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吉林对外投资合作“走出去”战略机遇与挑战风险并存,“我们将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深入挖掘潜在的增长点,抓骨干企业,推重点项目,拓展‘走出去’空间,不断增创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面对记者提出的未来工作计划,卜向敏这样回答。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吉林省围绕长吉图战略,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及区域发展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对外投资合作总量规模,做大市场空间,做强投资合作主体,“走出去”新格局日渐清晰。
五年来,全省对外承包劳务合作完成总额累计实现30.3亿美元,年均增长15.9%;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累计实现31.0亿美元,年均增长48.2%。围绕大企业、大项目,积极拓展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和领域,全面扩大与周边国家能源、矿产投资合作,畅通资源、能源回运渠道,以“朝俄资源、非洲工程、日韩新劳务”为标志,富有吉林特色的“走出去”格局基本形成。
年度投资额创历史新高
为了加快“走出去”步伐,吉林省各级商务部门围绕重点项目,引导重点对外工程企业与重点投资企业对接,强强联合,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协调国家商务部核准了吉恩镍业3.6亿美元加拿大皇家矿业增资项目以及对印尼投资10.75亿美元的镍金属冶炼项目;核准了通化铭邦工贸公司对俄马加丹矿业项目,增资3162.3万美元;推进了中国水电一局和中油吉林化建境外承揽的在建和新签大项目。
成功引进外埠企业入驻吉林省“走出去”。吉林省从大连和北京引进了东扬实业和天纵矿业两家对外投资企业分别入驻珲春市和长春市。东扬实业在朝鲜的水产品加工项目投资总额达900万美元,年拉动进出口贸易额1000万美元;天纵矿业在俄罗斯的9个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拟投资总额达9500万美元。
强化安全指导,加大境外安全管理力度。对投资工程项目派出人员开展摸底调查,指导企业做好境外安全管理工作。通过网站发布及电话提示等方式,向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发布了尼日利亚、苏丹、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境外安全预警信息,确保吉林省在上述国家项目人员及时获悉安全信息,做好防范工作。
积极主动服务,切实为外经企业排忧解难。协调企业与银行信保等部门开展项目对接,协调海关推进解决境外投资企业矿产品回运关税问题。组织吉林省外经企业申报国家外经专项资金政策支持,为31家外经企业33个项目,争取了1173.7万元的资金支持。
好举措带来高效益。今年1-8月份,全省对外承包劳务合作完成总额实现5.6亿美元,同比增长4.2%,其中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实现3.4亿美元,同比增长8.2%。仅2012年,吉林省新核准设立境外企业和机构就达32家,有11家境外企业增资,中方协议投资额合计16.96亿美元,完成省政府重点工作考核目标的212%,同比增长了184.1%,创造了吉林省境外投资历史的新高点。
战略机遇与挑战风险并存
省商务厅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处处长卜向敏在采访中对记者说,虽然吉林省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快速发展,“走出去”企业逐渐成熟,投资合作不断壮大,但与全国发达省份相比仍较为靠后,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在对外投资合作中面临的风险仍然较大;二是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实力有限,资金和人才问题导致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不足;三是具有资质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境外承揽项目能力仍然较弱;四是吉林省对“走出去”的鼓励支持政策依旧薄弱。
卜向敏说,目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主体发展需要稳中求进,开拓创新。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吉林省对外投资合作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首先,国家在制度建设、信息服务、风险防控以及资金扶持等为“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不仅速度快、大项目多,而且领域广泛、方式多样。在政策扶持方面,专项资金总量逐年扩大,为相关企业降低“走出去”成本、更好地参与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俄蒙两国投资合作商机进一步显现,为吉林省对周边国家开展投资合作带来了巨大潜力。去年,俄罗斯成功入世,其对外经贸政策将逐步与世界贸易规则接轨。随着俄罗斯加大远东开发开放力度,预期项目将不断增多,亟需国际资本参与投资开发。蒙古也正在逐步调整经济改革思路和政策,省内企业赴蒙古开展投资合作机会也将明显增多。
最后,全球经济复苏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国际承包工程市场增长不容乐观。从外因看,对投资对象国缺乏风险评估、对未来市场缺乏预测;从内因看,企业跨国运营经验不足、与当地融合较慢、前期考察不充分导致信息失真误判、风险意识淡薄等,都是对外投资合作中易犯的毛病。稳定老市场、开发新市场是吉林省企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增创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
“我们将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深入挖掘潜在的增长点,抓骨干企业,推重点项目,拓展‘走出去’空间,不断增创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面对记者提出的未来工作计划,卜向敏这样回答。
推动境外投资市场、投资领域、投资方式多元化。在巩固俄罗斯、朝鲜等境外投资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美洲、大洋洲、中东等境外投资市场;在现有林业、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上,鼓励一批代表吉林产业优势和经济特色的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营销网络,努力扩大农业、高科技、汽车、电子、医药等多领域投资;鼓励企业以合资、合作、股权转换、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开展境外投资。
加强调度对接,继续重点推动和跟踪有增长潜力的大项目。重点推进吉恩镍业、中国水电一局在建项目,指导中钢集团吉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尽快启动马来西亚铁合金炉项目,跟踪天纵矿业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4个矿产开发项目,跟踪东北电力设计院在印度、越南、哈萨克斯坦三国的10个设计项目。
鼓励以“工程换资源”、以“投资带项目”,引导集群式对外投资合作。重点支持中油化建、吉林送变电等骨干工程企业以非洲工程带动矿产资源投资合作;把握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罗先经贸区战略合作契机,推动中水一局等工程企业以资源开发带动工程项目“走出去”;推动对外投资项目与货物贸易、技术出口、劳务合作融合发展。
提高对外劳务合作水平。巩固日、韩、新加坡等传统劳务市场,开发德国厨师、英国医护、新西兰技工等新兴市场和高端项目;抓好劳务培训和外派劳务人力资源储备基地建设,构建“吉林劳务”品牌;规范外派劳务市场秩序,妥善处理境外劳务纠纷事件。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货物运输保险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2013-2017)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