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1.0升以下小车或将免征消费税

  中国经营报 杨小林、寇建东
  在油价不断蹿升的今天,中国汽车消费税政策“二次调整”,已经被提上日程。

  据国内某车企老总透露,由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牵头的汽车消费税“调整方案”已经开始向企业征集意见,虽然调整的具体税率还未确定,但是“进一步鼓励小排量、并且抑制大排量车消费”的调控力度肯定会愈发明显。

  “1.0升以下小排量车将免征消费税。”某车企老总日前向记者透露,有关部门已经就此征集过企业的意见,而这对于日益淡出购车者视线的小排量车来说,税率进一步下调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只不过,消费税调整并不是决定小排量车发展的唯一因素,消费者的冷遇加上地方政府的设限,小排量车能否抓住此次税率调整机遇卷土重来,仍未可知。

  迟来的调整

  “我觉得(政策效果)不会很明显,至少大家对小排量车还缺乏正确认识。而且从技术上看,国产小排量车,尤其是1.0升以下的小排量发动机还是和国外有差距的。日本有0.6升的小车,但在国内目前还做不到。”长城汽车(行情,资讯,评论)公司总经理王凤英不无担忧地表示,小排量车步入今天的困境,不仅仅是政策因素导致的。

  而要改变小排量车目前的发展现状,从根本上来说,更需要国内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和企业技术的进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6年汽车消费税进行首次调整前,业内普遍预期小排量车市场会加速发展,但事实情况却正好相反:小排量车不仅销量和份额逐年下滑,而且新车型的推出也越来越少。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07年全国1.0升以下排量车型的市场占有率仅为6%,这比2006年7.4%又有一个很大的跌落。而在今年的前5个月,1升以下的小排量车型销售依旧疲软,而消费者购车时首选的排量都在1.6升至2.0升之间。

  “为了迎合消费者对中级车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开始转向排量更高的车型,小排量车因此受到厂家和消费者的两面‘冷遇’。”国内某车企的销售老总很无奈的告诉记者,现有政策对小排量车的扶持力度,用“杯水车薪”来形容都不为过。而在发达国家,通过税收减免和降低停车费等手段鼓励,在人们购买小排量车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纠偏的意义

  即便如此,小排量车免征消费税的“豁口”打开了,还是会给汽车市场释放出向上的政策信号。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新闻中心陈喜慧主任告诉记者,吉利非常期待相关政策尽快落地。“今年吉利要投放市场的一款小车熊猫,排量就只有1.0升,如果免征消费税,会让更多人能买得起它。”对排量1.5升以下的车型,目前适用消费税率均为3%,这样的税率划分也让不少车企老总抱怨:政策对小排量车扶持力度还不够大。

  2006年两会期间,正是汽车消费税政策落地前夕,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曾指出,消费税政策在税率划分上不利于鼓励小排量车消费,对抑制大排量车消费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很显然,上一次汽车消费税政策的调整,并没有让小排量车生产厂家满意,而事实情况也是,在此新消费税政策落地后的两年时间里,小排量车销量急剧下滑,大排量车消费却持续火爆。

  来自海关总署统计数字显示,上半年中国进口汽车增长势头强劲,大排量汽车进口增幅惊人。一季度汽车进口增幅达到72%,大大超出预期。更令人意外的是,3.0升以上的轿车占轿车进口总量的四成以上;3.0升以上的高档越野车进口量同类进口车型总量的一半以上。

  这与有关部门出台政策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终于,在国际油价频繁刷新的今天,政策制定者开始着手更为科学的应对策略。

  6月26日在京举办的“2008(第五届)中国汽车发动机高层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李万里处长在会上表示,从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出发,应对涉及车辆的购置税、消费税、燃油税、公路收费制度等全面进行研究并提出改革方案。

  操作的难题

  将税收政策与新车油耗指标直接挂钩,让企业不得不加大对先进发动机研发的投入。长城汽车宣传部长商玉贵说:“从2007年长城进入轿车领域开始,仅在发动机研发上就陆续投入8个多亿。”据悉,长城现有车型已经全部符合我国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值第二阶段标准,而且更节能的0.8升和1.0升小排量发动机的研发,已经获得成功,明年就将投入量产。

