股、参股及集体企业共13家,其中华航集团、港运集团、水运集团、大通公司、长贸公司、汇江公司等6家企业已完成整合重组,成为一家员工万余名、注册资本上亿元的华中港航物流有限公司,已经拉开内部整合的大幕。

  但港口整合进程不会太快,原因很复杂。首先面临的是股权的整合,而目前各地港口的股权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国有资本也有混合资本,运营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其次,武汉港航是省属企业,干部选拔问题酝酿太久。再次,港口整合的背后还涉及到各市话语权的争夺,沿江几个地级市意见不统一,不同城市有各自的规划,积极性不高也是主因。

  作为武汉港航的委托管理者,武汉市表态积极。武汉市政府和新港管委会曾多次赴相关地市调研,听取各方的意见和诉求,互动频繁。黄冈、咸宁、鄂州等地方政府高层也都积极表态,但实际操作上各打自己的“小算盘”。

  B 合作才能共赢

  一业内知情人士透露,黄石港整合积极性最差,态度较为暧昧。黄石港是湖北省两个一类海港口岸之一(另一个是武汉阳逻港),整合之后,由武汉市委托管理,在招商方面,会丧失部分话语权。

  知情人士表示,黄石港每年货量不足2万TEU,地理位置在武汉下游,武汉港每月货量有7万—8万TEU,比黄石港一年货量还多。但是黄石港却不太愿意与之合作,甚至一些黄冈的集装箱也一定要去黄石港中转,服务质量也不是很好,装卸价格是整个湖北省所有港口中最高的。武汉港财力雄厚、政策利好也多,黄石港应该与武汉港进行合作。“占山为王”是港口资源的浪费,阻碍行业发展。

  据了解,黄石是先有港再建市的,黄石港务管理局实行政企分开、下放地方管理后,黄石港务集团由港企部分改制而成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共有码头20座,26个泊位,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最大起吊能力35吨,库场面积6万平方米,装卸机械98台(套),各类船舶68艘,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460万吨。 2014年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集装箱2.5万TEU,企业微利运行。

  由于黄石港务集团主要港区在中心城区,面临规划、环保的巨大压力。在港口战略转型升级方面,港口服务对象以黄石市支柱产业为主,比如大冶有色、华新水泥、新冶钢、宝钢等,这些企业现都在逐渐外迁,港口服务必需延伸服务链条,发展综合物流,进行产业升级。

  相关人士介绍,荆州港务集团也面临港口转型升级的问题,由传统装卸向综合物流发展。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提升口岸营运效能,与大企业联合发展,可以缓解融资压力,还可在货源上得到保障。荆州港务集团已引入武汉港务集团参股合建码头并尝到了合作的甜头,企业经营保持一定盈利。

  宜昌港务集团是香港保华集团以现金出资方式,增资重组的合资企业。尽管2014年收入达2亿元,净利润2000多万元,但与2000万吨货物吞吐量和50万TEU的码头承接能力和设计箱量相比,显然处于“吃不饱”的状态。“宜昌港90%的货物都是到武汉港大船转运,合作共赢尤为重要。”该人士强调。

  C 武汉新港投资做主唱

  作为整合主体的武汉新港投资集团系武汉市属国有企业,参股湖北港务集团,阳逻集装箱港是武汉新港的江北核心港。长江中上游的许多货物,经由这里通江达海,发往世界各地。

  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主任张林介绍,2014年武汉新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TEU,同比增长17.87%;货物吞吐量达到1.48亿吨,同比增长11.87%;2015年一季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01万TEU,同比增长10.7%。目前,武汉新港已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张林日前表示,阳逻港三期工程、阳逻港综合保税园区等重大工程正全力推进,首批开建的4个泊位将于年底建成。三期工程建成后,将与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一二期工程共同实现480万TEU年吞吐量。武汉新港集团全力统筹武汉、鄂州、黄冈、咸宁4市港口及岸线资源,“加速跑”态势明显。2015年重点建设119个项目,计划完成投资258.7亿元。《武汉新港集疏运网络规划》和《武汉新港产业发展规划》正有序推进,将利于港口整合后的集约经营,高效便捷,并降低物流成本。

  近日,武汉市政府明确,武汉航运交易所(武汉航交所)的筹建、运行日常事务由武汉新港管委会管理。蛰伏数年的武汉航交所即将迎来架构重组,预计9月份开门营业。武汉航交所作为长江中游唯一的航交所,武汉市一直将推进其发展作为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重点开展货运交易、船舶交易、航运人才、政务、商务和信息等6方面的服务,到2020年航运交易额将超100亿元,长江沿线相关的港口企业也会因此受益。

  航运专家认为,随着“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航运业低迷之际,港口企业应顾全大局放弃小我,顺势而为,积极融入企业整合洪流,抱团取暖,待航运业环境转好必将大有可为。

  业内人士表示,港口跨区域整合,不是简单区域协调,而是利益再分配问题;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要真正提高效益,带动相关区域经济发展。港口整合不能只注重表面、形式、数量上的整合,而要在本质、内涵和功能上进行整合,要从根本上改善港口布局和资源结构。同时,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港口资源整合,还应建立港口规划和建设的长效问责制,使港口规划建设的决策符合科学规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3月6日,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公布,2025年2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8.9点,较上月回落0.3点。分项指数中,库存周转率指数、实载率指数有所上升,总业务量指数、农村业务量指数、履约率指数、人员指数、满意率指数、物流时效指数和成本指数有所下降。

2025年03月14日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2月26日,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强化主要航空口岸通关服务保障、提高特殊货物通关效率、提高航空口岸场站操作效率、支持航空口岸深入开展多式联运、加快空运跨境电商发展等措施。而此次《通知》的出台,无疑将较大限度利好我国航空物流与

2025年02月28日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1月4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比上月回升1.3%,比上年同期回升1.86%。在企业较好预期拉动下,市场供需呈现同步增长,12月当月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2025年01月13日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12月26日,中国国家铁路局召开的2025年全国铁路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到,预计今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同比增长11.7%左右。

2024年12月30日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11月份,我国交通运输规模明显扩张,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凸显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向好。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5亿吨,同比增长5.5%;日均装车超19.4万车,创历史新高。重点物资运量全面增长。

2024年12月26日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数据显示,2024年11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3条,运营里程10522.1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40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7.1亿人次,客运量环比减少0.6亿人次,降低2.2%,同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5.2%;进站量16.2亿人次。

2024年12月10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

11月2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冷链物流行业总体需求稳步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冷链物流总额为6.4万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三季度增长4.5%,比第二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从收入来看,前三季度冷链物流总收入为4178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三季度增长3.7%,比二季度加

2024年11月29日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LNG海运需求强劲下中国首艘新型大型LNG运输船成功交付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LNG海运需求强劲下中国首艘新型大型LNG运输船成功交付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各大船厂共交付LNG运输船41艘、570.7万立方米。延后看,全球LNG运输船手持订单交付计划中,新船交付主要集中在2024—2026年,最晚交付计划也已排至2029年。

2024年11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