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打车高补贴时代螺母 后市场走向如何?不可否认,曾经凭借“烧钱大战”而红极一时的打车应用正在进入后补贴时代。然而,在后补贴时代,打车应用市场改如何维持现在的热度则成为业内最为关心的问题。
随着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一席“抱怨式”评论的落下,长达两个月之久的打车应用“烧钱大战”这次真的开始接近尾声。日前,两大打车应用之一的快的打车接连降低补贴额度,从最高峰的每单13元的补贴降低至现在的每单5元。
与此同时,嘀嘀打车方面也开始有所回应,暗自调整补贴方案。据悉,嘀嘀打车其实从3月4日零点起已经调整补贴方案了。3月4日起,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维持12到20元补贴不变,其余各地会有微调,从当地起步价到20元不等,每天2单。
后补贴时代打车应用还有人会用吗?
不可否认,曾经凭借“烧钱大战”而红极一时的打车应用正在进入后补贴时代。然而,在后补贴时代,打车应用市场改如何维持现在的热度则成为业内最为关心的问题。至此,不禁有人会问到:“如果打车应用不再补贴了,还会有人去使用吗?”
其实关于此类话题的讨论并没有什么价值?众所周知,“烧钱抢用户”的现象并非打车应用市场所独有的一个模式。早在2011年初,团购市场开始在中国走红,各大企业纷纷争相扎堆团购市场,其中“烧钱”便是当时业内的一个热点话题。
经过一轮番“烧钱大战”和市场的淘汰,最终活下来的团购企业所剩无几。尽管如此,但团购市场仍然是目前互联网巨头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此前,腾讯入股大众点评;百度斥资1.6亿美元注资糯米网59%股权,今年1月宣布整吞糯米;2011年,阿里巴巴领投美团网B轮融资,金额为5000万美元。
难道说:“团购市场烧钱力度降低了或者不烧钱了,就没有人再使用团购业务了吗?”答案很明显不是。话题再转回打车应用市场,其实从打车应用市场的发展轨迹来看,和当年的团购市场如出一辙。因此,在业内打车应用市场也被称之为“第二个团购市场”。
综上来看,尽管打车应用市场的“烧钱大战”落下帷幕,但打车应用本身仍然存在价值。从市场策略的角度来看,两大应用的“烧钱抢用户”行为其实是一种培养用户的策略。当用户使用某种应用和服务的次数多了之后,会对这种应用和服务产生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会继续推动该服务或应用继续发展。
从“量”的竞争转变为“质”的竞争
当然,打车应用补贴额度的降低,肯定会对打车应用企业本身产生一定负面的影响。对此,快的打车公关总监叶耘也坦言:“补贴额度降低是一个必然选择,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完全依靠‘烧钱’的方式来维持热度,这是不健康的发展模式。此次‘烧钱大战’的终止对快的打车而言,虽然存在一定负面的影响,但同时也可以助其筛选掉一些完全依靠补贴而得来的用户。”
据叶耘介绍,目前快的打车的用户数量为6700万,较补贴之前的2300万用户增长了近两倍。“经历‘烧钱大战’大战过后,在数量上,打车应用市场已经达到了一个预期的目的,下一步打车应用市场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质’的提升,从而完成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变。”
响应马云“免费让老人打车”号召,目前快的打车已经联合奇瑞公司在北京投入了20辆奇瑞汽车进行免费接送服务,北京市五环以内的50岁以上老年人均可参加活动免费打车,活动试运行期限为1个月。无独有偶,嘀嘀打车方面也开始转战公益服务领域。据了解,嘀嘀打车在5日凌晨宣布,嘀嘀已经联系好了“雷锋车队”,在5日当天,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在成都城区乘坐雷锋车将全部免费。
从一定程度上,两大打车应用还在“烧钱”,只是此次烧钱的方式不同,不再是一味的补贴,而是转向了公益服务。企业之间的竞争无可厚非,但千万不要让公益活动成为企业发展的台阶,那样就会变得太可悲。“类似于这一类的注重服务的发展措施仍然会加大力度。”叶耘说,4、5月份,快的打车会联合数百家线下企业发展打车应用市场的O2OC产业,正式开始打车应用市场商业模式的“试水”。
由此来看,后补贴时代的打车应用市场会更加注重服务的发展。不仅如此,在一度狂风烧钱之后,打车应用市场也应该考虑该如何寻找自己的商业模式,从而在资金上保证自给自足,不再依赖于投资方的资金支持。
司机看后补贴时代的打车应用市场
其实对于后补贴时代的打车应用市场,出租车司机师傅们也有类似的看法。日前,据一位金银建出租车公司的张师傅表示:“打车应用补贴与否对我们司机师傅的影响并不大,不管是打车应用诞生之初的加价模式,还是现在的补贴模式,司机师傅在抢单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乘客与司机之间的距离,而并非加价或补贴的高低。”
总结司机师傅的观点可以发现,司机师傅抢单与否,是由多个因素决定,而并非加价多少或补贴多少决定的。
一.乘客与司机之间的距离
如果距离较远,很多司机师傅是不愿意抢单。只有在距离适当时,出租车司机师傅才会去进行抢单。
二.加价或补贴的高低
只有在乘客与司机之间距离适当的前提下,司机师傅才会考虑加价或补贴的多少。
三.乘客下单的路程距离
在前两个条件都满足的同时,乘客下单路程的距离也是司机师傅抢单时衡量的一个标准。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乘客叫单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司机师傅是不会抢单。相反,如果路程较远的情况,师傅们还是会抢单。
所以经常坐出租车的乘客会发现,在早晨和傍晚的上下班打车高峰期,所有的打车软件都不灵,打车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归根结底,打车难的现象是市场供求不平衡的问题所导致,并非一两个打车应用的出现就能够得到缓解。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北京市的出租车数量才将近7万辆,而所在北京的人口数量则是数千万级别,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
作为影响人们出行习惯的一个服务应用,打车应用本身还是有存在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缓解了司机与乘客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打车应用已成为互联网巨头企业之间斗阵的“棋子”。受制于背后巨头的驱动,虽然“烧钱大战”即将落下帷幕,但未来打车应用市场的竞争会仍然继续。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