  “要参考现行的汽车燃料消耗限值标准,需要有一家权威检测机构,能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整车实际油耗做出评价。遗憾的是,类似的机构国内还找不到一家。”商玉贵不无担忧地表示,政策制定者预期的“具有奖惩兼备功能的税收政策”,实际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需要统筹多方面来考量。

  对此,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如果每款车都要做实际油耗鉴定,势必会加大企业的成本负担。”而即使除去上述技术性障碍外,各地政府长期以来对小排量车的“歧视”政策,也让小排量车在短期内无法彻底“松绑”。

  不仅如此,汽车消费税政策调整,影响的也不仅仅是小排量车“一头”,针对大排量车税率的调整自然同属情理之中的事。“减免小排量,增收大排量,只有当两头都协调好后,消费税政策新一轮调整才可能最终浮出水面,”业界专家分析道。

  “大众中国还没有接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通知,对于进口车消费税涨价一事,迄今没有得到官方说法。”大众汽车(中国)公关总监杨美红说。而丰田汽车(中国)企划公关宣传部企业公关室室长杨红坚对此也表示不知情。

  7月1日,记者就“汽车消费税调整”一事向国家财政部求证,财政部税政司的一名官员对此不置可否。全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认为,在现行宏观经济环境下,相关部门“不可能”随便就“提高税率”,扩大财政收入。“汽车消费税属于‘价内税’,大幅度提高大排量车消费税率,只会助长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鉴于消费税调整应该是一个大小排量车型一揽子调整政策,政策最终出台可能还需更多时间去权衡。

  相关链接

  何谓汽车消费税

  我国现行的消费税是1994年国家税制改革中新设置的一个税种。现行的汽车消费税是2006年4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按照“低排量低税率,高排量高税率”的征管原则征税。乘用车消费税分为5档,即排气量小于1.0升的税率为3%;排气量1.0升(含)至2.2升的税率为5%;排气量2.2升(含)至3.0升的税率为9%;排气量3.0升(含)至4.0升为14%;排气量4.0升(含)以上征收20%消费税。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3月6日,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公布,2025年2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8.9点,较上月回落0.3点。分项指数中,库存周转率指数、实载率指数有所上升,总业务量指数、农村业务量指数、履约率指数、人员指数、满意率指数、物流时效指数和成本指数有所下降。

2025年03月14日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2月26日,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强化主要航空口岸通关服务保障、提高特殊货物通关效率、提高航空口岸场站操作效率、支持航空口岸深入开展多式联运、加快空运跨境电商发展等措施。而此次《通知》的出台,无疑将较大限度利好我国航空物流与

2025年02月28日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1月4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比上月回升1.3%,比上年同期回升1.86%。在企业较好预期拉动下,市场供需呈现同步增长,12月当月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2025年01月13日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12月26日,中国国家铁路局召开的2025年全国铁路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到,预计今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同比增长11.7%左右。

2024年12月30日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11月份,我国交通运输规模明显扩张,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凸显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向好。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5亿吨,同比增长5.5%;日均装车超19.4万车,创历史新高。重点物资运量全面增长。

2024年12月26日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数据显示,2024年11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3条,运营里程10522.1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40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7.1亿人次,客运量环比减少0.6亿人次,降低2.2%,同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5.2%;进站量16.2亿人次。

2024年12月10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

11月2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冷链物流行业总体需求稳步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冷链物流总额为6.4万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三季度增长4.5%,比第二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从收入来看,前三季度冷链物流总收入为4178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三季度增长3.7%,比二季度加

2024年11月29日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LNG海运需求强劲下中国首艘新型大型LNG运输船成功交付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LNG海运需求强劲下中国首艘新型大型LNG运输船成功交付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各大船厂共交付LNG运输船41艘、570.7万立方米。延后看,全球LNG运输船手持订单交付计划中,新船交付主要集中在2024—2026年,最晚交付计划也已排至2029年。

2024年11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