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北京邮政走低价战略 民营快递压力大

中国报告网讯:

  “‘5元快递’之所以在快递行业,特别是在民营快递企业中掀起轩然大然,一是北京商务投递局使用邮政车辆、网点资源、优惠政策,对民营快递不公平的;二是可能会挤压民营快递企业的生存空间。”方德明坦言。
  方德明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首先,该项服务以较低的价格推出,其次,服务领域从银行票据逐步拓展至电子商务快件,服务范围从北京走向全国。
  不过,在中通速递华北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司立垚看来,这是北京商务投递局的一个长期发展愿景,要真正实现不仅过程漫长,而且也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简单。他告诉采访者,第一,北京邮政成本不具优势;第二,铺设从北京走向全国的网络也是困难重重;第三,银行把票据递送服务委托于邮政企业,主要是看重后者国有企业的品牌和其专业性。而邮政在票据递送方面拥有优势,并不等同于在电商快件市场具有同样的优势。
  至于“5元快递”借助普遍服务网络而降低运营成本,司立垚认为,这种借助“外力”换来的低价并不能长久。
  司立垚分析说,首先,借助普遍服务的资源和网络开展竞争性服务,是不合理且不合法的。民营快递企业对此事非常关注。该产品一旦大规模的占用普遍服务资源,这必将触碰到其他快递企业的核心利益。在目前管理日益规范的快递市场,政府主管部门不可能视而不见,而且民营快递企业也不会听之任之。
  其次,各地邮政局彼此是独立合算的。当长期占用其他邮政局资源的时候,这个事情是很难进行大面积的市场化运作,占用普遍服务资源不会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第三,整个运作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要真正实现全网稳定运作是很困难的。时效保证、服务内容,要以邮政服务为主。而北京商务投递局真正实现市场主体竞争,路由是不确定的,服务是不稳定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占用普遍服务资源的优势不会长期持续,甚至可能是其竞争的劣势。
  对于司立垚的分析,方德明也表示认同:“这种借力打力的方法,对于某种刚刚起步业务的发展会大有裨益。但是随着业务运作日益成熟,‘外力’不但不会成为竞争优势,甚至可能成为阻碍。”
  是否涉嫌不公平竞争?
  事实上,北京邮政并不是首个推出廉价快递服务的地方邮政局。早在2011年4月,这种廉价快递业务就在上海邮政进行了试点。据媒体报道,商务速递业务,资费标准为“7+2”,即首重每公斤为7元,续重每公斤2元每续重1KG及其零数加2元。这一资费标准较民营快递的价格略低。
  “先是上海,后是北京,廉价快递服务的‘下一站’会是哪里?如果该项业务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必然会挤压民营快递企业的生存空间。”方德明忧心重重地说,“北京商务投递局不仅自建了商务投递网,而且还会借助邮政普遍服务网。《邮政法》明确规定,邮政企业的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应当分业经营。北京邮政的做法显然是违法的。”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商务投递局由分布于6城区的9个商投中心、1个配送中心和1支300人的投递队伍组成,共设有175条投递道段,配备了30部汽车、220辆电动自行车。
  虽说这种配送队伍与方德明所在公司拥有的2000多名快递员、近400部货车以及700~800辆电动车的规模,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但是北京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却有4000余名投递员和130余个投递部,这让我们备感压力。”方德明悻悻地说,而且北京商务投递局还可能享受公路运输免费通行,市内停车等优势政策。
  面对业界的质疑,北京邮政公开回应称,该项服务将满足介于普通包裹与特快专递之间的用户需求,是普遍服务的升级版。服务可包括门对门投递及更快的投递速度,目的在于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但经调查多位企业界人士和专家并不认同这种解释。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普遍服务升级版”的说法并站不住脚。若是升级也是对普遍服务进行升级。北京商务投递局推出的此项服务,显然已经并不是普遍服务,而是进入到竞争性服务领域。
  而按照中国邮政内部的“分工”,这类服务应该由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开展。在致电EMS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5元快递”该项服务。北京邮政方面则表示目前不方便透露。“如果仅仅因为北京商务投递局占用了普遍服务的网络和资源,就认定其存在不公平竞争,这种结论有失偏颇。”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国君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说,现在外界不清楚,北京商务投递局的运作机制是什么样的。比如说,这种低价快递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他们对配送时间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并不需要按照速递的业务流程去操作,相应的收费标准就会降低。也就是说,这种服务或许是业务细分的一个业务品种。具体的运作流程,是否就借用了普服网络?应用普服网络,两者之间是否有结算关系。这些都是外界并不了解的事情。
  广东省快递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许泽明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类似看法:“以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还无法判定北京商务投递局推出的廉价快递产品是否构成不公平竞争。”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3月6日,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公布,2025年2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8.9点,较上月回落0.3点。分项指数中,库存周转率指数、实载率指数有所上升,总业务量指数、农村业务量指数、履约率指数、人员指数、满意率指数、物流时效指数和成本指数有所下降。

2025年03月14日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2月26日,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强化主要航空口岸通关服务保障、提高特殊货物通关效率、提高航空口岸场站操作效率、支持航空口岸深入开展多式联运、加快空运跨境电商发展等措施。而此次《通知》的出台,无疑将较大限度利好我国航空物流与

2025年02月28日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1月4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比上月回升1.3%,比上年同期回升1.86%。在企业较好预期拉动下,市场供需呈现同步增长,12月当月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2025年01月13日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12月26日,中国国家铁路局召开的2025年全国铁路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到,预计今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同比增长11.7%左右。

2024年12月30日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11月份,我国交通运输规模明显扩张,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凸显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向好。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5亿吨,同比增长5.5%;日均装车超19.4万车,创历史新高。重点物资运量全面增长。

2024年12月26日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数据显示,2024年11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3条,运营里程10522.1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40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7.1亿人次,客运量环比减少0.6亿人次,降低2.2%,同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5.2%;进站量16.2亿人次。

2024年12月10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

11月2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冷链物流行业总体需求稳步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冷链物流总额为6.4万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三季度增长4.5%,比第二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从收入来看,前三季度冷链物流总收入为4178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三季度增长3.7%,比二季度加

2024年11月29日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LNG海运需求强劲下中国首艘新型大型LNG运输船成功交付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LNG海运需求强劲下中国首艘新型大型LNG运输船成功交付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各大船厂共交付LNG运输船41艘、570.7万立方米。延后看,全球LNG运输船手持订单交付计划中,新船交付主要集中在2024—2026年,最晚交付计划也已排至2029年。

2024年11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