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豪车市场为何这么热

本报记者杜悦英
  E4和W4——试问今年的北京国际车展,有几人不为这两个展馆心跳?

  开价2500万元的布加迪,世界首发的奥迪Q5,马自达的概念车TAIKI……世界豪车争奇斗艳,在中国这方新兴市场上,巅峰对决已然上演。

  抢购“竞速”

  有消息称,布加迪威龙在车展亮相仅2个小时,即接到了国内的第一笔订单。在保时捷参展的11款展车中,8款都在车展首日就遇到买主。车展进行两天后,已有13辆豪车寻得买主,包括2500万元的布加迪威龙和800万元的劳斯莱斯加长幻影,总交易额达到6000万元。

  记者在展会现场也看到,几乎每个豪车展台,都不时有观众上前询问、试乘感受,并不仅仅是看个热闹,而是在精挑细选。而多位参展的国际品牌经销商也承认,他们的展车已经在车展期间被预定,“车展一结束,消费者就可以提车。”还有消费者晚来一步,与豪车擦肩而过,只能等待;这还不算那些接受预定,但在车展上无车可供的品牌。

  据介绍,豪车的消费人群,前几年以煤矿主等私营业主为主,而今年前来选购的以金融、房地产行业的老板为多。欲购车主的年龄不再仅仅局限于40-50岁,30几岁的青年精英崭露头角。

  豪车效应

  在本届车展的8个整车展馆依次穿过,各个展台的人气大有不同。稀稀落落者有之,人潮汹涌者也有之,但始终摩肩接踵、水泄不通的,还要属国际品牌扎堆的E4和W4两个场馆。

  一位观众说得明白:“我就是来看豪车的,图个新鲜。看一般的车我就去4S店了。”于是,媒体的,观众的,长枪短炮蜂拥而来。在布加迪的展台,记者想找个角度拍照,但屡试不成,取景框里大部分是密密匝匝的人群。后来好不容易挤上前,踮起脚尖高举相机,但也只拍得半个车身。后来和几位同行交流,发现竟无一人拍得布加迪的全貌。豪车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玛莎拉蒂GTS,本田CR-Z,道奇ZEO,宾利GTSpeed,兰博基尼,斯巴鲁……世界顶级豪车悉数登场,无不以酷炫的外观、先进的技术、精湛的工艺引人赞叹,难怪不但销售告罄,人气更是“爆棚”。

  战略铺开

  “卖1辆宾利就能赚回1辆奥迪。”这个说法虽然无从考证,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销售豪车的可观利润。

  豪车在中国的消费潜能巨大。中国最富有的10%的人口拥有全部城市家庭财富的45%。有分析数据称,在中国,真正能买得起汽车的人群比例为5%,即有6500万的潜在私家车购买者,按近两年4%的比重计算,潜在的豪车买主也有260万人。如果按6年一个周期计算,每年的需求量至少有40万辆。如此强大的购买力,难怪国际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作为全球第二大新车消费市场的中国,已成为国际豪车制定跨国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迈巴赫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06年,宾利进入中国,在此前后,兰博基尼、世爵、Saleen等品牌纷至沓来,逐步扩张,再加上更早进入中国的法拉利、保时捷、凯迪拉克、林肯等,大部分世界豪车品牌已经把中国看作其新的利润增长极。

  在本届北京车展,国际品牌中有7款新车选择在这里进行全球首发,24款亚洲首发。奔驰GLK,奥迪Q5,玛莎拉蒂GTS……各豪车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日俱增。

  梅赛德斯-奔驰总裁蔡澈表示,奔驰去年在中国实现了53%的快速增长,奔驰已将北京车展定位于除法兰克福车展外的全球第二大车展。2007年,法拉利共向中国客户交车180辆,与2006年121辆的销售数字相比,实现了超过48%的增长。此外,中国也已成为保时捷全球重要市场之一,中国市场的销量占保时捷全球销量的4%以上。2007年,保时捷在中国大陆销量达4179辆,同比增长近一倍,其中跑车销量增长73.33%,共计售出650台。

  根据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的最新统计,2008年1-2月,我国共进口汽车62544辆,较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增幅达到81.90%,远远超出国产汽车销量19.27%的增幅。进口轿车方面,以3L以上排量的高档轿车占比最大,达到44%,进口轿车高档化倾向更加明显。3L以上和1.5-2.5L的轿车进口占了轿车总进口量的近80%。越野车进口以大排量为主,2.5L以上排量占到总量的82%,仍延续高档化趋势。进口越野车的增长最快且增势不减。

  分析人士认为,在世界豪车市场萎靡的当前,豪车在中国却能畅销,有其独特的原因。虽然多数中国人还不具备汽车购买力,但在中国新兴的富裕阶层中,豪车市场却十分广阔,未来,中国的豪车市场竞争也将愈加激烈。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2月中国电商物流市场恢复稳定态势 3月电商物流指数或将迎来回升

3月6日,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公布,2025年2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08.9点,较上月回落0.3点。分项指数中,库存周转率指数、实载率指数有所上升,总业务量指数、农村业务量指数、履约率指数、人员指数、满意率指数、物流时效指数和成本指数有所下降。

2025年03月14日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三部门多举措促进我国航空物流行业发展 航空口岸通关将愈发便利化

2月26日,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强化主要航空口岸通关服务保障、提高特殊货物通关效率、提高航空口岸场站操作效率、支持航空口岸深入开展多式联运、加快空运跨境电商发展等措施。而此次《通知》的出台,无疑将较大限度利好我国航空物流与

2025年02月28日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2024年1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其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升 同比有所增长

1月4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比上月回升1.3%,比上年同期回升1.86%。在企业较好预期拉动下,市场供需呈现同步增长,12月当月指数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2025年01月13日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2024年预计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 2025年铁路领域设备更新将持续推进

12月26日,中国国家铁路局召开的2025年全国铁路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到,预计今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约43亿人次,同比增长11.7%左右。

2024年12月30日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2024年11月我国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民航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16.6%

11月份,我国交通运输规模明显扩张,多项货运指标创历史新高,凸显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向好。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5亿吨,同比增长5.5%;日均装车超19.4万车,创历史新高。重点物资运量全面增长。

2024年12月26日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2024年11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增加1.3亿人次 增长5.2%

数据显示,2024年11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13条,运营里程10522.1公里,实际开行列车340万列次,完成客运量27.1亿人次,客运量环比减少0.6亿人次,降低2.2%,同比增加1.3亿人次,增长5.2%;进站量16.2亿人次。

2024年12月10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需求稳步增长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

11月2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冷链物流行业总体需求稳步提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冷链物流总额为6.4万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三季度增长4.5%,比第二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从收入来看,前三季度冷链物流总收入为4178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三季度增长3.7%,比二季度加

2024年11月29日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LNG海运需求强劲下中国首艘新型大型LNG运输船成功交付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LNG海运需求强劲下中国首艘新型大型LNG运输船成功交付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各大船厂共交付LNG运输船41艘、570.7万立方米。延后看,全球LNG运输船手持订单交付计划中,新船交付主要集中在2024—2026年,最晚交付计划也已排至2029年。

2024年11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