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汽车工业投资控股情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888万辆,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最主要的汽车生产大国之一。汽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位置,2007年我国汽车工业占全国GDP的2.1%,占第二产业GDP的4.5%,支柱产业地位明显。鉴于此,有个问题大家可能比较关注,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中坚力量是谁呢?是谁在主导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本文根据最新整理的2007年我国汽车工业各经济成分投资控股情况对汽车行业和各个小行业作简要分析。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2007年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2007年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10489家,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4万亿元,同比增长32.03%;实现利润1328亿元,同比增长64.49%;工业增加值5488亿元,同比增长40.93%。为了便于分析,笔者按照国有控股、集体控股、私人控股、港澳台控股和外商控股划分为五种类型,按照五种经济类型占整个行业的比例和占各小行业的比例进行比较分析。

汽车行业整体情况

单从各投资控股类型的企业个数看,私人控股企业占行业企业数的69.22%,处于行业的绝对领先地位,其次是外商控股企业,占行业企业数的12.18%,国有控股企业仅占行业企业数的..87%,位居第四,集体和港澳台控股企业分别占7.06%和4.66%。但从其他指标的情况来看,国有控股企业无论在主营业务收入、利润还是工业增加值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私人控股企业相对于企业个数的绝对优势,经营指标所占比例大大下降,仅占了25%左右的份额,而外商投资企业相反,经营指标所占比例出现很大的提高。

整车(含发动机)行业

从汽车整车(含汽车发动机)行业的情况来看,2007年整个行业企业数28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10474亿元,占整个汽车行业的48.88%;从实现利润和工业增加值看,分别占汽车行业的48.41%和47.21%。由此可以看出汽车整车和汽车发动机行业构成了我国汽车工业的主要部分。从汽车整车行业的投资控股情况来分析,国有控股无论在企业数量和市场规模上都占据了主要位置,主营业务收入占八成多,而外商控股市场份额不到一成,私人控股企业在企业数量上占据三分之一,但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上低于外商控股。由此可知,无论1994年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还是2004年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我国对于汽车整车的中方控股比率一直坚持不低于50%的底线,但对于汽车发动机我国已经放开了,所以会出现有部分外商控股的情况。

我国汽车整车工业国有投资占据着最大的份额,已在数据上成为事实。尽管如此,外商在该行业的话语权仍不可忽视,尤其是轿车生产企业。据统计,2007年国产轿车市场上,自主品牌所占比例仅为27%,而外资品牌达到73%,虽然表面上合资企业为中方控股,但实际经营上外商话语权优势明显,这也可以看出真正的获利者。商用车市场方面情况要好得多。目前整个汽车工业非合资企业占国内市场的47%左右,大多数商用车企业充当了“分子”的作用。我国商用车市场需求情况与国外厂商高档次高价格的产品定位有一定的差距,也造就了目前国产商用车市场发展良好的局面。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景气,国外厂商会不会把商用车市场重点放在中国呢?面对日益严格的技术法规标准,中国本土商用车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哪里?一旦放开股比限制,本土汽车生产企业该如何生存?以上种种情况成为笔者最为担心的问题。

