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受累金融危机 新船厂无奈叫停船舶业突临拐点

    受累于美国金融危机,中国纺织、房产、钢铁行业提早步入寒冬。同时,由于美国在建工程的萎缩,家具、卫浴、五金等产品的出口企业也举步维艰。可以说,这场危机使美国需求走软,中国各行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由于成本不断增加、新订单量减少、造船缺少资金等原因,很多新船厂无奈叫停,船舶业突临拐点。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因中国对美国出口下跌,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纺织行业。两个月前,中国官方为替中国纺织品行业解困,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由11%提高到13%。但是上调的这2%的出口退税似乎并未对出口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经历了两年的高速发展和高盈利之后,今年下半年,中国钢铁业也开始步入集体寒冬。其他行业中,造船、玩具、小商品、圣诞商品等行业也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

  这场金融风暴对中国相关行业的企业究竟带来了哪些影响?面对危机,它们采取了哪些对策?最终它们能否渡过危机?今日起,《每日经济新闻》将通过深入调查,为你展现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各行业的生存状态。

  高处不胜寒,中国造船业如今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作为仅次于韩、日的世界第三大造船国,相比去年此时的风光,我国造船业的落寞似乎来得稍早了一些。

  “相比去年各项指标都创出历史新高的现象,今年增速放缓的情况很明显。而由于受到包括华尔街金融危机在内的影响,新接船舶订单数下降,未来不容乐观。”一名船舶行业分析师颇为担忧地告诉记者。

  江苏省靖江市经贸委船舶办负责人更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出于对未来不确定状况的担忧,靖江今后将不再允许新建船厂。”

  全球船舶新签订单9月同比降66.1%

  2008年9月全球船舶市场数据显示:全球新签订单量同比下滑66.1%,1~9月累计新签订单量同比下滑27.3%,船市依然呈现疲软态势。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指出,2008年9月全球船舶市场需求继续走弱,船舶订单量共计6.93百万载重吨,同比下滑66.1%,自2006年5月以来首次单月成交量低于10百万载重吨。油船市场9月成交量2.81百万载重吨,同比下滑19.2%,环比下滑69.3%,主要由前期成交活跃的VLCC船成交量下跌导致。散货船市场依然乏善可陈,9月成交量大幅下滑71.9%,1~9月累计成交下滑35.4%,就绝对数量而言,是各主要船型中下滑最大的。集装箱新造市场9月下滑96.7%,显示了船东对于世界经济尤其是欧美经济不景气导致的集装箱货运需求下降的担心。

  据克拉克森统计数字,全球最大造船国的前四个排名顺列为韩国、欧盟、中国和日本。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42%和28%。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均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

  中金研究公司罗晓春表示,国内船厂在手订单充足,但2008年新签订单数量下降显著,国内主要造船厂目前在手订单较多,普遍能够保障未来2~3年的生产。从2008年新签订单的明细状况来看,中国船舶与广船国际都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与全球行业整体保持同步。在目前全球造船行业面临向下周期的状况下,造船企业无法走出独立行情。

据Clarkson的统计,2008年1~9月中国新签订单数量同比下降34.2%,总体跌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金融危机加剧船企资金短缺

  2007年,我国造船3大指标均创出历史新高。但是到了今年,情况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造船企业一方面要应对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得考虑摆脱美国金融危机的“骚扰”,它们不得不因为资金短缺而四处奔走。

  民营资本涌入造船业

  据有关统计数据,去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89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了30%;新承接船舶订单984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了132%;手持船舶订单1588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了131%,以载重吨计,相关统计数据分别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的23%、42%和33%。当年,船舶制造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95亿元、工业增加值4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48%和71%。

  “前几年民营资本去造船的确实非常多。”西南证券分析师庞琳琳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在江浙一带,一股股民营资本涌入造船业,一座座新船厂拔地而起。

  但这些民营资本不知道的是,船舶业的转折点已悄悄临近。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02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新承接船舶订单366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手持船舶订单1921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2%。

  成本压力下隐患出现

  各种隐患开始显现。西南证券分析师庞琳琳告诉记者:“人力成本上升,原材料特别是钢铁材料价格上涨,对造船企业影响很大。”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截至6月底,各种规格的船板价格平均由年初的5800元/吨上涨到7600元/吨,涨幅超过30%。按6月底手持新船订单测算,2008年船用钢材需求量约为1500万吨,以每吨涨价1900元计算,将增加成本285亿元。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认为,情况更糟的是,“本轮钢材价格上涨与2003年不同,是由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引起的,属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短期内难以下调。”

  此外,人民币加速升值,使以出口为主的船舶工业承受了较大的汇兑损失。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测算,上半年仅汇率上升一项就增加全行业成本约14亿元。

  受危机冲击融资困难

  在受到成本上涨影响的同时,目前,造船企业还得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没有行业不受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影响,举个简单例子,拿不到投资银行的钱,需要运送货物的国外公司肯定会节省开支。这样一来,承揽海上运输业务的货运公司就没了生意,自然就不会造新船。于是,造船企业就无利可图。”上述船舶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国内造船企业的订单都排得很满,有的已排到2010年、2011年,但如果经济仍旧放缓,船东取消订单的事情必会发生。”