改装车行业

2007年我国改装汽车列入统计的企业数为458家,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2亿元,利润总额34亿元,工业增加值259亿元。按投资控股情况看,私人控股和国有控股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外商控股等其他经济类型市场比例较低。改装汽车行业尽管生产企业数目较多,但整体来看,规模都不是很大,改装汽车年规模也就是70万辆左右。行业利润率也很低,2007年仅为3.17%,远低于整车行业水平。很多企业由于市场容量有限产量规模都很少,年不足百辆的企业很多。私人控股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占据了多数,是改装汽车行业的两个主要力量。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这也是汽车工业较为关注的一个行业。2007年列入统计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企业数为7579家,占汽车工业企业数的72.2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29亿元,占汽车工业总收入的35.14%,实现利润545亿元,占汽车工业的41.04%。按照投资控股类型分析,私人控股企业数最多,达到5137家,占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的67.78%,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898亿元,占整个行业的38.50%;其次是外商控股企业,企业数为1120家,但主营业务收入为2693亿元,占整个行业的35.77%,利润为228亿元,居首位。如果加上港澳台控股企业,外商控股企业更是略胜一筹;国有控股企业仅有402家,国有控股企业在数量和市场规模上均无法与外商控股企业和私人控股企业相比。目前我国已经放开了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股比限制,而我国汽车工业的“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存在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中资零部件企业边缘化倾向明显的不足。近年来,外商汽车零部件独资企业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一些关键件上,外资更是严格控制,外商独资企业的建立给我们带来的只是市场规模的扩大,但对提高本土零部件技术水平有限。随着环保、安全等技术法规的越来越严格,零部件技术上的制约将严重影响我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而我国零部件贸易争端的败诉更会对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私人控股企业尽管有一定的总量规模,但在技术水平上和赢利能力上与外商控股还无法比拟。外商控股企业正在迅速壮大,将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主要成分,而我国自身的零部件工业能否通过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尽快出现转机,笔者认为情况并不乐观。

摩托车行业

2007年摩托车整车企业共223家,其中私人控股企业为174家,在企业数量上占据了绝大多数,其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等指标也占据了行业的主要部分,而其他投资控股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比不过私人控股企业。摩托车行业一直是我们值得骄傲的行业。1993年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大生产大国的荣誉,且摩托车出口数量庞大,很多骨干企业还在国外建立了多家生产基地。摩托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与民营资本的贡献密不可分,在这个行业中,民营经济属于绝对的老大。分析可知,尽管我们在摩托车行业方面的数量很大,但整个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还不及一个汽车工业大集团的规模,且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率很低,加之各地的禁摩政策,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另外以吉利、力帆为代表的从摩托车行业进入汽车行业的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可值得期待。

在统计的10489家汽车企业中,还有一些小行业,如电车制造、汽车车身、挂车、汽车仪表制造等小行业,但规模很小。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还不是应该欢呼雀跃的时候,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形势。尽管在投资控股数量上占据了一些优势,但在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的关键技术上,我们与国外有着明显的差距,而正是这些差距成为了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只能说我国是汽车生产大国,而不是汽车工业强国。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3月6日,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公布,2025年2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8.9点,较上月回落0.3点。分项指数中,库存周转率指数、实载率指数有所上升,总业务量指数、农村业务量指数、履约率指数、人员指数、满意率指数、物流时效指数和成本指数有所下降。

2025年03月14日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2月26日,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强化主要航空口岸通关服务保障、提高特殊货物通关效率、提高航空口岸场站操作效率、支持航空口岸深入开展多式联运、加快空运跨境电商发展等措施。而此次《通知》的出台,无疑将较大限度利好我国航空物流与

2025年02月28日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1月4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比上月回升1.3%,比上年同期回升1.86%。在企业较好预期拉动下,市场供需呈现同步增长,12月当月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2025年01月13日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12月26日,中国国家铁路局召开的2025年全国铁路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到,预计今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同比增长11.7%左右。

2024年12月30日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11月份,我国交通运输规模明显扩张,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凸显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向好。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5亿吨,同比增长5.5%;日均装车超19.4万车,创历史新高。重点物资运量全面增长。

2024年12月26日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数据显示,2024年11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3条,运营里程10522.1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40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7.1亿人次,客运量环比减少0.6亿人次,降低2.2%,同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5.2%;进站量16.2亿人次。

2024年12月10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

11月2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冷链物流行业总体需求稳步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冷链物流总额为6.4万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三季度增长4.5%,比第二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从收入来看,前三季度冷链物流总收入为4178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三季度增长3.7%,比二季度加

2024年11月29日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LNG海运需求强劲下中国首艘新型大型LNG运输船成功交付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LNG海运需求强劲下中国首艘新型大型LNG运输船成功交付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各大船厂共交付LNG运输船41艘、570.7万立方米。延后看,全球LNG运输船手持订单交付计划中,新船交付主要集中在2024—2026年,最晚交付计划也已排至2029年。

2024年11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