  他进一步解释道:“华尔街金融危机对造船企业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海上货运量的持续减少,是造船企业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其次,对于国内不少民营造船企业来说,他们已经发现,银行收缩了贷款业务,融资出现困难,它们无法及时融资,就很难顺利造船。”
行业拐点来临订单将减少

  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船业似乎开始从顶点进入衰退期。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造船业周期性强,前期投资大,受全球经济不景气、人民币升值、钢材涨价等因素影响,造船业将进入一个发展拐点。

  “原先预计会有20%~30%的弃船量,现在看来可能会达到40%~50%。”兴业证券航空航运行业研究员夏福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波罗的海(BDI)指数连续大幅下挫,按照现在的价格去做航运业,基本都是亏损的。新订的船可能会取消或推迟收货,原有订单则很可能亏损,造船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危机。

  摩根士丹利日前发布报告称,目前船运企业购买船只,大约70%的费用来自第三方融资。由于全球信贷紧缩,船运企业融资困难,此外,考虑到近期干散货运输市场的指数下挫,以及2010年后散货船可能供给过剩,船运企业对购买新船会失去热情,2008年造船业的新增订单量将会下滑。

  有分析人士表示,全球金融动荡将使我国造船业遭受重大打击。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全球经济下滑导致航运市场需求有比较大的下滑,同时也造成企业造船资金的不足。船舶资金投入较高,如果没有资金持续支持,船东很可能会弃单,未来两年内的市场预期将很悲观。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连公开指出,中国主要造船企业的订单大多签至2010年,但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欧洲航运界已停止新签合同,中国造船厂已很难承揽到2011年以后的欧洲订单。

  靖江:不再允许建设新船厂

  造船企业如何应对上述风险?海通证券船舶及工程机械行业核心分析师叶志刚向记者表示,造船企业应提高船舶制造水平,制造一些高附加值产品,比如豪华游艇、客滚船、LNG船等。此外,也应从控制成本、节约开支方面缓解压力。

  江苏省靖江市已提出,不再允许建设新船厂。靖江市经贸委船舶办负责人表示:“我们之所以会做出这个决定,就是对未来前景感到担忧。虽然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但对于靖江现有的几家造船厂,我们认为从数量上来说已经足够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而不是盲目扩大生产。”

  “对于靖江市现有的造船企业,我们将引导他们错位竞争,不要撞车,这样大家都有发展空间。同时,企业将谋求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种船舶制造上转型,摆脱以前追求规模快速扩张的想法。”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靖江市已规划建设相关船舶配件工业园。

  作为靖江当地知名的民营造船企业,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的订单还是排得很满,也没有出现取消订单的情况。但我们以后可能主要是建造大中型散货轮船,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该工作人员解释说,大中型、高科技含量的船舶是以后发展的趋势,一旦签订合同,很少有客户取消订单。

  在江苏,南通、扬州等地纷纷对当地造船企业进行整合。江苏省在其“十一五”船舶行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淘汰一批小、散、乱滩涂造船企业”,并“加快推进船舶企业技术进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船舶行业综合竞争力。”

  在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同样明确提出,对“大型船舶企业集团组建民用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船舶工程研究中心”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国家将优先予以支持。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3月6日,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公布,2025年2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8.9点,较上月回落0.3点。分项指数中,库存周转率指数、实载率指数有所上升,总业务量指数、农村业务量指数、履约率指数、人员指数、满意率指数、物流时效指数和成本指数有所下降。

2025年03月14日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2月26日,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强化主要航空口岸通关服务保障、提高特殊货物通关效率、提高航空口岸场站操作效率、支持航空口岸深入开展多式联运、加快空运跨境电商发展等措施。而此次《通知》的出台,无疑将较大限度利好我国航空物流与

2025年02月28日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1月4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比上月回升1.3%,比上年同期回升1.86%。在企业较好预期拉动下,市场供需呈现同步增长,12月当月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2025年01月13日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12月26日,中国国家铁路局召开的2025年全国铁路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到,预计今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同比增长11.7%左右。

2024年12月30日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11月份,我国交通运输规模明显扩张,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凸显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向好。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5亿吨,同比增长5.5%;日均装车超19.4万车,创历史新高。重点物资运量全面增长。

2024年12月26日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数据显示,2024年11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3条,运营里程10522.1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40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7.1亿人次,客运量环比减少0.6亿人次,降低2.2%,同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5.2%;进站量16.2亿人次。

2024年12月10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

11月2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冷链物流行业总体需求稳步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冷链物流总额为6.4万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三季度增长4.5%,比第二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从收入来看,前三季度冷链物流总收入为4178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三季度增长3.7%,比二季度加

2024年11月29日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LNG海运需求强劲下中国首艘新型大型LNG运输船成功交付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LNG海运需求强劲下中国首艘新型大型LNG运输船成功交付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各大船厂共交付LNG运输船41艘、570.7万立方米。延后看,全球LNG运输船手持订单交付计划中,新船交付主要集中在2024—2026年,最晚交付计划也已排至2029年。

2024年11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